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一根刺,要命。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1041年),张元怂恿并辅助李元昊进军宋朝,好水川之战爆发,宋军阵亡多达一万余人。

看着满是宋军尸体的好水川,张元得意地写下了“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的诗句,对宋廷朝臣满是讥讽。

可以想象的出,当时的张元是愤怒至极致的发泄,他应该咬牙切齿,默默说过:我一定要覆灭宋朝,让你们知道,当初殿试屡次筛下我是多大的错误!

有了张元这个“榜样”,宋廷殿试中那些淘汰的人,也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你们筛吧,筛下来,我们就去西夏,人家那边也在招人,工资也高。

忠诚?

对你们宋廷的忠诚,换来的就是一次次黜落!

生命有限,运气不好,三四十年,运气好,五六十年,殿试淘汰一次,那就意味着三年白过了,人生几个三年能被你们耽误着?

不干了,走人。

宋朝的人也不是傻子,看着一个个人跑,还都有偷渡边界线的本领,加上这些跑的人心里阴暗,报复欲极强,以灭宋为余生志向。

长期以往,这如何了得?

于是在嘉佑二年(1057年),宋仁宗亲自主持殿试,对所有人和颜悦色地说:

“你们放轻松,慢慢考试,不要有压力,哪怕你不会答题,我也认为你是个人才,也就走个过场,等结束了,都留下来做官啊。”

殿试不罢黜一人,便是从这一年开始的,之后形成惯例,南宋、元、明、清,基本上都照搬了这一套。

所以,胡靖等人可以意气风发,心情舒畅,无需有半点担忧。

虽然杨荣不想去喝酒,但架不住胡靖、李贯的推搡,就连杨溥也被拉着一起去了秦淮河的问红阁。

武英殿。

方孝孺将金幼孜的试卷读完,交给了一旁的双喜,又拿出了一卷,道:“皇上,这一卷乃为会试第四名杨荣所作,名为《正天下之功,是为大仁》。”

“读来。”

朱允炆低头审阅着王艮、胡靖、金幼孜的文章。

方孝孺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地读着:“佐霸者有辅世之功,圣人所以取之也……以管仲正天下之功,而夫子称之,其亦不没人善之意欤?自今观之,春秋之时何时也……”

“虑王室之衰也,于是乎有葵丘之会焉,誓之以五命之严,申之以载书之信,而以下陵上者,始知所惧矣;虑夷狄之横也,于是乎有召陵之师焉,连八国之援以摧其锋,许屈完之盟以怀其德,而以裔谋夏者,始知所警矣……”

“是管仲正天下之功如此。身系天下之重,故北面请囚而不以为耻辱;心存天下之图,故忘君事雠而不以为嫌。子贡何议其未仁耶……”

朱允炆抬起头,看着方孝孺,这一篇文章,对于“一匡天下”作出了极好的解释,在给管仲正名的同时,也没有逃避管仲的错误。

辩证看待问题,这是杨荣的智慧。

“皇上,这一卷乃为会试第五名李贯所作……”

方孝孺读罢,想要继续说下去。

朱允炆摆了摆手,道:“无需读了。方爱卿,殿试策问,以何为题为上?”

方孝孺放归试卷,道:“此事全凭皇上定夺。”

朱允炆摇了摇头,道:“这是朕首次主持殿试,经验难免不足,爱卿可直言,也好让朕思虑一二,如何定题。”

方孝孺看着虚心请教的朱允炆,脸上不由带了几分笑意,道:“皇上,依洪武三年令,殿试仅出一道时务策,引贡士惟务直述,行文千字以上。至于内容,则有些宽泛。”

“凡性命道德之奥,教化风俗之机,纲维之张弛,礼文之因革,人才之进退,吏治之得失,以及兵戎、田赋、刑名、水利之类,凡国家之大体,当时之急务,上所当闻,下所当为者,皆可立意为策。”

朱允炆皱了皱眉,这个考试范围有些宽了。

多个选项,一个选择。

殿试,又名御试、廷试、亲试、殿前试,是皇帝亲自在殿廷内主持的考试。

考试题为时务策。

如果有人想要研究一个王朝的国家政策与施政走向,那一个很好的研究工具,便是时务策。

时务策的关键,不止于策本身,还在于“时务”二字。

如洪武四年,朱元璋主持殿试,出的题是“敬天勤民,明伦厚俗”,那这些学子一定要记住了,但凡是以后当了官,上奏折什么的,只要是符合“敬天勤民,明伦厚俗”的,那恭喜你,老朱会欣赏你。

若是你非没事找抽,议论下“李某某有功不应该杀”,那老朱会送你找李某某去。

再如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出的题是“选拔官员、整顿吏治”,那你们这些贡士可要小心了,千万不要学习那些被砍头的前辈,最好是做个老实人,不贪污,不惹事,不骂人,不借钱,不结梁子……

还有洪武三十年,朱元璋感觉自己要活不长了,为了帮助朱允炆上位,主持的殿试题是“辅佐君主、勇于进谏”,那意思很明显,我老朱要走了,孙子要上台,你们都要辅佐好他,要勇敢谏言,纠正他的问题……

无论什么时候,殿试之中的时务策,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它并不是一道简单的题,在其中,蕴含着当下朝廷的困境,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即将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历史上建文帝的殿试题,就是“施仁政、惩凶顽”,那意思就是说:朱棣是个混蛋,大凶大恶之人,冥顽不灵,你们告诉我,怎么把朱棣干掉……

那一年的殿试,谁骂朱棣最凶,谁干掉朱棣的方法最理想,谁最能吹嘘,最能安慰朱允炆受伤的心灵,那他的名次,一定名列前茅。

只是令人唏嘘的是,这些曾经想过怎么干掉朱棣的人,后来有很大一部分,都跪在了朱棣面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殿试题,实际上便是升迁法宝。

你都摸准皇上的脉搏了,对症开药不就得了?

