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依照汉家制度,正旦这天,参加大朝贺的群臣,包括了公、卿、将、百官,以及蛮、貘、胡、羌的使节,还有郡国上计吏,当然,亦有宗室诸刘,人数多时超过万人。

这其中,和地方郡国有关的,是上计吏。

也所以,十月上计结束后,有些来自较远郡国的上计吏就没有走,事实上,那些回去的上计吏按照寻常之惯例,也是没有必要回去、再回来的,但他们之所以回去,是因为刘协和朝廷刚迁到许县,经过了长久的与朝廷音讯阻隔,他们需要赶回去,给他们的长吏们禀报一下刘协和朝廷的情况。

同时也正是因了刘协和朝廷是刚刚迁到许县,接下来的正旦大朝贺将会是“荀贞执政朝中”后的,头一个“面向整个帝国所有官吏的大朝会”,其中含蕴的政治意义极其重要,因是,荀贞已经请得朝旨,再次向各个州郡下达,命令各州、各郡,不但上计吏回去者要回来再参加大朝会,并且还令各州、各郡需要遣派适当职位的“命官”,亦来参加大朝会。

荀贞与孙策说及的“吴郡使臣”,包括那个庐江郡的“使臣”,即是接旨以后,分从吴郡、庐江郡前来到许县的其当地本郡之官吏,这两个“使臣”都是其本郡的郡丞。却则说了,为何只是郡丞来了,太守不来?这是因为一则汉制,二千石不得擅自离境;二者,下给他们的圣旨中也有交代,毕竟现下是非常之时,为免引起地方骚动,州郡长吏不必入朝。

——除掉州郡以外,荀贞通过朝廷,给他和孙策控下的这几个州的各地的诸侯王和部分诸侯、并及部分校尉、中郎将以上的各地之驻将,也都去了令旨,令他们来参加朝贺。诸侯王无须多说,叫来充场面的;那部分得到召令的诸侯和校尉、中郎将等各地之驻将,则表面上是叫来参加朝贺,实际上召他们来,荀贞是为了给“明年春时对袁术的用兵”开始做提前之准备。

总而言之,相比十月份的上计,马上就要到来的明年正旦的这次大朝贺,在形式上会更为的隆重,参与的人数,也会更加的多。

这些且也不必多提。

只说荀贞家中、堂上,婢女们把饭食捧上以后,孙策果然陪着荀贞喝了几杯。

但两人只不过略饮几杯而已,并未多喝。

用饭罢了,婢女上来把食盘等收拾下去。

诸葛瑾陪着荀贞与孙策说话,孙策几次有意无意的去看诸葛瑾。诸葛瑾察言观色,再是愚钝,也反应过来,孙策这显然是有话想要私下对荀贞来说,便起身告辞。

诸葛瑾退出堂外后,孙策起身,整了下衣冠,下拜堂上。

荀贞怔了下,说道:“伯符,你这是作甚?你我好端端的正在说话,缘何忽然行此大礼?”

孙策伏在地上,说道:“明公,策背着明公做了件事,一直未曾向明公禀过,策已知过,斗胆敢请明公勿怪。”

荀贞登时猜出,孙策这突然行大礼是为的什么,他想说的又是什么。

却荀贞此时此刻,心中怎么想的?从他脸上却是分毫也看不出来,唯见他抚颔下短髭,神色如常,嘴角带着微笑,温声和气,与孙策说道:“伯符,你先起来。”

孙策站起,却未站直,犹抱手躬身。

荀贞温和地笑道:“伯符,就不说汝父在世时,我与汝父情若金坚,只说你十来岁时便拜我为师,你可以说是,我看着长大的,那么就不管你背着我,有没有做什么,我都不会怪罪你的。”问孙策,说道,“伯符,你背着我做了什么?”

