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姥姥回望这繁华的港口,心中情绪百般交杂:“灶神悄然消失后,每天清晨,商贩早早地开始摆摊吆喝,人们外出采买,生火做饭...与过去每一日并无区别,因为璃月啊,从来都是如此。”
风雨犹祝,山海同欢,是承天地之佑。星移斗转,沧海桑田,烟火人间依旧。
功名在我,百岁千秋,毋忘秉烛夜游。今古诸事,激荡中流,宏图待看新秀。
-------------------------------------
曾听过一句话:我摸了摸我的脊椎,发现有两节是钱老给的。随后又摸了摸我的肚子,知晓是袁老让我吃饱的。
她没真实的见过那个让她从小吃饱饭,不知饿的长者。一般都是在新闻,在屏幕。最早有印象,听到过这个名字是很小的时候。她挑食,一碗饭都能剩半碗,还要边玩儿边吃,在院子里沥沥拉拉掉一地,用奶奶的话形容,就是养俩小鸡小鸭子,跟后边儿都不愁饿。
后来被好好教育了。
因为无论是奶奶那一辈,还是爸妈那一辈,都挨过饿,尤其是奶奶,那是慈祥的老人头一次如此生气。
因为她耍赖,中午剩下的饭,答应的好好的会吃掉,晚上也用鸡蛋和肉丝香喷喷的重新炒过,最后却被她瞒着偷偷倒掉了。将近一碗的米饭,全部进了垃圾桶。
惩罚是她被饿了整整一天。
无论是哭闹还是撒娇求饶都不行,爸妈也是铁了心,大不了饿坏了上医院,这次必须得改改小孩子这浪费粮食的坏毛病。
原本刚开始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只是一顿不吃的话,将就说睡觉算了,睡着了就不饿了。但整整一天,算上被她祸害了的那碗饭,她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就已经饿到睡不着了。
胃里火烧火燎,心慌,恶心,乏力,手抖...感觉肚子里空荡荡的,已经饿到可以把内里的器官全部绞进去消化掉,饿到最后是真的觉得什么都可以吃。
是真的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也不知道那天晚上她是实在困睡着了还是饿昏过去了,反正第二天听到自己可以上桌吃饭的消息时,是真的喜极而泣,恨不得跪下来磕俩头。
其实,她心里门清,家里人不反感她的挑食,小孩子嘛,嘴挑,不爱吃茄子不爱吃萝卜,无伤大雅,是个人都会有不爱吃的食物。
但这是她答应过的,吃多少盛多少,吃不了就不要全划拉到自己碗里,剩下了也要在晚上好好的吃完,因为没有人有义务去吃别人剩下的饭,即使是最爱的长辈。
家人们不多要求她今天饭桌上做了什么就吃什么,她有想吃的菜,只要说了,有卖,奶奶早上出门遛弯时也会给她带回来,家人们只需要她把那份自己选择放到碗里的饭菜,好好的,不允许浪费的,全部吃完而已。
成效怎么说呢。
好过头了。
她现在每次吃完饭,碗干净的跟舔过似的,坚持吃多少拿多少,若是这一顿桌上全是她不甚爱吃的,宁愿不吃,也决不会允许自己夹一筷子进碗,吃半口却发现不好吃,剩下一半。
——阿俞,你要知道,吃饱对世上的很多人来说,仍然是一种奢侈。草根,榆树皮,观音土,雁粪...这些都曾作为过充饥的食物。为了活下去,有什么不能吃的?人们什么都吃。
——人的生命太脆弱了。田里的稻米,小麦,高粱,玉米...没人能保证未来会不会有一场连绵不断的大雨,一场望不到头的干旱,或是疫病,灾害...要知道这些每个单拎出来,都足以让这一年的努力白费。颗粒无收。
——要好好道歉。结实丰硕的稻穗,足有一人之高的稻穗。阿俞,那是栽下它们的袁先生的心血,那是过往因吃不饱而逝去生命们不可奢望的未来,他希望人们永远不用再体会饥饿,他们希望不再有饿殍遍野,不再有易子而食。
袁先生。
袁隆平先生。
后来她入学,上历史课学到这方面知识的时候,忽地回想起幼年时瘫在床上饿到刻骨铭心的心慌。
教科书上对袁先生的描写内容不算多,但图书馆里记录的过往荣誉足够,抽出一本来,随便翻开一页,那都是足够后半辈子享尽的荣华富贵。
“我有两个梦。第一个梦叫做禾下乘凉梦,梦见我这个试验田里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第二个梦,叫作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是了,比不上,什么都比不上袁先生的这两场梦。
而且,湘姨对袁先生也是宝贝的紧,每次都要看着人好好的出去,再好好的回来。尤其是出国的那几次,短短几个小时,给耀先生打了好几通电话,心里挂念的紧。
袁先生逝世的那天,是下了雨的。
像是在替湘姨哭,又像是要把那些她曾无数次在田里远远望过对方背影的岁月,全部在今天,再流过一次。
“大哥,前不久,我还去了他那一趟,还愿他长命百岁,无病无灾。真的,才不久。”
当想着或许是一场梦,可孩子们自发为其十里长街送别,打在身上的雨滴冰凉痛心。大哥偏向来的伞,挡住了雾蒙蒙的天,才让她惊觉,原来,真的走了。
像一去不复返的雨滴,从天上砸在地上,就真的没有了,接不住,也留不下。不会再睁开眼睛,不会再说话,不会再她到的时候,笑一句,哎呦,您又来了。也不会让她再带着花花,一起去看看这一生都钟爱的这片土地。
孩子们汹涌的情感到达一定程度,是会返还给她的,不止山河,高楼,田野,构成了她。子民,情感,精神,同样是她的一部分。
啊,原来,她真的失去了一个令她长久注目的孩子。
如一个母亲,失去了她的孩子那般。
永远失去了。
一九七六年,杂交水稻成功推广。
二零二一年五月二十二日,袁隆平院士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