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陈宫献策
兖州。济北国。卢县。
“东武阳陈宫拜见济北王、济北相!”
陈宫一进议事大厅,快速扫视一眼室内众人,方不疾不徐地朝大厅主位上坐的刘政、鲍信躬身一礼。
“不知陈先生上门有何指教?”
陈宫的从容与气度,一进门鲍信就感受到了,很是庄重地起身回过一礼后,请陈宫在右下首坐下,方问来意。
“宫来时已对济北之事有所了解,想必鲍相正为出兵讨伐逆贼陶应为难吧?”
与鲍信不熟,陈宫决定开门见山。
“正是,信对出兵茌县与夺回肥城举棋不定。”
鲍信也没隐瞒,将济北当下面临之事对陈宫复述了一遍,尔后一脸希冀地注视着陈宫,希望能拨云见日。
“鲍相当三面出兵,不仅可收回肥城,还能率先攻破泰山郡!”
陈宫显然来时已替鲍信想好了出兵策略,不假思索地和盘托出。
“茌县无险可守,正好为鲍相讨伐逆贼陶应建立首功,当遣主力人马攻占。”
“茌县距平原祝阿、济南历城皆不足四十里,为防二地出兵来救,可距茌县二十里外必经之路设下一路伏兵。”
“卢县兵马尽出,为防肥城叛贼北上掣肘,当派一支人马扮做先锋,大张旗鼓缓慢南下,做出鲍相欲夺回肥城姿态,令其据城不敢妄动。”
陈宫一边说一边不动神色地观察着鲍信、于禁等人的神情变化,渐渐对实现自己此行的目的心中有了数。
“陈先生之策甚妙!”
力主进攻的鲍忠不待鲍信做出决断,陈宫话音一落,立即出声附和。
“如此一来,不仅肥城失而复得,还可乘势挥师南下,攻破奉高,大哥破贼之功,必居各路讨逆联军之首!”
与神采飞扬的鲍忠不同,鲍韬心中虽然也已赞同了陈宫的出兵策略,但他还有一丝的顾虑。
“若占据聊城的叛贼吕翔部趁机出兵茌平怎么办?”
玄甲军的战力,鲍韬不仅在洛阳城下亲眼目睹,来到济北也四处耳闻,他可不觉得不筑城墙的茌县那么容易攻占。
相反,茌平并没有多少驻兵,更容易被攻破。
“鲍将军顾虑极是!”
鲍韬提到茌平,让陈宫心中暗舒一口气,对其投去一缕若有若无的笑意,立即出声反对鲍忠进一步南下奉高的想法。
“鲍相攻占茌县后,当快速回师茌平,趁机击破聊城叛贼,收复聊城、博平二县,而不是南下奉高!”
陈宫的建议,不仅让鲍忠、鲍韬一愣,就连半天未发一言的鲍信、于禁也莫名惊诧。
“陈先生,聊城、博平属东郡,收复二县乃东郡太守桥元伟之事,鲍某岂能越境出兵,越殂代疱?”
鲍信有些怀疑出身东郡的陈宫就是桥瑁派来的,心中暗暗对陈宫生出一丝戒备。
“乘势南下奉高,才是鲍某当务之急!”
看出鲍信的态度有了些微变化,陈宫一点也不急,深邃的眸子扫视众人一眼,神情泰然自若。
“鲍相错了,且不论济北人马不过万,泰山北部太山高耸,道路崎岖,人烟稀少,从茌县南下困难重重,要攻破防守森严的奉高几乎不可能!”
“即便是人马数倍于鲍相的蛇丘三路联军,眼下攻破巨平尚难,更莫说攻破被亭禅山、尤来山、龟山屏障的奉高!”
陈宫先打消鲍信南下奉高的念头,旋即又抛出西进东郡的诱饵。
“鲍相若击破同为泰山叛逆的吕翔部,不仅讨逆功绩不失,还能得到东郡乃至兖州大姓的赞誉和支持;加之鲍相曾为大将军掾属,未来牧守兖州指日可待!”
桥瑁扔下东郡跑到蛇丘凑热闹的做法让东郡大姓、豪强极为不满,更不指望桥瑁能夺回聊城、博县。
为保证东武阳、东郡大姓豪强们的利益不失,在陶应兵临东武阳之前,陈宫必须引诱鲍信替东郡清除隐患。
“陈先生之智,不下先祖身侧的献侯陈平!”
怦然心动的鲍信尚未表态,半天插不上话的刘政已心花怒放,率先附和了陈宫。
“鲍相,本王觉得陈先生之策甚善!”
只要鲍信依陈宫之策,济北便太平无事,刘政就可安心在王府与众多王妃努力“制造”接班人了
“大哥,陈先生之策可行!”
“大哥,出兵吧!”
鲍信有机会成为兖州牧,无论是鲍忠,还是打消最后一丝顾虑的鲍韬自然力挺陈宫。
“出兵东郡,真的好吗?”
不动声色默默注视着陈宫的于禁,眉头微蹙,心里泛起阵阵涟漪,隐隐为鲍信有些担忧。
“就依陈先生之策!”
