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之后两天,史从云一直赖在雁门关没走,倒不是这边风景独好,只是有很多事需要安排了结。

对于这地方,他心里有许多期待和不舍,可都不是时候。

山上的军队留下的不多,主力已经退到山下,郭进则领兵往东北方向去,控制繁峙县。

如果再往北,就要穿过山路去灵丘县了,那已经属于燕云十六州中蔚州的辖地,此时掌握在辽国手中。

战打到这,延绵一千多里的后勤补给线也开始日趋紧张了,这么远的补给线,粮食有两分能送到前沿大军手中都算高效,更多的都被路上的辅军,民夫和牲畜消耗。

他原本以为打下北汉就能缩短补给线,构建一条新的,从太原附近出发,往北补给大军的新后勤通道,拉近补给距离,支撑他越过雁门关,进攻后方的朔州,寰州,应州,云州等地。

但打下太原城之后他才发现,北汉国这些年来战乱不断,以地狭产薄之疆土供养一支大军,加上不断对辽国朝贡,和李筠打仗,西面还有李继勋,折德扆等人袭扰进攻,军资耗费巨大,已经是外强中干,没什么油水,河东百姓都快被榨干了。

这样的河东完全无法给养一支超过五万人的大军,加上十余万的后勤人员。

而他的补给线已经一路从黄河边、潞州延伸到雁门关来,最远的足足一千多里之遥,加上要翻山,越发难以为继。

而且三月底时,卢多逊办事也出了漏洞。

他约束不住手下各州来的辅兵,起初发生小规模抢掠百姓财物,霸占别人妻女的事情,他又放不下读书人和当官的架子去调解处理,导致运粮辅兵和当地百姓起冲突,耽搁了粮草运输。

史从云得知后大怒,下令派手下判官彻查,随后将涉事的二十六名州兵毫不留情全部处死,告示全军,告示沿途州县百姓。

同时直接也把卢多逊下了。

他当初启用卢多逊是有一点点私心的。

一来想给年轻人机会;二来嘛.......卢多逊是个读书人,拍马屁拍得史皇帝很高兴,当初兵变时就是卢多逊主动写好禅位诏书,很懂事,所以对他印象好,没想到翻了车。人们常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看来是真的。

之后史从云启用曾经曹彬推荐过,在伐蜀时就给东路大军做过转远官的门下给事中沈义伦为转运使。

沈义伦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上任之后很快恢复大军补给,还放下架子主动出面去和沿途百姓谈话调解,解决了问题。

卢多逊就不成,大概是太年轻太傲气,出了事还端着朝廷官员和读书人的架子,只是派手下人去和百姓调和,结果事情越闹越大。

......

昨天下午,沈义伦便忧心忡忡的找他说了后勤的问题,不过为不影响军心,是在私下悄悄告诉他的。

说到最后,沈义伦委婉的道,“官家,如果还要往北,臣觉得不能再从黄河边大仓转运,那样太远。

不如从河北征粮,走镇州附近,同时征镇州及其周边州县青壮,运粮往西,过井陉到盂州,随后直走五台一带到忻口,雁门。”

史从云不是何不食肉糜的皇帝,他自然明白沈义伦虽然提出一个方案,却困难重重。

且不说河北今年还没秋收,百姓存粮不多,这时加征会加重负担,而且镇州附近和北面还驻扎秦国防御辽国的关北大军,再从那里征人、征粮只会雪上加霜。

而且走井陉道也好,五台山也好,都不好走,山道崎岖,困难重重,何况还要运粮,远不及从太原北上的大道那样方便好走。

最终他否决了沈义伦的办法,也等于否决了继续北进的野心。

......

江山北望,冷月如钩,远处山脚的旷野中,隐约能见到寰州城,似乎是阴影,也可能是他的幻觉。

站在雁门关城头,有种俯瞰万家灯火的奇异成就感,就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胸中又充斥许多情绪,激动,野心,不甘,这真是一片极易牵动人心弦的土地.....