孙策恭恭敬敬地说道:“启禀明公,先君有一故吏,名叫桓阶,其长沙人也。几个月前,他给策来了一封书,在此书中,他向策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说长沙太守张羡对刘景升深怀不满,又知策所部曲多荆州人也,俱怀思乡之情,因他建议,不如策与张羡联兵共取荆州。”

荀贞“哦”了一声,说道:“桓阶此人我知,……却不知他曾向你提出过此议。”

孙策说道:“不敢隐瞒明公,初见桓阶来书中的这个建议时,策确实是颇为心动。明公知道的,策之部曲主要是继承自先君。董卓乱时,先君起义兵於长沙,北上中原,遂征战至今,是策之部,实多荆州子弟,且多长沙人也。明公,他们早前随着先君征战,现又从策,都已是远离家乡多年,桓阶书中所云之‘俱怀思乡之情’,诚然不假,故而那时,策以为桓阶此议似可用之。但尚未来得及将桓阶此议禀与明公,敬询明公之意,而明公已檄至,令策整军,从公勤王诛贼。勤王兹事体大,策遂寝此议,於是从公勤王长安。以致桓阶此议,策竟是到至於今,还没有向明公进禀!此策之过也,乞请明公勿罪。”

荀贞听完,抚短髭而笑,说道:“伯符,我以为是甚么事,原来是此事。左右不过是桓阶的一个建议罢了,又有什么值得你请罪的?莫说只此小事,就是你真的做了什么其它的大事,我也不会怪罪你的!……伯符,你我虽然师生,我说句拿大的话,我实是以子视你也。”

师生本如父子,而且荀贞比孙策大十五六岁,当下人成婚早,十二三岁就有孩子的比比皆是,荀贞以“子”视孙策,这实际上也不算是“拿大”。

孙策感激地说道:“明公垂爱,策感激涕零,不知何以为报!”

荀贞沉吟片刻,说道:“伯符,你刚才说的倒是也不为错,你的部曲的确多是荆州人,汝父早年是在长沙起的兵,其中长沙子弟恐怕更是占了多数。”

孙策答道:“回明公的话,策之所部,长沙子弟的确是为数最众。”

荀贞叹了口气,说道:“屈指算来,从讨董到现在,这些长沙子弟跟着你父子远离长沙,出荆州、鏖战中原,也已经是四五年之久了,百战余生,这几年荆州又不太平,战火不断,因而思念故土,担心家中的亲人安危,亦不足为奇,你因此而觉得桓阶之议不错,似可用之,我也可以理解。……那么伯符,你现下是怎么想的?”

这番话语中满是对孙策部下荆州、长沙籍贯将士的同情。

却这份同情,与别的不同,还真不是假的,而是荀贞的真情实感。

荀贞帐下的将士,除掉徐州本地人外,也有外地人,且为数也还不少,如颍川人、冀州人等等都有,此前在郯县、昌邑时,对於这些籍贯外地的将士,他们平时的思乡之苦等等,荀贞皆是非常了解,同时感同身受的。感同身受有二,一则荀贞也想念他从小生活的颍川,二则,於这个时代言之,荀贞本身是客,他并且也想念他前世的故乡、前世的亲戚朋友。甚至可以说,他的这第二个想念,比他帐下外地将士、比孙策帐下荆州将士对他们家乡、故人的想念,是更加的深沉、更加的无助。外地的将士还有回到家乡的机会,他却是万难有这个机会了。

所以,荀贞不仅能理解,且因亦有此情,知其苦之故,由己及人,并自然地对他们产生同情。

孙策迟疑了一下,回答荀贞,说道:“明公,策之前的确是对桓阶此议,颇为心动,然现今下之形势与此前已然大变不同,故而策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荀贞笑问道:“形势有何大变不同?”

孙策说道:“明公,圣上和朝廷现为明公迎到许县,南阳袁术数违圣旨,藏匿逆贼郭汜,怀不测之意,他如今已成了朝廷的头等大患,而刘景升素与袁术仇敌,则於此际,他就有了帮助朝廷,也就是帮助明公钳制袁术的作用,那么策若於这时,仍用桓阶此议,致使张羡起兵於刘景升之后?……策忧之,这会不会将有利於袁术,却对明公造成不利?”

荀贞说道:“好啊,好啊!伯符……。”

孙策应道:“策在。明公?”

荀贞笑道:“你能以大局为重,伯符,我很感欣慰。”

孙策问道:“那以明公的意思是?”

