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到了腊月初,京城天气更加寒冷,大雪漫天,街路基本都被积雪覆盖,朱山每天都要带着家里的丫鬟出门扫雪。

沈溪仍旧处于赋闲状态,对于这种情况他甘之如饴,不用干活,还能领俸禄,也算是优差,但心中偶尔也会有失落感,好像激荡后的平静,总觉得不那么踏实。

京城解除戒严后,仍施行宵禁,每天城门会在早晚各开放两个时辰,如此城外的粮食、木柴、蔬菜等可以运进城中,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物价,百姓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腊月初四,沈溪得到通知很早便去了兵部衙门,同科进士王守仁出来接待。

王守仁如今虽只是兵部郎中,但已代兵部侍郎事,主要是因为兵部尚书刘大夏在西北,兵部事情太多忙不过来,而王守仁做事能力又强,熊绣虽然对王守仁敌视,但却不得不给刘健和李东阳面子,同时翰林学士王华也找到他,希望对儿子多加“督促”。要知道如今王华有很大的机会入阁,所以熊绣改变了态度,算是对自己未来仕途的一种投资。

熊绣觉得,即便这次投资不成,也断不至于蚀本,王华在朝中地位很稳固,跟内阁三位辅政大学士关系紧密,将来王华就算做不成阁臣,做到礼部尚书或者詹事府詹事,对熊绣来说也算是朝中一大奥援。

熊绣虽然年岁不小,但仍旧有政治上的抱负,而且此人在经营世故上很有一套。

王守仁道:“沈中丞,不出意外的话,战功应该在六天后公布。如今内阁已呈递司礼监,只差陛下御批。至于都督府那边已将有功将士的名单报上去,当初你麾下的部分人马会分配到边军,您要有心理准备!”

因为沈溪带着的京营兵立下大功,许多人都连升三级。

绝大多数士兵,即便是沈溪在土木堡抽调民夫临时入伍的那批,也一跃而成为百户甚至更高的官职,京营没这么多空缺分配,不过此时边军因战损严重,缺额军官很多,朝廷便打算把沈溪麾下抽调部分充实边军。

沈溪心想:“朝廷如此调配,一来是为了方便,让有功将士可以尽快得到实缺,也有将我麾下兵马打散建制的意图,有人留在京营,有人则分配到边军,以便降低我的影响力。”

沈溪道:“为何会在六天后?这中间莫非有什么讲究不成?”

王守仁轻叹:“没什么讲究,只是宣府传回消息,说刘尚书会在腊月初十抵达京城,兵部、礼部、吏部等衙门,准备在这天统一论功请赏!沈中丞不必多心!”

沈溪尚是第一次从朝中人口中得知刘大夏归期,之前没任何人跟他说过这事,连谢迁都对他三缄其口。

王守仁又道:“沈中丞,有件事还得提醒您,因为您现在已不再担任延绥巡抚,关于军功犒赏申报方面,是由与刘尚书一同回京城的王中丞呈递此事,当日……您可能并不会进宫!”

沈溪微微点头,关于此事,他早有预料,虽然此次对鞑靼一战最大的胜利是由他主导,功劳也数他最大,但由于他暂时被投闲置散,连申报战功这种事,都需要继任的延绥巡抚王琼来做。

沈溪在献俘日固然是出尽风头,但也因此招来文官集团的强力打压,沈溪越发感觉目前自己不适合留在京城,文官集团可不像宦官集团那样容易应付。

历史上的刘瑾,虽然打压异己,残害忠良,但也保持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态度。文官集团对政敌的打压却是不遗余力的,即便是感觉对他们有威胁,也会狠踩一把,在文官集团眼中,非我一党其心必异。

