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岑竦把痛恨赵氏的郡吏名字暗暗记下,下午时,送去呈给了荀贞。

这些郡吏的年龄不一、籍贯不一,经历、出身和能力也不一。

有的已年过五旬,有的刚二十出头,有的曾在郡县里任过职,有的是初次出仕,有寒士,也有名族子弟,有纯粹的儒生,也有能写笺奏、或通律法,有一技之长的。

其中一人引起了荀贞的注意。

此人姓霍,名衡,邺县人,现为郡议曹诸生。

“邺县,姓霍,此人莫非是出自霍谞之族么?”

岑竦答道:“是,此、此人乃霍谞之族孙。”

“你认得他么?”

“议曹时有辩经之会,下吏去听过几次,与、与此人有过几面之交。”

“他秉性如何?”

“秉、秉性刚正,嫉恶如仇。”

“你去叫功曹把郡吏的吏簿拿来。”

岑竦应命,很快把王淙叫了过来。

王淙奉上郡吏的吏簿。

荀贞翻到郡议曹这里,细看霍衡的简历。

看完霍衡的简历,荀贞颇觉惊喜,又微感奇怪。

他惊喜的是霍衡这个人在年轻时曾经出仕邺县县寺,在县决曹里当过吏员。决曹主法,要想在这个曹里为吏必须要知法才行。霍衡既然曾在邺县决曹里为吏,说明此人知法。荀贞正在为郡决曹掾的人选头疼,突然看到这么一个既痛恨赵氏,又知法的人,自然惊喜。

只是,让他微感奇怪的是,既然霍衡在邺县的县决曹里待过,为何到了郡府之后反被闲置议曹?莫非此中有何缘故?会不会是霍衡在县决曹为吏时判错过案子?又或犯过什么错误?

郡议曹在郡朝里的地位虽高,位在诸曹之右,但没甚实权,主要是一个备咨询、提建议的机构,很大程度上来说是郡太守用来“储士养望”的,入此曹者多是知名郡中的儒生,换言之,也就是说这个曹里多是些除了学过儒家经典之外,并无什么特别所长的人。

霍衡身为霍谞的族孙,又知法,正常的安排应是把他放到郡决曹里边,至不济,也要安排到郡贼曹之类和“律法”有关的郡曹里去,不应该闲置在郡议曹里。

荀贞放下案卷,因问王淙:“霍衡昔年尝仕邺县,为县决曹吏,缘何入郡朝,却被置於议曹?”

王淙答道:“数月前,明公令诸县举荐贤人,诸县荐者众多,霍衡至时,郡府诸曹已满,无有空缺,故置於议曹。”

“霍衡年岁几何?”

“三十有二。”

“他昔年在邺县为决曹吏时,风评如何?”

“霍氏虽世传儒经,然霍谞曾为廷尉,其后其族中亦颇有知律法者,霍衡是其一。他为邺县决曹吏时,量刑用法,无有不当,风评甚佳。”

“霍氏,郡姓也,霍谞,前朝名臣也。霍衡为霍谞族孙,通律法,方过而立,年富力强,正堪用之际,不可久置议曹。”

王淙心知荀贞这是要提拔霍衡了,心中想道:“早在府君行县前,霍衡就已被荐入郡朝,我记得当时连他一块儿是共有五人同到郡府,我把他们的名字报给过府君,府君那会儿没说什么,此时却怎么忽然想起霍衡了?”口中恭敬应道,“是。”问荀贞,“不知明公想将他改调何曹?”

“决曹缺掾,我意以他守决曹掾,卿意如何?”

王淙一则不是出身郡中大姓,二则荀贞现在也已经掌控住了郡府,对荀贞的意见他没有反对的资格,虽然惊诧继栾固后,霍衡又一步登天,然脸上并无异色,恭声应诺,说道:“下吏这就去把霍衡召来。”

“且慢。”

“明公还有何吩咐?”

“我适才翻看吏簿,见议曹有一名叫李昉的,……。”荀贞拿起吏簿,翻到李昉这一页,指着说道,“上边记写他是李暠之从孙?”

