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晚饭后,周书仁单独留下昌义。
昌义一直等着爹的安排,心里清楚,爹为什么留下他,“爹。”
周书仁嗯了一声,才道:“过几日有几个国家的使臣进京,我与皇上提过你的语言天赋,前几日皇上与我提起你,这次让你去当翻译,明日去礼部找吴鸣,他会安排。”
昌义呼气粗了许多,爹绝对不仅仅是为了让他去当翻译,否则就不会是安排,心里想到奢望的可能,“爹。”
周书仁抬手示意下,继续道:“这是考验,考验过了在说其他,现在说什么都是空话,你爹我能为你安排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你了,机会就在眼前,抓到抓不到,全凭你自己。”
他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昌义自己抓不住机会,都是白搭。
昌义心里火热,这是机会,改变二房的机会,也是爹为他谋划的机会,“爹,儿子明白,一定不会辜负您的苦心。”
周书仁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也都做了,“行了,你也回去休息吧,明日后有你忙的,还好礼部已经被清洗过,礼部有汪苣,吴鸣和古卓民,你过去我也能放心一些。”
昌义握紧了拳头,这就是爹说的天时地利人和,最后差的就是他自己,他明白,爹给他创造条件不容易,“爹,儿子知道怎么做。”
“嗯,家里的几个,你是最有成算的,我放心,回吧!”
“是,爹娘也早些休息。”
昌义回二房的路上,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今日是满月,不用打灯笼,他都能看得清路,就像他的未来,已经清晰可见,昌义鼻子有些发酸。
爹的目光更多的在昌廉和明云的身上,然后是昌智,接下来就是明腾明瑞几个,他心里明白,他和大哥这辈子就这样了,可心里还是渴望爹的关注,现在爹也为他谋算着,去谋求不可能的未来,昌义咧着嘴傻笑。
赵氏一直等着相公,公爹只有有事的时候才会找相公,迎出来就见相公傻笑,“这是怎么了?”
昌义的笑容没落下,“我也是爹的儿子。”
赵氏没听懂,“说什么胡话?”
昌义解释后,“我们这几个儿子,爹都关注着。”
赵氏听的心酸,相公也好,她也好,他们都有自己的毛病,他们确又是家里最渴求被爹娘关注的。
随后赵氏反应过来,这个时候不是该心酸,而是瞪大眼睛,“爹的意思是不是说,你只要抓住了机会,你就能有官身?”
昌义连连点头,“所以我一定要抓住机会。”
徐州,昌廉先去看了两个闺女,才回来屋子,“这在内陆住惯了,到了海边还真有些不适应。”
因为港口,海务分司设立在海边的县城,来了几日不适应不说,还有些受凉。
董氏皱着眉头,搓了搓有些冻到的手指,“虽然这边的温度比京城高一些,可屋子内阴凉,我已经寻了工匠来重新修炕。”
她都有些后悔带闺女一起来,两个丫头受了凉,来了这边就吃药,她和相公没敢在信上写,深怕婆婆担心。
昌廉披着披风,“嗯,睡床的确不舒服,盖的被子有些凉。”
这几日都盖着带来的披风。
董氏又道:“还有木炭,我寻思多买一些回来,这么一算,有不少的事要做。”
“辛苦你了。”
“你才辛苦,我这都不算什么。”
她的身边有婆子丫鬟,还有小厮等,她只需要动动嘴,不像相公,刚来就要四处走。
昌廉烤着火,这出来后,才深刻意识到在家里有多幸福。
次日,昌义到了礼部,吴鸣一直在礼部大门口守着,见到二哥,“二哥。”
昌义快步上前,“你不会一直在这里等着吧?”
“我也刚出来没多久,汪大人等着二哥,二哥咱们进去说。”
昌义心里有些拘谨,这里是礼部,他是白身,他怕给爹丢人,跟在吴鸣身后也没多问,直到见到汪苣。
汪苣看着周昌义,心里嫉妒周书仁,儿子多就是好,“我和你父亲是朋友,咱们两家又是姻亲,你也不用外道,这些日子你就跟在我身边。”
昌义心里踏实,“是。”
汪苣负责新的部门,他是高兴的,这是他爹给他争取的,他自然知道重要性,所以这一次接见使臣一定不能出错,有不少人想拉他下来自己上呢!
周家,李氏等人是今日一早才知道昌义去了礼部当翻译,聪明的苏萱一下子就想到了关键,“娘,二哥未来是不是有机会进礼部?”
这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哪怕是去当翻译,她不觉得公爹会是干活不要好的人。
竹兰,“八字还没一撇,现在说什么都早。”
苏萱惊讶,婆婆没否认,她还真猜对了,瞳孔紧缩下,这二哥要是真成了,二房就要走到四房的前头了,至于大房,她就没想比过,大房的儿子占的多,长孙是绝对的优势,何况明云的确十分出色。
李氏终于听懂了,然后瞪大眼睛,老二可是白身,想到相公,沉默了,相公好像没有出色的地方。
李氏摸着肚子,她这辈子能靠的只有孩子了,还是她会生。
周家二儿子去礼部,本来没得到多少的关注,结果因为齐王负责这次接待使臣,周昌义出名了。
早朝后,周书仁被齐王拦住了,“臣见过齐王殿下。”
齐王笑着,“本王没别的事,就是想和周大人聊一聊。”
周书仁心里无语,面上道:“王爷请讲。”
齐王走的不快,“昨日本王亲自领教了大人二儿子的能力,语言的天赋的确极高,本王带的几位都不如大人的儿子,最可贵的是大人的儿子掌握三门外语,实属难得。”
周书仁忙道:“臣替昌义谢过殿下夸奖,他还多有不足,还需要学习。”
齐王扯了下嘴角,“周大人还真是谦虚。”
周书仁谨慎的很,他可不会将话说的太满,到时候真丢人了,到手的机会砸了怎么办,“臣一直谨记谦虚使人进步。”
齐王深深的目光看着周书仁,周昌义如何进的礼部,一定因为周仁在父皇心里的位置很高,比他想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