要治贪官,你考上之后,天天上书,直指贪官弊害,要求恢复法家之法,严惩贪官污吏,朱元璋能不高兴吗?

要辅佐明君,你考上之后,多夸夸朱元璋的太孙,展望下未来前景,朱元璋怎么可能不留着你侍奉太孙?

要干掉朱棣,你就天天骂朱棣,说朱棣的坏话,提意见,怎么能整死朱棣,怎么提,那皇上还不想:

这小子对我胃口啊,提上来,干大事。

也不知道那些十年没升迁的官员,当官之后都干什么去了,多好的晋升之路,桥都铺好了,你非要站在岸边等船来。

船有时候是不会来的……

现在朱允炆也需要考虑,时务策选题问题,这不仅关系着下一步的施政方向,还关系着朱允炆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才来控制朝堂。

朱允炆沉思良久,才提笔写道:

制策日:

昔列圣之相继大一统而驭宇,立纲陈纪,礼乐昭明,民康国盛。

纵览华夏,虽炊烟袅袅,人烟渐旺,太平四方,民安其田,商行其利,军戍八荒,工利国器,士化百姓。

然大明之国,仍有外患,北部鞑靼、瓦剌,秣马厉兵,枕戈待旦,西南麓川,反复难定,沿海诸地,匪骚不断……”

朕欲大治于天下,重开汉唐之伟业,留盛世于万民。然内政不修,卫所难振,士绅不安,贪墨横行,弊政繁复,掣肘于朕。

何以安国,何以兴邦,何以大治于天下,尔诸文士,行文论之,朕将亲览焉。

朱允炆放下毛笔,看向方孝孺,道:“来,且看如何?”

方孝孺走上前,仔细看过之后,后退两步行礼道:“以大治天下为时务策,可见皇上胸怀天下,囊括万千,臣认为此策,极是妥当。”

朱允炆淡然一笑,道:“既如此,那明日晚便交付司礼监经厂镌刻刷印吧。”

“臣见过此策,不宜离开,请去经厂暂歇。”

方孝孺很有保密意识。

朱允炆微微摇头,道:“经厂太委屈你了,这样吧,你便暂且在内阁休息两日,待殿试开始后,朕还需要你来做首席读卷官。”

方孝孺感谢不已,见朱允炆再无其他事,便退了出去。

朱允炆拟写了一份名单,交给双喜,道:“这是读卷官与执事官名单,通告下他们,殿试时不准迁迟。”

双喜领了名单,便匆匆离去。

殿试并不是让三百二十位贡士来了,问几句话就完事了,这是一场考试,也需要一个类似于会试时的机构,只不过会试机构相对稳定,基本人员从礼部、吏部、翰林院中抽调。

但殿试机构不稳定,它只是一个临时性质的部门,但也需要有提调官、读卷官、监试官、受卷官、弥封官、掌卷官、巡绰官、印卷官、供给官等。

但这些人员的选定,并不会拘泥于哪个部门,尤其是读卷官,需要皇上亲自指定。可以是六部侍郎一级的人负责,也可以是尚书一级负责,甚至可以交给内阁大臣负责。

为了保密,所有见过殿试题的人员,都不允许与外界联系,不能自由行动。

殿试题的刷印,也只是在殿试开始之前的六个时辰中完成,即殿试开始的前一天晚上。

在贡士正在睡觉养足精神的时候,司礼监经厂的人正忙着刻板,只有二百来个字,刻几个板很快,之后连夜刷印,三百二十份,用不了多长时间。

等天亮的时候,殿试题已然烘好笔墨,准备就绪封入箱中,直至殿试开始之前,才会送入御殿,等待皇上旨意,拿出试卷进行殿试。

七月三日,奉天殿。

朱允炆亲主殿试,三百二十位贡士,分八排,依名次列队入殿跪拜。

礼乐毕。

朱允炆用期许的目光扫视过众人,肃然道:“诸位乃是我大明精英,未来朝堂之砥柱,当行文纵论天下,陈述直言,纵错无妨,勿有顾虑,既已准备齐备,那便入座开考吧。”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我的公公叫康熙世子很凶俺四叔是朱重八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大暴君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大唐最强驸马爷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北明不南渡南宋出圈记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回到上古当大王大楚皇权万古第一战皇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大唐小郎中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明末疯狂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逍遥小相公梦回大长安开封府胥吏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绝宠小医妃:王爷,来一针千宋老子就是要战争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