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从那天起,我们对燕帖木儿家族的战争就正式打响了。

连着几个月,朝堂上突然刮起一股弹劾之风。刚开始只是哈麻。后来,在伯颜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御史也加入。

当然,被弹劾的官员并不只是燕帖木儿余党。其他人也有被弹劾。

这样,就不会授人口实,说我们只针对燕帖木儿家族。

撒敦等人又气又急,偏偏无可奈何。这些年,燕帖木儿一党权势滔天,作威作福惯了,斑斑劣迹实在是太多了。

都不用我们捏造证据,燕帖木儿余党就已经是罪责难逃,纷纷落马。

我们是站在道德的最高点,对燕帖木儿家族势力进行清算。

随着大批燕帖木儿余党被免官,空缺了许多岗位,我们的人开始得到提拔和重用,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越来越重。

这些新晋官员中,有伯颜、脱脱、我、哈麻推荐的人,甚至还有天理教推荐的人。

这些人无论来自何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反对燕帖木儿家族。一个反对燕帖木儿家族的同盟势力开始形成。

在这过程中,铁锅对同盟势力是不断加官晋级。

如脱脱被晋升为同知枢密院事,变成掌握兵权的正二品大僚。

而哈麻也是接二连三地晋级,从七品芝麻官,成为正四品的吏部侍郎,连升了三大级。

这可把哈麻高兴坏了,笑得他腮帮疼了好几天。

要知道,如今的六部中,吏部最重,兵部最轻。

在元一朝,兵部主要管军屯、驿站等杂活,把很多重要职权都交给了枢密院。

一句话,兵部是给枢密院打下手的。枢密院把实权拿走,剩下那些麻烦事,全塞给兵部。

有功我枢密院独享,有过你兵部也有责任。所以,当时无人想去兵部,争破头也想着去吏部。

可以说,自从吏部设立以来,到元一朝,吏部才是真正的“吏”部。

自古以来,通常把官吏作为帝国政府工作人员的总称。

但实际上,随着历史的进程,官吏的区别越来越大。

官是官,吏是吏,泾渭分明。

秦汉时期,官吏以俸禄多少来区分,两百石以上的叫做官,两百石下叫做吏。

晋朝时,官吏以出身背景来区分,官只能是士族子弟来做,吏就无所谓了,谁干都行。

当然,这都是通常情况,特例的不算。历史上亦有不少人,凭借不世之功封侯拜相,比如卫青。但毕竟是极少个例。

隋唐时期,官吏以能不能考上科举来区分。能够通过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的叫做官。否则就是吏。