“是。”

“李暠,贪赃、残暴之吏,因己之过,祸及亡父,不忠不孝之徒,其族亲焉能玷我郡朝?可斥逐之。”

“诺。”

“何人举荐的他?”

“他家当地的县令。”

“传檄此令:‘选举不实’,本该论罪,今乃初犯,姑且免之,如再有二,严惩不贷。”

荀贞逐走大批的郡府吏员,使得现在的这些郡吏们对他敬畏有加,同样的道理,他逐走梁期令,也使得郡中诸县那些对他本怀二意的县令长们也一改前态,变得敬畏有加起来。此檄一到,这个“选举不实”的县令必然是汗出如浆,诚惶诚恐。

“诺。”王淙见荀贞意犹未尽,问道,“明公可还有吩咐?”

“我闻郡仓曹里有一名叫王通的,时曹里有一名叫冯谦的,分别出自元城王氏、繁阳冯氏,还有户曹里有一名叫陈仪的,是渤海孝王妃母族的子弟?”

“是。”

“此三人既然是名族之后,可与霍衡一道召来,我当见之。”

“诺。”王淙跪拜行礼,退身出堂。

魏郡邻近京畿,人文虽不及颍川、汝南、南阳等郡,但郡中的衣冠名族也有不少,元城王氏、繁阳冯氏、“渤海孝王妃”的母家陈氏,还有荀贞刚才提到的霍氏、李氏都是其中之一。

元城王氏是战国时齐王室的嫡裔,王莽即出自此族,写下了《论衡》这部不朽巨著的王充也是出自此族,——王充祖籍元城,其祖上在前汉时迁居到了会稽。繁阳冯氏世代衣冠,前汉宣帝时其族中有一名叫冯勤的,数迁至弘农太守,有子八人,皆为二千石,赵、魏间荣之,号为“万石君”,入到本朝,冯杨的曾孙冯勤有功於中兴,曾出任尚书令、司徒等职,子、孙两代尚公主,是冯氏族中现今最盛的一支。

渤海孝王妃的母家陈氏,严格来说不是名族,渤海孝王妃少以声伎入渤海孝王宫,得幸,生质帝,然因梁氏之故,其母家无甚威权,直到熹平四年,她才被今天子拜为渤海孝王妃。

被荀贞看重的这个霍衡,其族中最出名的前人是霍谞。顺帝时,霍谞的舅舅宋光被人诬陷,坐系洛阳诏狱,日夜拷掠,霍谞时年十五,乃上书大将军梁商,为舅鸣冤,梁商高其才志,遂奏免了宋光之罪,霍谞由是显名。桓帝年间,梁商之子梁冀当权,自公卿以下莫敢违忤,霍谞却数奏其事,又在天子面前陈梁冀之罪失,后来梁冀被诛,他被封邺都亭侯,仕至司隶校尉、少府、廷尉。从这个角度看,霍衡的嫉恶如仇颇有其族祖之遗风。

而李氏,近代以来其族中最有名的就是被苏不韦穷追不舍、刺杀多年的李暠了。

苏不韦刺杀李暠是本朝最有名的一桩刺杀事件,轰动一时。李暠和中常侍具瑷交通,贪暴为民患,与苏不韦有杀父之仇,苏不韦父亲死时,苏不韦年方十八,他立志复仇,藏母於山中,变姓名,尽以家财募剑客,寻机刺李暠,不能成,而李暠升迁至大司农,九卿之一,出入戒备森严,他遂白天逃亡,晚上和亲兄弟、从兄弟们挖掘地道,通到李暠的卧室床下,结果李暠运气好,当时在如厕,没能刺杀成功,苏不韦遂杀其妾及小儿,留书室中,昼夜奔驰,至魏郡李暠的家乡,掘其父之坟,断其父头,以祭己父之坟,又把其父之头挂在县中的市里,下书:“李君迁父头”,意思是说李暠把他父亲的头挂在这儿了。李暠不敢对朝廷说这事,辞官归家,捕寻苏不韦不得,后来呕血而死。郭林宗称赞苏不韦:“力惟匹夫,功隆千乘”。