过了一会儿,他招手让几步外的亲兵过来,然后道:“去把诸军都指挥使以上的将领都叫过来。”

过了一会儿,除了郭进和王审琦,其余诸将都到了城头,即便大晚上的,他们也来得很快,打仗的将军,睡觉也要睁半只眼,是很累人的。

面对众人,他指着陡峭的雁门关北坡,直言道:“要不要继续打下去?

找诸位来就是半夜睡不着,想听听你们的意见,不必忌讳,畅所欲言,都说说看。”

话刚说完,党进想也不想开口:“官家,给某五营人马,我来作前锋,去前面看看。”

他这么一说,众人面面相觑都不好开口了。

党进炸呼呼的开了这么个头,如果别人说不想打岂不显得怯战了,还是在天子面前。

史从云心里明白这道理,摇头道:“党进啊,下次说话你最后再说。”

“啊?”党进一脸不解,觉得委屈。

“兵法有云,不以军重而轻敌;不以独见而违众;不以辩说为必然;我读过书的,你们尽管说吧,但有所言,无须担心,朕不会怪罪。”史从云宽慰他们几句,鼓励道。

这下李处耘才率先开口:“官家,某觉得打是能打,就是粮草的问题。

如果打过去,也可以去朔州,寰州,应州,云州等地取粮。

可这样有两处忧心。

一来塞北之地,能不能供养数万大军是个问题。听说汉朝时塞外之地牛羊遍地,富得流油,但自晚唐以来,战祸不断,只怕不会好到哪里去。

二来如果数万大军要就地取粮,咱们可能.......名声不太好。”

史从云明白李处耘所说的就地取粮什么意思,就是打到哪抢到哪,唐末五代以来的军队绝大多数都是这么干的。

不过这条史从云在心里立即否决了,如果他还那么干,和五代十国的军阀又有什么区别,更别说终结五代乱世了。

李处耘开头,众人也纷纷开始发言,有些人说不能打了,有些人则认为应该乘胜追击,最好打到云州去。

说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

就这样僵持一会儿,史从云也没插嘴,任由他们议论。

这时向拱往前半步,组织了一下语言:“官家,再往北只怕不能急于一时,现在有雁门关在手,完全能挡住辽军。

之后天下有两大事情可做。

一件臣请官家派一员能臣干将,要把河东治理好,特别是太原,雁门一带经营好,对外抵御契丹,不使其南下,对内使北方百姓休养生息,无战乱之祸。

这样一来,三五年之后,河东百姓得以休息,同时在这几年里将南方、河南、河北的粮草往北运,囤积太原和雁门附近。

等一切准备妥当大致需三五年时间,到时发兵北上收取应、朔、寰、蔚、云等诸州,夺回燕云十六州,便可以直接从河东北部补给粮草,大军便是打到大漠去也能供给,而不用千里迢迢,翻山越岭从河北或者河南运粮来。

第二件则是北面安宁,趁此机会赶快收拾南面南汉,江南等诸国,有雁门关和雁门山为屏障,北面暂无大的边患,还可以大幅缩减北面边军,节省开支,这样接下来几年内对南用兵也可以毫无顾忌了。”

向拱向来很有大局观,他倒不是邵季、党进、荆嗣那样的猛将,但总是能着眼大局,做出判断时也不同常人。

史从云听他说完,道理其实他都懂,根本不用向拱说,只是他舍不得......

云州啊,老爹心心念念的地方,他名字里就带个云字,从雁门关往北,只有二百多里就是云州,越是如此心中牵挂才越难断绝。

“官家.......”

向拱还想说什么,史从云抬手打断,“朕心里明白,很多大事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着急不得,只是情难自已啊......”

“官家是天子,不会被那些困扰的。”

史从云点头赞同他的说法,心里却说,天子也是人啊,不过这句话他没说出来,说出来就是挖自己的墙角了。

“那就回去吧,不知不觉就四月了,朕想回家抱老婆.......”

........