官是帝国任命的,有编制、有品级,其俸禄由中央财政供养。

吏是由地方长官,或者是中央各机构长官招募的,无编制、无品级,其俸禄由地方财政或中央机构自筹解决。

官是铁饭碗,无罪不能免;吏是临时工,随时可解聘。

但是随着科举考试的门类越来越少,内容越来越窄,官不但不会解聘吏,反而越来越依赖吏。

发展到最后,在地方上,没有官其实无所谓,没有吏可是万万不行。

原先的时候,精通算术、法律、水利等人才,也有机会通过科举,选拔为官。

但随着理学的兴起,这些人才再没有机会当官,最多只能为吏。

因为到最后,朝廷开科取士,只要理学专家当官,别的人才一律不要。

南宋宋理宗时期,经过理学家改编、注释的《四书》,被朝廷正式定为官学。

读书人想要金榜题名,必须要下苦功夫研读新版的《四书》。

也就是说,儒学经典开始有不同的版本。

民间收藏的无删减版,和官学编印的理学版,那是差别巨大的。

比如在后来的官学中,无删减版的“民贵君轻”、“从道不从君”的主张被阉割了。

取而代之的便是主张“遏人欲而存天理”、“三纲五常”的理学版。

到了元朝元仁宗时期,朝廷明确规定,科举考试的出题范围,只能限制在理学家改编、注释的《四书》之内。

也就是说,宋朝从教育上开始确立理学的唯一性,而元朝从科举上开始确立理学的唯一性。

虽然元仁宗继承了宋理宗独尊理学的思想。

但是,在元一朝,科举取士只是元帝国,拉拢南方大地主、读书人的手段。

科举考试时开,时关。

也就是说,蒙古大贵族并不太认可宋朝科举,认为那些考试出来的理学家们,虽然乖巧听话,但又过于迂腐,不如底下实干型的吏好用。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那些苦读理学“圣学”的进士们,写得一手好字,文章更是华丽无比,能说善辩,噼里啪啦的。

但有一点不好,脑子通常不好,严重脱离实际。

特别是到了地方上当官,对地方治理一窍不通,对业务是半点不懂。

无奈之下,绝大部分官,都要依赖庞大的吏。

所以,元帝国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从吏中选拔官。他们希望通过考核,在庞大的吏中,选拔出能力出众的官。

因此,吏部便成为六部中最有权势的部门。

无论是吏变成官,还是官员的升迁、平调、降级,吏部对官吏们的考评就成了重要依据。

但同时,吏部也成了最腐败的部门。

帝国最上层以为吏部是根据官吏工作表现的好坏,进行提拔或降级。

实际上,吏部的考评往往和工作表现无关,只和送来的钱财多少相关联,或者是人脉。

每一次,吏部下去选拔人才,回来时都金银满车。

所以,哈麻当上吏部侍郎后没多久,立刻找来名匠,模仿我的脸,做了一个惟妙惟肖的小金人,送给了我。

连同小金人,他还送过来记载官员情况册子的副本。自从哈麻进入吏部后,这册子的信息就更加完善了。

从那以后,我和哈麻之间就有了一个习惯。只要官员们有什么动态消息,他都会告知我。这些信息恰好是我需要的。

这段时间里,要说加官晋级最多的,当属伯颜不可。铁锅几乎是每隔几天就给伯颜上一个头衔。

什么太师、开府仪同三司、秦王、答剌罕、上柱国、奎章阁大学士一大堆,一共给伯颜加封了三十八个官职。

但是,其中最有实权的便是中书省右丞相,其他三十七个加起来,也没有这个重要。

虽然我们清理了一大批依附燕帖木儿家族的官吏。但燕帖木儿余党的大佬皆在。

特别是中书省左丞相撒敦功高权重,和太后的关系密切。要想把燕帖木儿家族连根拔起,绝非易事。

……

元统二年十一月初七,晴转多云。

这一天,我正在院子里修炼天理教的内功——唯我独尊大法。

自从入京师以来,我一直没有机会和别人交手,也不知道这唯我独尊大法,是不是比少林寺的武功厉害。

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朱心说,修炼天理教武功,可以滋阴补阳,是真的。

我现在不但比以前硬多了,时间还特别长。从刚开始的三分钟不到,发展到至少半小时以上。

按照这个势头下去,如果真的练到天理合一的境界,我估计,干个通宵达旦,问题不大。

“啪、啪、啪。”

我练完唯我独尊大法后,又对院子里的木人,打了一套天理拳,这才抱拳收功。

只觉得丹田发热,全身暖洋洋的,就像是得了伤寒一样。

这时,星阵走了进来,说道:“公子,朱心教主有请。”

“哦,义父前天刚给我传功,怎么今天又找我。有事吗?”