荀贞逐李暠之从孙,是因为看不起李暠的品性和为人;王通、冯谦、陈仪三人的名字俱在岑竦呈上的名单中,岑竦呈上的名单里不止有名族之后,也有寒门子弟,荀贞之所以只召此三人,是因为这三人出身名族,召来不会引人怀疑,至於其它几个寒门子弟,可以以后寻机再说。

没多久,霍衡、王通、冯谦、陈仪四人应召而来。

荀贞又叫岑竦把荀攸叫来。

这是初次见霍衡等人见面,“交浅而言深者,愚也”,不能和他们言之太细、说得太深,荀贞只是问了问他们的家世,试了试他们的才干,荀攸在边儿上敲边鼓,出言挑之,微窥此数人之志。

一边是有意重用对方,一边是深佩荀贞“刚正、不附权贵”,兼之在座诸人多是出身士族,言语投机,对谈甚欢。

言谈罢了,霍衡等告辞离去,岑竦也拜辞下堂。

堂上没了外人,荀攸对荀贞说道:“适闻诸子言谈,都是慕尚节义之士,如能收为己用,将会有利於诛赵。”

“以卿观之,此数子中,谁为最优?”

“霍衡尝为邺县决曹吏,谙熟吏事,何仪於章句虽稍欠缺,然文辞出众,以此二子最佳。”

这几个人里边只有何仪不是士族出身,所以他对儒家典籍的熟悉程度不如另外几人,但在文辞方面却有所长,方才与荀贞对答的时候,他言辞典雅,用语华美,显是精於辞赋。荀贞手底下正缺一个擅长文辞的人,他想了一想,复召来王淙,令道:“何仪文辞佳美,可迁守主记史。”

主记类似后世的秘书,是长吏的心腹亲信。荀贞前任的主记掾是宣康,现任的主记掾是岑竦,此二人俱他非常信用之人。何仪迁为守主记史,位虽不及霍衡的守决曹掾,也是一步登天了。

王淙不免又为之惊诧,行礼应诺,退下去找何仪宣读荀贞此令。

文字的力量不能小觑,情理交融、能把道理讲清楚的文字,不但有助於行政,能使某项可能遇到阻力的行政举措得到吏民的拥护,而且在战争年代足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瓦解敌人的斗志,曹操读陈琳的檄文惊出一身冷汗,武则天读骆宾王的檄文,责备宰相失贤才,此皆明证。

到魏郡这么几个月,荀贞先是驱逐阿附赵氏的郡府吏员,继而驱逐梁期令,借平定於毒之威,掌握住了郡县大权,随着大权在握,他开始慢慢地从郡吏中选用正直可用之人,羽翼渐丰。只等观察一段时间,如栾固、霍衡等人的确可以信用,那么就可把诛赵一事告诉他们,叫他们协助总管此事的荀攸收集赵氏的罪证,他们都是本郡人,收集起赵氏的罪证来,会远比陈褒等人方便得多。

荀贞望向堂外,时当盛夏,院中绿树阴阴,他心道:“栾固、霍衡如可信用,则郡贼曹、郡决曹便可放心地交给他俩,有此二郡曹在手,加上我县外营中的义从,诛赵一事已成一半,接下来只需要耐心等待,再找机会把邺县县寺也控入手中,便可徐徐布置,引以待发了。”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逍遥小都督北明不南渡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新贞观造反录天官族长压力大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大明都督重生于康熙末年回到上古当大王明帝兵锋王座红楼之开国篇重生原始社会的文明之路世子很凶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刀尖之上大明望族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扶你登基要杀我,卸甲归田你慌啥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这个开局有点惨啊!男扮女装为祸人间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蒹葭酒楼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李明是遗弃的皇子极品假太监大唐第一熊孩子三国大军湿家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我不是野人名门春事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崛起的家族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镇国傻世子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我在边关契死士!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明仙师南唐节度使明末之白衣天子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