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黄河乃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之一,可她就像一条无法驯服的苍龙,屡次决堤改道,给沿岸百姓带来灭顶之灾。

黄河的流速极快,流量极大,夹杂大量的泥沙,在短时间之内就会淤积原来的河道,堤坝封锁不住,变回决堤,而后脱离原来的河道,改道肆虐,形成新的河道。

自大焱开国以来,黄河决堤改道已经超过百次,由于生存环境仍旧恶劣,水利技术无法成功治理黄河,以至于河患成为了大焱朝最为严重的天地之灾。

大焱朝廷无法不重视对黄河的治理,士大夫们也积极建言献策,在仁宗、神宗和哲宗朝,对治理河患的问题更是展开了数十年的争辩,然而终究是收效甚微。

庆历八年,黄河在澶州决口,向北改道,行成了“北流”,最终在泥沽入海,嘉佑五年,又在魏县决口,向东分出一个支流,成为“东流”,亦称之为“二股河”。

此后,大焱朝廷内部就黄河北流还是东流的问题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争议。

就环境方面而言,北流顺应河流走势,但从军事战略方面来看却又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当时大焱在莫州和雄州等地筑了泥沼塘泊来防御辽人的铁骑,一旦黄河北流,便要流入辽国境内和淤塞大焱边境的塘泊,这就是所谓的“失中国之险而为契丹之利”。

于是大焱朝廷终究还是选择了东流的方案,在熙宁二年,为了实现全河东流,便发动人力堵塞了北流,使得河水尽归二股河而入海,可是持续了十一年之后,北流又被淤积堵塞,再度决口。

为了挽河东流,元佑八年又发动极大的人力财力,可也持续不了几年,到了元符二年又决堤了,黄河的主流仍旧走了北流故道。

历数大焱的朝代,从太祖朝开始,便是与黄河争抢人命的奋斗史,但人力有时穷,终究无法胜过天地,这一次黄河决堤,河水甚至已经冲刷到了大名府境内。

即便在后世,治理黄河仍旧是一项极为艰巨的民生大工程,苏牧对此自然是有所了解。

但在水利方面他终究只是一知半解,又不是专家,再者,以大焱如今的工业水平和国力,想要治理黄河实在是难于登天。

可这么多年来,无论效果如何,大焱朝廷总能找到治标不治本却又能够解一时之危困的法子,所以说治河的人才总该是有的。

苏牧虽然不懂治河,却懂得“治人”,在他看来,大焱在治理河患方面已经做到了那个时代的极致,受限于科技水平,能够达到这些的效果也算是不错。

而这一次虽说有北伐军抽空国力的原因,但也不至于数百万老百姓流离失所,这里头除了天灾,肯定还有**!

北伐军已经停顿下来,如果赵劼还信得过他苏牧,还敢用他苏牧,那么苏牧也乐于在这场灾难之中出一把力,尽可能提拔一些水利人才,让那些昏庸无能之辈滚下台去,使得治河赈灾变得更加的迅速而有力。

无论是为了自己心里好受一些,亦或是要补偿这些因为战争而错失了赈济的老百姓,苏牧都应该去做一些努力。

当然了,直到目前为止,这些都只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赵劼对他的态度如何,还有待揭晓,眼下考虑这些似乎还为时尚早。

但苏牧从来都是谋而后动,筹划一下这件事,心里头考虑一些能用的人选,也是随手而为,反正赶路的途中也没其他事情可以做。

这些班师回朝的将士们也很难受,即便见惯了战场上的生死,可看着这些平民饿死路边,仍旧让他们心里发堵,特别是隐约察觉到,赈灾的无力极有可能是因为国力需要供给给北伐军而造成的。

他们偷偷地将军粮丢在路边,很快就被哄抢干净,只是后来发现为了哄抢这些粮食,反而加速了这些灾民的死亡,没有这些粮,他们会慢慢饿死,但有了这些粮,他们会在争夺口粮的过程中被踩死,打死甚至咬死。

这分明就是好心办坏事,于是他们就再也不敢滥用善心了。

种师道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许多人曾经建议他用军粮来沿途赈济,漫说他们携带的军粮对沿途灾民只是杯水车薪,即便他真的有足够的军粮,也不敢乱动军粮来赈济灾民。

早在太宗朝只是,曹顾的先辈,当时还不是大焱第一军人的曹彬,便在平叛蜀川之时,私自动用粮饷来犒赏军士,结果可想而知,这是在用国家用军队的财物来为自己谋得名声人亡,往大了扯的话,你这是想拉拢人心要造反吗?