四月中旬,一路北逐,击败辽军,占领雁门关的秦军在占据繁峙县后终于停下脚步,没有越过雁门山进攻朔州、寰州、应州等地,也没有向东北进攻灵丘县。

终于让瑟瑟发抖,闻风丧胆的辽国守军松了口气。

特别是朔州,寰州,灵丘等地,不少辽军早都吓得跑路了,当地刺史官员都准备好了秦国的旗子,只待秦军一来,见情况不对立即改换门庭。

最终秦军没有北上,只停在雁门关,有人欢喜也有人愁。

劫后余生的喜悦笼罩在雁门山以北的土地,不过庆幸之后,不少聪明人都又冷静下来,这次躲过了?下次呢,下次秦军再来时该怎么办?

看如今天下大势,南面秦国越来越势不可挡,或许该提早考虑出路了.......

.......

对于史从云而言,他的收兵带着遗憾和不甘。

但对于天下各国而言,史从云收兵更像一种轻蔑、挑衅,或是不屑,或是炫耀。

秦国年初出兵,如今不过四月夏初便一路杀到雁门山顶,横绝千里,驰骋河东。

几个月来,秦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一路北上,接连击败李筠大军,逼死李筠,击溃北汉军,攻破沿途诸州县数十,攻陷太原坚城,俘虏北汉国主刘钧。一路转战千里,沿途所当者破,所击者败,所向披靡,势不可挡。

两个多月就平了叛乱,灭了北汉国,这样的摧枯拉朽之势,再联系连年来秦军在天下各地的南征北战,锐不可当的事情,不少人都是心惊胆战,夜不能寐的,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天下大势更加清晰了。

除去北面的辽国,还有很多孤悬的势力,以及各路节度使更是心惊胆战,显然他们都明白自己没有李筠的本事,也明白李筠就是当今秦国皇帝杀鸡给猴看的,李筠是那只鸡!他们就是那些猴......

于是天下各边镇节度,纷纷上书朝廷,请求要进京面圣,以表忠心,类似的奏疏不少,从关中、河中,到河北、齐地、关北到处都有。

那些自唐中晚期到五代以来做大的节度使们,俨然如土皇帝一般的节度使,从未有如今这般惧怕过。

一个个都表示自己是朝廷忠臣,承认史从云登基是合法的,是禅让而非篡位。

当初李筠叛乱,他们都是想亲自领兵协助朝廷大军的,若非因为路途遥远、消息太慢、半道没赶上、家里刚好出事、自己刚好生病等等理由,早就带兵到河东俯首听候天子差遣了。

.......

节度使们的各种反应史从云暂无理会,领兵回太原之后还有诸多善后事情需要他安排,大军全军在太原城外扎营,欢宴庆功,毕竟很多补给是难带回去的,临走前要都消耗了。

史从云身为皇帝,自然另有消遣,小黄花早就在太原等着他,奔波劳累之后,有小姑娘的安抚,顿时让人心情舒畅,疲劳也缓解很多。

接下来便是撤军之前的安排,谁来坐镇太原,替他经营河东,防备北方。

史从云思来想去,考虑了方方面面的问题,最终决定留向拱。

因为向拱最有大局观,而且向拱也明白他的战略意图,考虑问题向来格局很大,有封疆大吏的资质。

经营河东最重要的是为实现几年之后从雁门方向往北出兵,夺回十六州的长远目标,战略上有了清晰认识才知道事情该如何处理。

所以史从云在宴饮群臣时当着众人的面,加封向拱为三交军事指挥使,权知太原府事,总领太原及其北面军镇大事,坐镇太原,经营河东。

同时加封杨继业为代州团练使,晋城军都指挥使,领兵驻守雁门关,代州等地,防备契丹人南下,为秦国北方屏障,拱卫河东。

安排杨继业是因为史从云看出来了,如今的河东士卒普遍有一种想证明自己,一雪前耻的情感,毕竟曾经的北汉是辽国孙子,不少人不想被人看不起。

这种情绪支撑下,河东的兵打契丹人比谁都不要命......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带着农场混异界我的公公叫康熙世子很凶俺四叔是朱重八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大暴君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策马大明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大唐最强驸马爷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北明不南渡南宋出圈记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甲斐的野望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大楚皇权万古第一战皇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大唐小郎中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明末疯狂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逍遥小相公王朝的腐朽梦回大长安开封府胥吏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