“嗯。”

“那我们走吧。”

午时左右,我们进入天一楼五楼,朱心已在里面等我。

“义父安好。”

“树生,我看你精神抖擞。是不是这唯我独尊大法修炼起来,大有益处啊。”

“正是,现在我一天不练,都觉得对不起义父的传功之恩。”

“哈哈,来,都请坐。正好到了吃饭的时间,我们边喝边聊。”

一会,仆人把酒菜端上来。饭桌上,就我、朱心、星阵三人。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鹿鼎记:帝业从神龙岛开始美女总裁的神级侍卫公子请归神魂寂灭卒舞秦墨秦相如的小说免费阅读鱼你情筝义切沈浪与朱七七的江湖武逆方尘全本免费阅读妖孽仙尊在都市为龙之道肆刀行不死不灭诸天征战千年,我复制了亿万功法莲花楼之吻颈弑主攻略顶级气运:带领家族去修仙冷傲仙督宠甜妻汗流浃背!影视世界看我刷视频西游之我为雷祖疯批女主她在线逆袭综武:我!舌尖上的武林神话!重回一岁逆水行歌之凤求凰综武:以医入道,剑斩李淳罡!综武:江湖路远,携剑而行武侠:无敌,从攻略黄蓉开始一尘惊天灵尊大人很傲娇异世修道踏苍穹神雕后传之黄衫女子重生奇迹综武:人在大庆,开局燕云十八骑暂命名灵台仙缘星河山月综武之我不是完颜康策命师逆鳞造化四象综武从武侠到仙侠乃至神话问鼎巅峰王渊李诗涵小说全文免费阅读不朽凡人修仙很内卷,我劝你稳重修仙大佬,求你翻牌吧李易陆璃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浪侠一笑修罗刀帝混在皇宫假太监李易陆璃全文完整版
爱乐书屋搜藏榜:鹿鼎记:帝业从神龙岛开始天上无道神雕:我有娇师名黄蓉救一赠一之神尊太狂傲我命如仙武侠: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洪荒之儒圣女主播的修真高手重回一岁极道长生魔我在除怨司当刑部尚书满城□□为卿狂都市之冷血剑仙王语嫣受惊后,我成了天龙大佬一尘惊天寻道女仙江湖捭阖录我靠修仙拯救蓝星道友我这剑凶的很少白观影少歌:魅力之赏隋末唐初剑侠录混在皇宫假太监李易陆璃全文完整版带着无限火力狗头技能穿越仙侠武侠:重生锦衣卫,被皇后看上了自从捡了财神之后最强玄宗系统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周易宦海洗剑录一拳打爆你的诡头江湖堂主行踏天穿越凡人我能无限升级穿越神雕挽天倾诡异世界里的武者我的盗墓修仙游戏成真了我从地狱来书生成圣仙知仙觉大明综武:我朝廷鹰犬,一拳核爆都市之无限重生系统斩天神帝大魏执笔人重生器灵来修仙九关修罗魔星妖孽仙尊在都市人皇纪侠不曾亡大梦主倾伞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仙侠英雄传灵仙界天尊红颜剑影录畅游诸天万界始于武当莲花楼之花花的百变阿清综武:神开局成为明教教主新剑影天涯探秘皇室危机:从西域到京城金庸武侠:开局获得连城宝藏逗比江湖乐动江湖江湖风云之剑影无双戏文说禁情浮梦仙途双骄:妖魔双杰的81难武侠从穿越射雕郭靖开始千年樱桃异界行镖,开局九阳神功公主殿下哪里逃重生之我带领大明征战四海诸天:开局天龙,朱碧双姝江思澜综武:镇西侯府二公子,剑开天门【霄汉贤途:超凡传奇】综武:开局抢亲,我的靠山有点牛云巅傲剑行穿越之古境探秘卢氏女逆袭史重生之巅峰王座九极太平令废柴的逆袭:另类劫匪成长记划过夜的流星的新书偏远山区的修道少女开局福威,吾以坤拳打破虚空我野神,香火证道镇轮回武侠:我稍微有一点傲慢木刀客柔情多重生天龙截胡段誉虚竹的机缘倚天屠龙记:张无忌之再续前缘莲花楼之九天应龙综武:师傅岳不群,悟性逆天创仙新八方记八仙剑生活的橄榄枝七剑名利追风楼莲花楼之前世今生退休魔药教授转职养花综影视:一线生机盗中盗,计中计骤变风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