军粮从来都是极其重要又敏感的东西,并不仅仅只是满足口腹的粮食,其背后的政治意义已经超越军粮本身的价值。

许是大家都不忍心看到这些灾民受苦受难,班师的队伍偃旗息鼓,加速行军,很快就来到了大名府。

大名府自古以来都是黄河北面的重镇,作为大焱的陪都北京,大名府在鼎盛时期,人口数百万,繁华程度甚至超越汴京城。

此地乃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极其丰富,但也因此而经常受到河患之灾。

此时的大名府建于仁宗朝的庆历年间,雄伟壮观,又是历朝路、州、郡、县的治地所在,堪称河北地带的一颗明珠。

作为大焱的北京,大名府既有外城,也有宫城,可赞之为“城高地险,堑阔濠深,鼓楼雄壮,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

当然了,这些都是大名府过往的芳华,梁山好汉们起事之初,就经常在大名府里头搞事情,玉麒麟卢俊义就是大名府人氏,燕青也曾在大名府流连忘返过很长一段时间。

只是如今的大名府已经成为赈灾治河的前线,雄城早已被流民潮层层包围,虽然每日里都有施粥赈灾,但仍旧解决不了问题。

鉴于北伐军在前线的功绩,无论老百姓是因为他们为汉人立下千古奇功而对他们崇敬备至,亦或是因为他们掏空国力以至于百姓流离失所而鄙夷痛恨,在这支王师抵达大名府城门前之时,流民们终究还是让开了道路。

河北东路转运司以及大名府的地方官员早早就守候在了城外,迎接着这支得胜班师的铁血雄师。

无论民间议论如何,在大焱朝堂之上,北伐军的功绩是足以载入史册的,是足以让官家以及文武百官与有荣焉,让所有人都鸡犬升天的绝世功勋。

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出城迎接的人员之中,为首者就足够让童贯等人吃惊不小,因为亲自出来恭迎的,竟然是少宰王黼!

这位“六贼”之一的王相公前番已经说过,绝对算不上什么好东西,童贯的北伐提议之所以能够被官家通过,也多得益于王黼的建言。

他和童贯之间可谓“分分和和”,早先方腊起义之时,王黼就曾经将责任都推给童贯,说方腊起义就是因为童贯献策的茶盐法,结果官家大怒,就要办了童贯。

也多亏了蔡京,保住了童贯,让童贯平叛方腊,将功赎罪,童贯自然没有让蔡京和官家失望,平叛方腊干得还算漂亮,于是童贯也就保了下来,但王黼屁事不干,却在平叛方腊之后,因功晋为少傅,而后又升为少师,位列三公,可谓一时无两。

虽说如此,但童贯不是轻易能惹的人,被王黼坑了一把也就算了,功劳还让他抢去了一半,这口气又怎能咽下,很快就联合蔡京来排挤王黼,后者见之情不妙,就用支持童贯北伐来缓和二人之间的矛盾。

上次带兵平叛方腊的是他童贯,但王黼坐在家里就收获了功劳和赏赐,而这一次北伐又有王黼谏言在先,如今立下千古奇功,这王黼真不知又会得到天大的赏赐。

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又主动跑来大名府赈灾治河,完全摆出一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姿态来,也难怪官家会如此宠信于他了。

一个是权势滔天的宠臣,一个是新晋建立了奇功的北伐军统制,两人又积怨颇深,王黼却出城来迎,一时间也是让人有些心里发寒。

种师道虽然一直在西陲边军坐镇,并不太掺和政治斗争,但像他这样的大人物,身居高位,绝不可能独善其身,一番牵牵扯扯,即便不去选边战,也要做些和稀泥的勾当,当然了,种师道一向中立,文臣与武将泾渭分明,文官们也不敢与武将交涉过甚,避免引起官家的怒火。

一路过来见着饿殍遍地的种师道,心里早就郁郁,也没太多心情看这两个老东西笑里藏刀尔虞我诈,他本来就对童贯没好感,对王黼更是敬而远之。

只是简单一番寒暄之后,便带着人马进城安顿,苏牧对王黼也没有太大的好感,正打算跟着种师道入城,没想到王黼却主动跟他打了个招呼。

许是苏牧脸上的金印太过显眼,王黼又是八面玲珑之人,高层早已知晓苏牧的功绩,此番结交也实属正常。

苏牧不是不再是官场雏儿,即便心里厌恶,表面上还是要言笑晏晏的应付。

一番寒暄之后,苏牧才发现这王黼对自己的兴趣,似乎比对童贯的还要大,自己明明已经表明了姿态,可这王黼却颇有折节下交的态势。

惺惺作态之后,王黼也终于揭晓了答案:“兼之啊,老夫已经摆下接风宴,若不嫌弃,就与童枢密一道入席吧,令兄可是在府里守候多时了呢。”

听得令兄二字,苏牧也是心头一震,兄长苏瑜竟然也在大名府?!他不是在江宁市舶司主持海关的事宜么!

王黼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苏亮之乃是我朝廷的翘楚,不到两年时间已经将市舶司打理得井井有条,不瞒兼之,你这位兄长可是有大才的人,市舶司很快就要撑起我大焱财赋的一片天了。”

“今次黄河肆虐,老夫也就厚着脸皮,向官家把令兄这个大才给借调了过来,不过兼之你大可放心,老夫从来不会亏待自家人,令兄眼下已经是河北东路转运副使,赈灾治河等公事,可都要倚仗他献策献力呢!”

王黼说得哈哈大笑,苏牧的脸色却阴沉了下来!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我的公公叫康熙世子很凶俺四叔是朱重八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大暴君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策马大明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大唐最强驸马爷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北明不南渡南宋出圈记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回到上古当大王大楚皇权万古第一战皇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大唐小郎中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明末疯狂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逍遥小相公梦回大长安开封府胥吏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绝宠小医妃:王爷,来一针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