荀贞说道:“伯符,你的部曲想回荆州,想回家乡,这件事我一定会帮你解决的。但是,现下就像你说的,袁公路是朝廷之大患,刘景升於此时,有助朝廷钳制袁公路之用,你确然是不太合适再联兵张羡,与他争荆!……要不这样吧,你且再等些时日,等我把袁公路解决掉,为朝廷除了此一大患,然后到时,你若仍有入荆之心,我就再尽力帮你实现你的此愿,何如?”

孙策精神一振,说道:“解决掉袁术?明公的意思是说,明公已有意用兵南阳?”

荀贞点了点头,晏然笑道:“不错,我已有意用兵南阳。”

孙策大喜,问道:“敢问明公,欲何时用兵南阳?”

荀贞说道:“我只是有此一念,具体何时尚未定下,总归得要等到大朝贺后了。”

准备在明年春时或春后讨伐袁术这事儿,荀贞也还没有告诉孙策,所以孙策对此现尚不知。

而不管孙策是为何故,会忽然於今天,把他和桓阶私下密谋欲取荆州此事向自己坦白,但最多再有一两个月或两三月,进讨袁术此役就要打响,到那时候,孙策及其所部肯定是其内不可缺少的一部兵马,也就是说,明年正旦的朝贺以后,括及孙策部在内的各方面的战前准备就都须得开始着手进行,则於此时,先把自己的这个打算给孙策吹个风,告诉他知,不仅是已不用担心会“因为太多人知而导致风声提前走漏”,并且亦是必须的了。

故此,荀贞借着孙策今天提起的这个话头,把他已经定下即将讨伐袁术的打算说与他知。

孙策说道:“大朝贺后?”

荀贞笑道:“伯符,我与志才、文若、奉孝这两天刚在商量此事,具体何时用兵仍未定下,估摸着,早则明年二三月间,迟则的话,大概就要到明年春后了。……你就算今天不到许县,过几天,我也会给你传檄,叫你速来,正要就此与你议论,听听你的意见。”

孙策想了一想,说道:“明公,袁公路虽然残暴寡谋,然其现有吕布、郭汜相助。郭汜、吕布,俱勇悍之将也,皆有用兵之能。且一旦用兵,冀州袁本初也许会有异动。这场仗如果要打的话,策之愚见,却於战前需得做万全之备。”

荀贞说道:“你这两天见过刘璋使者和来参加大朝贺的那吴郡郡丞以后,就来我家,我把志才、文若、奉孝、长文都叫来,董昭、贾诩、皇甫郦并有谋略才干,适时我把他们也都请来,咱们在一起,细作商议。”

孙策应诺。

荀贞看出他欲言又止,似有什么话想说而未说,便抚摸着短髭,笑问他,说道:“伯符,你想说什么?在我面前,还有什么不可说的么?尽管言来。”

孙策应道:“是。”却在开口之前,先又再次下拜於地。

“伯符,你这是做什么?有话就说,缘何又行礼来?”

孙策说道:“明公,策斗胆有一请!”

“何请也?”

孙策说道:“吕布者,袁术之鹰犬也,明公今既将伐袁术,策敢请为明公,先斩吕布!”

荀贞恍然,说道:“伯符,你是想为文台报仇啊!”

孙策语声中已带哽咽,他在地上,切齿说道:“明公,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自先君亡后,策无日无夜,不想着将吕布千刀万剐,为先君报仇!”

荀贞慨叹,怅然说道:“设若文台尚在,今在许县,我与他兄弟同心,携手协力,共佐天子,则海内虽然板荡,州郡不服者虽众,我又有何忧?却惜哉,文台不幸为吕布贼子所害!伯符,何止你朝思暮想,欲为文台报仇,我亦是此心也。却是你欲先灭吕布,现而下却有一难。”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逍遥小都督北明不南渡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新贞观造反录天官族长压力大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大明都督重生于康熙末年回到上古当大王明帝兵锋王座红楼之开国篇重生原始社会的文明之路世子很凶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刀尖之上大明望族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扶你登基要杀我,卸甲归田你慌啥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这个开局有点惨啊!男扮女装为祸人间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蒹葭酒楼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李明是遗弃的皇子极品假太监大唐第一熊孩子三国大军湿家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我不是野人名门春事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崛起的家族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镇国傻世子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我在边关契死士!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明仙师南唐节度使明末之白衣天子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