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人一直光听不说,一言不发,但是每一个人的眼睛里都是流转着一些莫名的光彩。
众人把心中所想说出来以后,大概意思就是孙策军光围困就可以把荆州除襄阳以外其他地方全部占领。
而襄阳成为孤城之后能够坚守多久就不知道了,反正如果没有外援或是重大事故的话,陷落只是早晚的事情。
庞德公看到韩嵩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于是就出言结束了今天的话题,让众人各自回去安歇。
不过在众人离去之后,庞德公和司马徽又把诸葛亮,庞统和石韬叫到了房里。
五人落坐,庞德公直接问道:
“孔明,士元,广元,刚才你三人一言不发,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噗……叔父,您这话说的……我能有什么难言之隐?”
庞统直接差点被自己的叔父给呛到,难言之隐是这么用的吗?
“行了,既然这样,那就你先来,说说对于襄阳之战的看法,依你之见,哪家能赢?”
庞统正色回答道: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孙策军必胜,刚才也说了,光围困住襄阳,然后就可以派兵去其他郡县各个击破。
到时候用不了多少时间,整个荆州除了襄阳城之外,其他地方都会被孙策军占据。”
旁边的司马徽说道:
“如果长安朝廷下旨,荆州会不会有救?”
庞统撇了一下嘴:
“没用,长安的那位现在掌控在郭汜李傕手里,就算有旨意,也是郭汜李傕的意思。
孙策会不会遵守都是另说着。
是,他现在的身份是镇南将军,也是长安那边封的,但是就算孙策停手,那谁来接手荆州?
襄阳之围估计孙策是不会撤离的,那样的话襄阳依然是孤城一座。
到时候城外的消息进不去,难道城里的州牧大人能够飞出来不成?
等到孙策占领荆州,刘荆州还能继续担任荆州牧吗?
甚至朝廷派任何人来担任荆州牧,也都会成为傀儡。
实际的控制权还是在孙策的手里。
而且更重要的一个事情,是刚才他们把所有的重点都搞错了……”
“哦?不知他们搞错了什么?”
庞统可以直接说出来,然而是说道:
“让孔明说吧……”
其他三人的视线都从庞统的脸上转移到诸葛亮的脸上。
诸葛亮也是有些好笑的看了庞统一眼,然后说道:
“士元的意思是,大家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孙策的身上。
孙策此人确实有些武勇,但是现在孙家能够发展成这样强大,其实他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士元才会有此一说。
士元,我说的对吧?”
“嗯,看来你跟我想的差不多。
对了,广元,你呢,你刚才也没有发言,是不是也想到了?”
一旁的石韬石广元发现庞统把话题扯到了自己的身上,顿时也是有些无语。
不过他和庞统的关系很好,所以也就没有表示什么,只是起身对二位恩师说道:
“二位恩师,弟子想下山了……”
“嗯?”
石韬此言一出,其他四人都是一愣。
石韬的话中之意他们都懂,虽说是下山,但是意思却是出山。
“哦?广元这是有了出仕的打算吗?不知道是哪位诸侯?”
旁边的庞统也是突然出言问道:
“广元,你不会要投奔山下那位吧?”
“当然不是……他,而是他的弟弟,我准备去投奔乌程侯。”
庞统被石韬的大喘气给弄得哭笑不得,不过他听到石韬说不投奔孙策,反而要去投奔孙权也是有些诧异。
“为何?你不是立志要匡扶汉室,让百姓安居乐业吗?为什么放着当今陛下和那么多汉室宗亲不去投奔,反而要去投奔孙权?”
一旁的诸葛亮发问,旁边的几人也都是看了过来。
庞德公和司马徽他们在鹿门山上创办鹿门学院的目的之一,就是让门下弟子为国为民。
但是现在石韬在学业尚未完成之时,却要半途而废主动下山,而且还是投奔一个有名无权的乌程侯孙权,这实在是让他们大感意外。
不过熟知石韬为人的庞统却是不这么认为,他知道石韬肯定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才会有现在这个打算。
“广元,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说出来我给你想想办法……”
“不用了,士元,其实也没有出什么事情,就是昨日韬收到了好友的一封书信而已。
徐庶,徐元直,你们应该听我提起过吧,当初我在老家时的至交好友。
此人的才华远胜于我,昨天本打算上山寻我,被拦在山下,就写了一封书信让人转交于我。
所以我在见信之后,就动了下山的心思。”
庞德公抚着长髯点点头,他确实提起过徐庶这个人,本来还打算把他也引荐到自己的门下,只可惜石韬回去寻找他的时候,却被人告知徐庶把她的老母接到江南去了。
而且现在徐庶也是有了一些名头。
在乌程侯府担任孙府的大管家,孙权里里外外的所有事情他都有参与,深得孙权信任。
而且刚才自己侄子和孔明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他们二人已经知道孙家现在最需要重视的人不是孙策,而是孙权了。
所以庞德公不动声色的问道:
“广元,你现在学业还未完成,下山是否太急了一些?”
“回禀恩师,学生石韬有幸拜在两位恩师名下学艺,也曾立志为天下黎民苍生,所以无时无刻不再认真学习。
现在虽然后面的兵法韬略才刚刚涉及,但是学生自问关于政事方面的知识已经基本掌握。
所以学生准备去投奔孙权,好友徐庶保证学生至少可得一县之长。
学生想去民间实践一番所学。
而刚才孔明问我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学生现在想的是学有所用。
是,当今天子还在长安,而各州也是有几个皇亲国戚,但是孙策也是朝廷亲封的镇南将军,扬州的百姓也是大汉的子民。
而且让扬州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不也没有违背任何礼法吗?
还有,学生也从去往扬州之地的行商之人那里,得到了一些扬州民间百姓的现状,他们说那些百姓现在生活的很好,所以学生率先会去扬州各地亲自走访一下,然后才会投奔孙权。
以后学生只想在地方政事方面有所成就,兵法韬略就算了,学生知道自己没有那个天分,学了也很难有所成就,和孔明士元是比不了的。
所以还想请二位恩师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