本已心动,此时又被刘政、鲍韬、鲍忠鼓动,鲍信便不再迟疑。
“忠弟,由你亲率二千步兵、三百骑兵,攻占茌县,我随军而行。”
“韬弟,你率一千步兵,向肥城佯动,并四处散播欲夺回肥城的消息。”
给两个亲兄弟分派完任务,意气风发的鲍信又对若有所思的于禁下达设伏阻援命令。
“文则,由你亲率二千步兵、二百骑兵,距茌县二十里设伏,务必击败可能来自祝阿、历城援兵。”
鲍信命令一下达,鲍忠、鲍韬、于禁纷纷起身领命。
“末将遵令!”
三人朝鲍信抱拳一礼,鱼贯而出。
望着出门去整兵的于禁等三人背影,陈宫眼角一丝得意之色一闪而逝,趁机向鲍信抱拳请命。
“陈宫愿随鲍相同行!”
————
兖州。泰山郡。巨平。
兖州兵团大帐,军师戏志才、主帅颜良及几名副将在座。
“军师,真不用派兵前往茌县?”
颜良放下手中的玄甲军羽书,蹙眉望向闭目沉思的戏志才,点明茌县的现状。
“茌县没有城墙,无险可守,于兹防守起来会很困难!”
戏志才睁眼瞥了一眼颜良,又拿过羽书看了起来。
“茌县对于兹来说防守困难,换做鲍信也一样!”
在戏志才看来,陶应重用于兹,于兹就不是个庸人,自然能看到茌县这把双刃剑。
“我倒是担心主公那里兵力不足!”
陶应身边只有四千左右的步兵和郝帅的一千骑兵,却要面对曹操等组成的三万联军,戏志才担心多少有些妇人之仁的陶应会顾此失彼。
“嘁!”
见戏志才为陶应担心,颜良嘴角一咧,发出一声嗤笑。
“军师与其担心主公,还不如担心南城!”
戏志才一怔,赫然抬头,就见颜良黝黑的眸子里一抹崇敬之色一闪而逝。
“看来是我多虑了!”
望着嘴角挂笑的颜良,戏志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还是不够了解主公啊!”
颜良是陶应身边的老人,且对陶应死心塌地,连他都不担心,就说明陶应自保的手段够用。
“呼!”
一放下心中的包袱,戏志才整个人精神为之一变,深邃的眸子闪烁着一缕缕幽冷的光芒,浑身充满了浓浓的战意,竟不比武人差。
“文恒,相比于徐州兵团、冀州兵团,我们落后太多了,不能再被动防御!”
虽然上车比陈登、步骘晚,但戏志才不想步步都落在人后。
“军师要如何做?俺颜良听军师的!”
戏志才终于急了,颜良顿时精神大振,开始摩拳擦掌。
其实颜良早就不想等了,若非陶应再三叮嘱要听戏志才的,颜良早就四处出动,攻城拔地了。
“由文恒率领五千步兵、三千骑兵,今日便绕过蛇丘,直奔东平国,伺机夺取章县、东平陆,迫使东平相李瓒回援。”
“由我率兵绕过蛇丘,攻取刚县,断绝桥瑁的退路,让刘彬陷入死地。”
戏志才的计划才一出口,迫不及待的颜良已起身朝帐外行去,只要是打仗杀人的事,颜良毫不犹豫、拖沓。
“军师放心,俺颜良明日就拿下章县、东平陆县!”
若非巨平离章县有八十里,人马一日赶不到,不然颜良想今天就将其拿下。
“文恒,不要只顾杀人,别忘了多收集粮草,泰山郡已无粮可供!”
————
泰山郡。南武阳。
西城外,脸色更加黝黑的曹操,微眯的小眼睛从突然出现的袁术身上来回打了几个转,又瞅了瞅他身后侍立的长史杨弘、大将俞涉,心中一阵了然。
“刚刚之所以中了陶应小儿的‘空城计’,多半就是这个废物指使杨弘误导我!”
曹操暗暗咒骂给自己使小绊子的袁术手段卑鄙,一心要看曹操笑话的袁术同样也没闲着。
“曹孟德,就凭陶应小儿,也能设下‘空城计’?”
“你以为他是张良,还是陈平?”
不仅袁术怀疑曹操高看了陶应,徐璆、吴资、袁遗也不信陶应能骗过他们的眼睛,就连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也怀疑曹操过于疑神疑鬼。
“诸位难道没发现,我军突然出现在南武阳五里时,有人正在劝周边百姓逃离村庄;待我军在西门扎下阵脚时,南北二门却未开;我军仓促退兵时,城内并未有伏兵杀出。”
“如此种种,岂不怪哉?”
看到众人都怀疑他对陶应的判断再次出错,曹操不疾不徐地搬出他想到的漏洞。
“这!”
“嘶!”
曹操点出种种疑点,不但袁术等人为之一怔,就连杨弘也眸子猛然一缩。
“惭愧,如此多破绽、马脚,我竟未察觉!”
夏侯惇感觉错失了第一时间斩杀陶应的机会,一双喷火的眸子恶狠狠瞪了罪魁祸首杨弘一眼,若非眼下是同盟关系,夏侯惇都想先杀了杨弘出气。
“大哥,是不是‘空城计’,我们再去一趟城下便是!”
这回,不仅一心要杀陶迎嫂的夏侯惇迫切想知道真相,连袁术也想亲眼一探究竟。
“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