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荀贞出言招揽,却正如他之所料,赵云尽管年少,却是个有主见的人,稳重谨慎,与荀贞只是初见,还不了解荀贞,岂肯就应其召?

赵云心道:“原来荀君是因为听了黄巾俘虏的话,所以特地来真定见我。颍阴荀氏是豫州名族,我闻名久矣,今见荀君,确实英武不凡,专程造访,更见折节下士。”荀贞自见到他后,不因为他年少而轻视他,举止有礼、言必称君,给了他很大的尊重,赵云自家人知自家事,知道自己只是在真定、常山有些名气,被荀贞这样的折节下交,很感动,不过依然婉言拒绝。

他说道:“君不辞道远,专程前来见我,这份厚爱让我非常感动,只是我的学业尚未完成,恐怕不能离家远行,并且我只是个野泽小子,只有斗筲之才,纵然从君前去,大约也帮不上什么忙。君从皇甫将军转战数州,战无不胜,可见英武,不以云年少无知,远道而来,可见好贤,英武足可以讨贼,好贤足以安民,君此去赵国,必能再立功勋。”

年纪虽少,话说得很有条理,先感谢了荀贞的厚爱,再婉言相拒,最后预祝荀贞再立功勋。

这让荀贞越发喜爱他了,心道:“年纪轻轻就这样出色,再过几年还能了得?”

来之前荀贞是把赵云当作武将来看待的,来之后,经过这短暂的接触,已不再单纯以武将来视赵云了,和辛瑷等一样,更多的把赵云看做了儒生士子,他心道:“我帐下有见识的儒生不多,李博、史诺,常人之才,平时做些案牍可以,重要的事情实在不放心交给他们去办,宣康淳朴可爱,虽有潜质,尚未长成,眼下亦不能大用,能用者唯公达、志才两人而已,如能得赵云足可为我一大臂助。”

他的官儿越做越大,需要用人的地方越来越多,先前为郡督邮时他还不觉得,到被皇甫嵩擢为司马,统带数千人征战时就已觉得帐下可用之人太少,使他不得不事必躬亲,许多事都得他亲自去做,现如今他又被擢为赵国中尉,负责一国五城的军事,更觉囊中可用之人太少,有捉襟见肘之感,赵云若只是个武夫,那么他倒还不会这般急切地想招揽到他,关键是赵云除了勇武,亦有才干,足可以托付大事,如果能招揽到麾下,确实足可为一大臂助。

话说回来,荀贞也早知不可能会很容易地就把赵云招揽到麾下,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因闻了赵云的婉拒,却也并不失望,哈哈一笑,说道:“承君吉言,我要是能在赵国立下功勋,必不会忘了感谢君。”既然赵云婉拒,他也不再多说,指着梨树,笑道,“君家梨树结果累累,好生喜人,说了半天话,却是有些口渴了,不知能否讨两个君家的梨吃?”

赵云原以为在听到拒绝后荀贞会动怒,却不料他行若无事,依旧谈笑亲切,不觉心道:“荀君战功赫赫,威震黄巾,身为比二千石的大吏,不骄不傲,屈己下人,轻骑简从,不辞路远,亲登我家门来招揽我,被我的拒绝后却竟毫不动气,谈笑自如,此人器量雅伟。”起身笑道,“未能奉水捧果,却是云失礼了。”叫严猛搬了个梯子过来,支在树上,爬上去,摘了些梨果下来,用井水洗濯干净,放在盘上,奉到荀贞等人席前,请他们品尝解渴。

黄梨多/汁水,为避免汁水沾到衣上,荀贞、荀攸、宣康都是小口吃,辛瑷却毫不在乎,坐将起来,拿着梨,大口咬嚼。他相貌秀美,吃梨的模样却和粗猛魁梧的典韦一般无二,引得严猛连连注目。赵云恪守礼节,虽也惊奇辛瑷的吃相,却不多看,待荀贞吃完了一个梨、洗过了手,他开口说道:“君如想招揽能人才士,云倒是有一人推荐。”

“噢?谁人也?”

“此人复姓夏侯,单名一个兰字,与云是乡里人,家传律法,明於法律。”

“夏侯兰?”荀贞转目严猛。

严猛说道:“没错,就是乡里溪边射箭的那人。”

赵云问道:“君已见过夏侯兰了?”