沈溪深知大明官场的险恶,即便是刘健和李东阳这样的名臣,也摆脱不了党同伐异的思想。

对于进不进宫,沈溪没多少想法。

至于刘大夏在皇帝面前怎么说自己,他不强求,料想刘大夏作为文官集团中相对边缘的人物,在朝局上应该能看得清楚,不会轻易把自己打入敌人的行列。

朝中谢迁、马文升和刘大夏,隐隐形成一个小集团,看起来虽然没有刘健、李东阳领衔的文官集团强大,但因有两个尚书一个内阁大学士,这集团实力也很雄厚。

如此一来,倒沈派固然很强,挺沈派也不弱,两边保持相安无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沈溪这个惹祸精送走,继续保持相对均势。这也是沈溪从开始就料定自己一定会被委命为地方督抚的原因。

至于让他去做一省布政使,这种可能性不大,督抚的职务始终比布政使高,算是布政使的顶头上司,沈溪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怎么可能降职处理?尤其是在这论功行赏的关头,没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讳。

沈溪笑道:“此战中,王同年功劳不小,在论功请赏中,应该会高升吧?”

王守仁有些尴尬:“沈中丞言笑了,其实在下志向,并不在朝中,倒希望治理地方,造福百姓……”

沈溪早前就察觉,王守仁其实无心在朝堂上有多大作为,这是个有远见卓识的人。

王守仁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中,李东阳等人对王守仁的欣赏,主要是出自于王华在朝中的地位。王华作为翰苑一系的头面人物,在朝中声望卓著,也对王守仁造成深远的影响。三十而立的人,尚活在父亲阴影中,难怪王守仁想到外面闯一闯。

沈溪笑道:“在下何尝又不是?”

在王守仁面前,沈溪没必要遮掩什么,他无心在朝堂勾心斗角,文官集团把他当成初出茅庐的小子,皇帝对他也不具备完全的信任,那留在朝中的意义,就是为哄朱厚照这熊孩子?

跟王守仁谈完事情,沈溪便准备打道回府。

这几天谢恒奴随时都有可能分娩,他没差事在身,便想抽出时间多陪陪谢恒奴,毕竟年初他就可能远赴江南。

兵部衙门大门口,沈溪恰好见到谢迁和熊绣并肩行来。

“沈溪,有事跟你说!”谢迁见到沈溪,侧头对熊绣交待两句,让熊绣先入内,而他则留下来跟沈溪交待事情。

沈溪问道:“阁老有事?”

谢迁瞥了沈溪一眼,道:“自然有事,朝廷那边议过你的去处,基本定下来了,往南京任侍郎!”

沈溪一愣,问道:“阁老说的可确定?”

谢迁冷声道:“原准备将你留在京城,但你执意外放,只能由着你了。你暂无六部行事的经验,此番到南京履职也是对你的一次历练,这次多半是去南京兵部,等过几年,老夫会想办法将你调回京城,既然你在用兵上颇有建树,以后就走兵部这一途,毕竟……咳咳,好好做事吧!”

沈溪料想,谢迁欲言又止,其实想说马文升和刘大夏的事情。

谢迁的意思,你沈溪既然擅长兵部事情,如今有前后两任兵部尚书为你作铺垫,就让你先去南京做兵部侍郎,过个几年调京城任京城兵部侍郎,再过些年,基本就可以做兵部尚书了。

但沈溪听了谢迁的话,却觉得有些不靠谱……刘健和李东阳会这么轻易放他到南京担任兵部侍郎?

********

ps:求保底月票!

2017年4月1日~4月7日期间,本书将在qq阅读客户端和起点读书客户端限时免费7天时间,一点小福利,也算回报一下这么多年来众多书迷对天子的支持,喜欢天子的朋友可以下载客户端看起来~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大唐之神级败家子蒹葭酒楼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我不是野人名门春事大唐再起执魏世子很凶职场沉浮录俺四叔是朱重八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入秦记无双世子爷日月悬空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长夜谍影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梦境归来做才子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大暴君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大唐最强驸马爷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北明不南渡南宋出圈记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三国:我只是个谋士,打不过吕布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的公公叫康熙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