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季的动作不可谓不快,就在姜聆才告诉完他的第三天,他就过来跟她说地里的东西全都按照她的要求准备好了,就连他拿来做实验的田都是挨着她那几亩地的,美名其曰隔得近也好交流。
“东西我已经准备好了,至于有这方面经验的老农,倒是极难寻,我只找了几个以前在温泉庄子种过菜的,还有一些农作经验相当丰富的老农,所以其他方面,倒是需要你多花些精力提点了。”徐季道。
姜聆听后,再一次在心里对于这个朝代的权力有了更新一层的认知,同样也爽快地点头答应了,不过在点头答应之前,她也给徐季打了预防针,说只是尝试,让他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徐季倒是点头应了,说只要姜聆尽心就行,再说了这本来就只是一次尝试,以前都没人这样想过,所以就算没成功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没有什么好怨怪的,最多就是损失些银子罢了。
姜聆见此倒也放下心来,她就怕徐季,倒也不是徐季,而是徐季背后的人对于这项技术抱有太大的希望,然而到时候结果不尽如人意的话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这个时候只是提前给打个预防针罢了。
不过说归说,姜聆的性子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就敷衍了事的,她既然答应了要试一试,自然也是会尽全力而为的,加上随安离开后商号里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她来处理,所以一时间她就忙成了一个陀螺,好在随安在这之前就已经物色了好几个人,这样才得以勉强让她喘一口气,不过也是成天忙得不见人影,何氏每见她一次都要心疼的念叨上一句。
有时候徐季在旁边,他听到后不免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然后细看姜聆的时候,的确是发现她好像受了不少,原本脸颊上还有些肉的,圆圆的看起来有点像是鹅蛋脸,现在瘦的下巴尖尖的,倒是变成一张瓜子脸了,就是那双眼睛也因此看起来大了不少。
姜聆就这样连轴转了半个月,到了年关底下的时候终于把手里头的事情都给处理的差不多了,勉强能够松口气好好过个年了,而这时候她才注意到姜老太她们也跟着在西园住了不长时间了。
吃完饭姜聆就问了姜聘那三人的事情,听说是因为下河村的房子被水冲垮了现在还没有盖好,所以就算回去也没得个落脚的地方,这才一直住在这里的时候,她蹙了蹙眉,“姜老大呢?”
“不知道,听说是去哪里做生意去了。”姜聘摇头,她这也是从小徐氏的嘴里偶然间听到的消息,他们这个大伯父向来都是有些行踪飘忽不定的,一直说是在外面替东家跑腿,你今天有可能还在路上看到他,明儿个就不知道到了哪个地方去了,所以姜聘一时间还真没能想到这个。
“姜志恒呢?”现在距离放榜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半个月了,当初科举泄题这事的确是被人捅了出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没有冒出半点水花,这让原本以为姜志恒一定会完蛋的姜聆都忍不住生出意外了,看来这姜志恒背后的靠山可是硬的很呐,连这个都能帮他给压下去。
只是姜聆在外面也听人说这事情一开始的确是在读书人间小范围的传开了,后面却不知道怎么就没有动静了,再后面就死了个落榜的学子,这个学子的死因被定为是落榜后想不开自杀而死,但姜聆却是暗地里派人查过,这个学子的死因绝不是表面上所说的那么简单。
但是不管如何,在那个落榜的学子死后,这件事情算是彻底的平息了,再也没有见人在明面上提起过,也从这里姜聆可以看出来,姜志恒背后应该就是太子党了,不过那三王爷也可真够不行的,连这样的把柄都没能成功抓住,姜聆忽然有些好奇那个蒋知府到底是站哪一边的了,毕竟这事可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的。
这天已经到了腊月二十三,家里该准备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姜聆姜聘姐妹俩也难得闲在家里陪着何氏说话,母女三说着说着不知怎的就说到了做衣服上面去了,然后刚好因为没什么事情,何氏就提出去买两匹布回来做衣裳,赶赶工过年也能穿了。
这个决定有些突然,不过姜聆她们倒也没什么意见,于是就裹暖和了去布庄买布料子去了,她们工坊倒是有布料子,不过逛街么,就在一个“逛”字,于是三人就齐齐往庆安县最大的布庄走去。
既然是最大的布庄,那里面的布匹自然是各式各样都有的,就连姜聆她们工坊生产出来的都有,何氏虽然早就知道了,但是现在亲眼见着还是骄傲地不行。
“几位,是买布做衣裳呢,有看中什么料子样式吗?”掌柜的是个和气地小老头,看到何氏她们进来直接就热情地招呼着。
何氏点头,说想给自己两个女儿扯两块布做衣裳,掌柜听后先是夸了姜聆姜聘姐妹二人长得好,何氏有福气,然后就口若悬河的介绍起自己铺子里的布料来了,何氏听得连连点头,觉得每一样都好看,每一样都想买。
她也只犹豫了片刻,然后在询问过姜聆姐妹俩的意见后就买了近十匹布,毕竟现在她们手里有钱了,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紧巴了,就像姜聘劝她不要纠结时说的那样,“又不贵,娘想买就买呗,到时候也给外公外婆小舅舅还有西郊弟弟他们做件衣裳,剩下的布匹也可以拿来当年节礼,也不碍事儿!”
何氏听后虽然也觉得有礼,但到底也是节省惯了,并没有真的像姜聘那样真的张口全买了,不过就算是这样,掌柜的也是眉开眼笑了。
虽说是出来买布料做衣裳,但是母女三个难得出来逛一次街,倒也没有真的买完布就回去了,而是沿着这条街逛了起来,到了年关,这街上也热闹了不少,两边摆满了卖春联红灯笼的小摊子,路上的行人也都是面带喜气,在这街上走着,很难不被这喜庆的气氛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