荀贞心道:“我记得《演义》上说这夏侯兰是给曹操背剑的小将,却怎么在赵云的嘴里,他明於法律?”他不是怀疑赵云,而是怀疑自己记错了,又或者可能是《演义》里写得不对。他说道:“来的路上刚好见有数人在乡里外的溪边柳下射箭,有一人连珠三箭,於五十步外悉中靶的,箭术精良,叔业以为是你,小熊说他是夏侯兰。”

“君既已见过夏侯兰,那就应该已经略知其能了。”

荀贞笑道:“君言他家传律法,那么不知他的家学较之他的箭术,孰优孰劣?”

荀贞帐下各样的人才都缺,唯独懂律法的人不缺。宣康、李博、史诺等人的老师西乡三老宣博年轻时在阳翟郭氏门下学过律法,后来还做过颍阴县的决曹史,“主罪法事”,平了不少冤案,为县乡称颂,老师精通律法,学生自也不差,宣康等人皆通法律。

赵云答道:“夏侯兰的箭术不如他的家学。”

听赵云这么一说,荀贞重视起来,连珠箭已属难得,这样优秀的箭术却还不如他的家学,那这夏侯兰是个人才啊。他说道:“君能否为我引见?”两汉交友的正常程序是:两个从未见面的人如想结成朋友,必须得有一个同时认识他们两人的人给他们彼此介绍,这才不失礼节。严格来说,荀贞贸然登赵云之门已属失礼,不过他是“尊长”,这么做却又叫礼贤下士了。

赵云自无不允。

结识夏侯兰的过程很顺利,招揽夏侯兰的过程也很顺利。一听招揽自己的人是新任赵国中尉的荀贞,夏侯兰几乎没怎么考虑就同意了。来一趟常山,没有招揽到赵云,却得了“明於法律”的夏侯兰,却也总算是没有空跑一趟。

荀贞新拜赵国中尉,不可在常山久停,当晚在赵云家中住了一宿,次日便告辞离去。夏侯兰从行。赵云、严猛把荀贞等一直送出县界,目送他们策马远去,这才转回。

路上,严猛不解地问赵云:“阿兄,荀君前麾众击黄巾,威名赫赫,他帐下的辛瑷追斩张角,无人不晓,现为比二千石,青绶银印,年方二十余,已是一国中尉,他延请你,你为何拒绝?”

“庸人为君,贤士不应其召,明君在位,贤士不召而至。为什么?在明君门下为吏可以施展才干,在昏主门下为吏或招致自身之危,或抑郁受屈,即便挂印而去,也会被天下笑话。从前郅恽为欧阳歙的功曹,因为劝谏不听,遂称病自退,尽管自退,然而却胸怀难展,抑郁慨叹。臣吏择君就好像田野择天一样,天时若好则四野丰收,天时不好则谷粒无收,怎能不慎?荀君以高位临我柴门,固然礼贤下士,但我还不知道他的本性怎样,所以婉拒了他。”

……

迎面秋风疾,荀贞遍体生凉,收回了心神,不再去回忆来赵国前的那些事。

那天他离开真定后,路上不停,次日傍晚到了赵国境内,与戏志才、许仲等会合,打出旗号,径至邯郸。入了城,先拜见过赵王刘豫、赵傅黄宗和赵相刘衡,继而再又见过郎中令、仆、长史、治书等国中的诸多官吏,然后便就算正式上任了。

上任至今十余日,除了与王国官吏的应酬外,他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熟悉郡兵和地方上,在荀攸、戏志才、辛瑷等的帮助下,如今已经把郡兵和地方上吏民的情况大致摸清,忙了十几天没出过城,今天重阳,忙里偷闲,乃带着诸人出来游玩。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逍遥小都督北明不南渡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新贞观造反录天官族长压力大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大明都督重生于康熙末年回到上古当大王明帝兵锋王座红楼之开国篇重生原始社会的文明之路世子很凶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刀尖之上大明望族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扶你登基要杀我,卸甲归田你慌啥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这个开局有点惨啊!男扮女装为祸人间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蒹葭酒楼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李明是遗弃的皇子极品假太监大唐第一熊孩子三国大军湿家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我不是野人名门春事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崛起的家族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镇国傻世子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我在边关契死士!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明仙师南唐节度使明末之白衣天子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