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那码头要重新修缮开始投入使用了?”姜聆听到这个消息,眼睛也不禁亮了,这码头要是真的重新开始运营了,那到时候的人流量肯定就不用说的,到时候码头附近形成一个新的商业中心都未尝不可能,如果这样的话那码头附近的一块地的价值就大大增加了,不再只是几十两银子能够买得到的了。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那个郑少爷还把那地给姐姐?”姜聘也跟着一喜,但喜悦过后紧接着就是满头的疑惑了,那郑少爷也不是个傻子,那地明显着在升值了他怎么还大手笔的送人呢?
“或许是看中你姐姐吧,再说了郑家家大业大的也不在乎那么点地方,你们不知道,河东码头不远处的那一片全都是他们郑家的地盘!”这个里头的原因何伟明也想不明白,当时收下这地契的时候自己都是个蒙的,因此又哪里能够解答姜聘的疑惑呢?最后思来想去也只用了个郑少爷不在乎来解释。
“姐姐,那这个你要收下吗?”姜聘对于这个倒是颇为认同的,她想或许有钱人真的不在乎这一星半点的吧,但是这价值对于她们来说却不仅仅只是一星半点了。
“你把这一百两的银票拿去还给那郑少爷,就说地契收下了,银票就算了,赢了一场比试而已,不用这么多的酬劳。”姜聆略一思忖,把那银票重新推到了何伟明的面前,然后又继续道:“码头重新营业,周边的地皮价格肯定飞涨,收下这地契已经超出自己的应得价值了,你再帮我跟他带句话,就说到时候商业合作会先考虑他们郑家的。”
何伟明自然是不舍得的,他极力劝说姜聆收下,但奈何姜聆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样就是不松口,无奈他只得应下了,把那银票也依依不舍地收进了怀里,打算等下次见面的时候再还给郑少爷,至于姜聆让他带的那句话,他就需要考虑一下了,毕竟以他们现在这样的身份,对着郑家那样的大户人家说出这等大话来,指定会被人笑掉大牙去。
“姐姐,你现在有什么打算没有?”见这些事情都已经谈妥了,姜聘便问起了姜聆的想法来。
“等会儿先去码头那看看。”姜聆道。
地契上写着这块地有大概一亩宽,要是位置便宜的话她可以尽可能的开发利用,到时候说不定会成为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本来说是下午就去码头看地的,不过何郭氏有事出去,姜聆她们便留在家里看家并照顾何老爷子了,见何老爷子的药没了,姜聆便提出去帮她买几副药回来。
拒绝了姜聘的陪同,她一个人去了何郭氏经常给他抓药的铺子,却没曾想居然会在哪里遇上一个熟人,是崔珺,不过她并没有过去打招呼,而是直接就当做没看见。
然而她选择视而不见不代表崔珺也会选择视而不见,她更没想到他居然会主动过来与他打招呼。
“聆姑娘,你这个时候怎么会在县城?”县城离下河村远,一般来县城的人在这个时候早就回家了,不会在这里闲逛,唯一的可能就是今天没打算回去了。
“崔公子管的似乎是有些宽了。”对于他的主动询问,姜聆并没有觉得有多荣幸,相反还觉得他太爱多管闲事了些,毕竟他们又不熟。
又被给了个没脸,崔珺半点都没有不高兴,也不理会身旁旁边愕然震惊的脸色,温和有礼的与姜聆道了个歉,“是珺冒犯了,还请聆姑娘你不要生气。”
姜聆看了他一眼,然后直接就目不斜视的越过了他,这一行为更是让周围人倒抽了一口冷气,对她的行为感到震惊与不可思议。
过路的妇人是觉得姜聆太不识好歹了,人家那样一个俊雅公子主动与她搭话,后来还放下身段与她道歉,她却连个好脸色都不给人家!
而崔珺身旁的那群人,在最开始的惊讶后就只剩下了满满的嘲笑,与他关系好的褚襄上前一步走到他的身旁,看着姜聆的背影坏笑道:“看不出来原来这世上还会有让我们崔谪仙主动放下身段去搭话的姑娘啊!只可惜人家姑娘似乎对你没什么好感呢!”
“你懂什么,说不定是人家姑娘故意做出这么一副姿态来,就是为了吸引崔兄呢?你没瞧见现在不是已经成功引起崔兄的注意了吗?”旁边有人却是不赞同他的说话。
“我怎么没看出来人家姑娘实在对他欲拒还迎,感觉像是真的没把崔兄放在眼里呢!”又一人道,此人姓樊,全名樊建白,是庆安书院院长的儿子,算是他们几人中家世最好的一位,不过他这样说并不是他赞同褚襄的话,而是因为他妹妹樊静曼喜欢崔珺,所以并不想让崔珺注意到姜聆。
“行了,人家姑娘心里想的什么你们又知道了?”对于他们的话,崔珺只是微微一笑,然后摇了摇头,似是对他们此举感到颇为无奈。
“崔谪仙,你说说呗,那姑娘是谁啊?是怎么做到让你这位谪仙主动放下身段去搭话的?”不过尽管如此,褚襄还是乐此不疲的追问着,毕竟向来对女子疏离冷淡的崔谪仙有朝一日貌似是动了凡心了,这也算是庆安书院的一个大新闻了!
“行了,不过一个崔兄认识的姑娘而已,褚兄何必像个妇道人家一样说个不停呢?”崔珺对于他的询问没有反应,反倒是樊建白不高兴了,毕竟他可是一直把崔珺当成自己的妹夫来看待的,因此自然不乐意他与别的女人扯上关系。
褚襄被他这么一说,顿时满腔八卦之火就被扑灭了,他有些无趣的撇了撇嘴,没再说些什么,不过私心里却是不满的。
“好了好了,咱们今天出来不是去茶楼喝茶的么,怎的为一个不相干的人争起来了?崔兄这个当事人还没说什么呢!”最开始说姜聆欲拒还迎的那个书生见气氛不对,连忙笑着开口,倒也缓和了几人间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