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雷鸣之夜
“唧唧……”
“咿咿……”
漆黑的深夜,干草丛中秋虫此起彼伏唱鸣,让黑夜充满生机。
“唉!”
眼皮沉重的蔡琰虽然困顿到了极点,却是辗转反侧,始终无法入睡。
“嗯……”
身上传来阵阵酸痛,让蔡琰忍不住发出呻吟,盘旋在耳畔的魔音似乎又在摧残她的神经。
傍晚海上的那一幕幕,像开闸的洪水一般,冲垮了她心里最后的防线,她的世界好像在一瞬间倾塌、崩溃。
“他,或者她,是不是故意的?”
蔡琰静了下来,望着漆黑的屋顶出神。
傍晚,陶应阻止了典韦,赶走了曹昂,亲自驾船带着蔡琰与丁氏到海上打鱼,观赏夕阳。
开始时一切都好,待小船划到一块岩石边,陶应与丁氏扔下了蔡琰,独自站到岩石上观景,开始就变得不美好了。
“三生石,多么富有寓意的名字,预示着三生三世吗?”
蔡琰不明白,在陶应的脑袋里,怎么会有这么多让人着迷的故事与传说。
“天空与大海的爱情,很凄美呢!”
当陶应给丁氏说出故事的那一刻,坐在船上静静聆听的蔡琰羡慕了,很希望陶应怀中抱着的那个人是自己。
“嘤咛……”
可接下来的一幕,让蔡琰直想跳到大海中去,远离陶应、丁氏那对“狗男女”。
“是他忘记了我的存在,还是他故意为之?”
蔡琰弄不清陶应当时是如何想的,她也知道陶应喜欢大被同眠,没少见卞氏、尹氏与他共处一室。
“她一定是故意的!”
弄不清楚陶应的心理,但蔡琰敢肯定当时丁氏是故意的。
蔡琰几次下定决心要跳到海中去,可丁氏高亢且抑扬顿挫的歌声,让她也随之心情起起伏伏,浑身瘫软无力,只剩下仰头望天,大口呼吸,缓解身体的窒息感。
蔡琰从没有感觉时间会过得那么慢,她有种错觉,煎熬的时间,足够她弹《十面埋伏》数十遍。
“哼,丁羲和,你等着,我也会让你体会蚂蚁噬心的那种感觉!”
一想到自己已是陶应内定的夫人,也有机会报复丁氏,蔡琰感觉天地顿时变得明朗起来,心绪也顿时明白起来,失眠的痛苦渐去渐远。
情绪稳定了下来,困顿渐渐逼近,瞌睡蒙住了蔡琰泛着春情的双眼。
……
“轰隆隆……”
一道闪电划过,将夜空照亮如白昼,紧接着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霹雷声,将沉睡中的人们惊醒。
“噼啪……”
进入梦乡不久的蔡琰,被雷声惊醒,尚未回过神,又一道闪电照亮了房间,闷雷再次接踵而至。
“啊……”
蔡琰大叫一声,用被子紧紧裹住自己,缩在墙角犹如鹌鹑般瑟瑟发抖。
闪电又至,蔡琰再也待不住了,一把掀掉裹在身上的被子跳下床,鞋也不穿,开门冲向隔壁陶应的房间。
“呜……”
又一声雷鸣如期而至,蔡琰带着哭腔,不管不顾地推门冲进陶应的房间,麻利地掀起被子钻了进去,偎入陶应怀中瑟瑟发抖。
“呃……”
睡眼惺忪的陶应,尚未从骤然响起的雷鸣中回过神,又被蔡琰的到来搞愣神。
“打雷而已,莫怕,有我!”
一股冷风顺着敞开的房门吹来,让陶应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人瞬间清醒了过来,忙将蔡琰娇小玲珑的娇躯抱紧安慰。
“嘶!”
陶应再次吸了一口冷气,侧首朝里瞄了一眼,就见不知几时,丁氏也醒了,正似笑非笑地盯着他,一只手在他毫无遮拦的腰眼旋转着。
“曹阿瞒,我要退货!”
陶应讪讪一笑,强忍着腰间的酸爽,伸出另一条胳膊将丁氏也揽入怀中,在她美唇上啄了一口。
退货是不可能的,但陶应也清楚,丁氏也不是个逆来顺受的女人,她不高兴会休夫。
“左搂右抱,是不是在想坏事?”
见陶应半天不出声,丁氏瞄了一眼将自己埋在陶应怀中不敢抬头的蔡琰,不乏醋意地问了一句。
丁氏不是容不下陶应的其他女人,而是不太喜欢或者适应大被同眠,卞氏、尹氏由着陶应的性子,丁氏从来都说不。
“我是在想,冬天打雷雷打雪,这是出现暴雪的先兆啊!”
陶应这会儿确实没有想坏事,而是在想辽东之行可能要夭折。
“岂不是船厂要停工?”
面颊红扑扑的蔡琰终于伸出了小脑袋,一脸担忧地望着陶应。
“那不是会耽搁宝船月底试航?”
顺着蔡琰的话,丁氏也为陶应焦急起来。
蔡琰不知道,但丁氏很清楚,陶应等着大船下水后去辽东伐木。
丁氏从没有见过像宝船这么大的战舰,一到船厂,她跟曹昂等人一样,被船坞里的庞然大物震撼地无以复加,若非几次掐陶应都有反应,她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活在梦里,而建造一条一千料的宝船,需要的各种木材是海量的。
“杉木三百零二根,栗木二根,杂木一百四十九根,株木二十根,橹坯三十八枝,榆木舵杆二根……”
没有足够的木料,陶应就建造不了战船;没有战船,陶应要争夺天下就会受到影响;夺不了天下,遍地皆敌的陶应就无法保护自己的女人,这是丁氏不愿见到的。
“羲和、文姬莫要担心,宝船已接近完工,相信月底一定能按时试航。”
丁氏想什么陶应很清楚,用力抱了抱二女,以示安慰。
“夫君……”
感觉到与陶应之间的默契与心心相印,丁氏有些情动,伸出光滑细腻的玉臂,无视了呼吸可闻的蔡琰,搂住了陶应的脖子,痴痴地凝视着他。
丁氏比陶应大近十岁,两人从相遇到在一起差不多一年时间,可丁氏有种感觉,比跟曹操在一起生活的十年时间还长;至少与曹操在一起生活的十年里,丁氏从未像跟着陶应这般自由自在、开心快活。
“夫人……嘿嘿……”
从丁氏骤然变得急促的呼吸中陶应就知道了她的心思,瞥了一眼如受惊小鹿般的蔡琰,顿时心花怒放。
“好兆头啊,以后有的幸福可享了!”
陶应在丁氏的花瓣唇上急亲一口,掀被子跳下床,快速将蔡琰打开的房门关上。
“又来……”
预感到大难临头,瑟瑟发抖的蔡琰将她的小脑袋缩进了被窝埋了起来。
“我想回自己的房间啊……”
……
“轰隆隆……”
不知过了多久,又是一阵阵犹如山崩地裂般的响声,将熟睡的陶应、丁氏、蔡琰惊醒。
“又打雷了?”
浑身酸软的丁氏近似呓语般问了一句。
“是海浪的声音。”
陶应细细分辨了一会儿,就听到了滔滔的海浪撞击礁石发出的隆隆咆哮声。
“你们再睡会儿,我去看看。”
陶应心中有种预感,甲下邑船厂要彻底放假了。
……
“主公,半夜打雷,此时海浪翻涌,这是暴雪的征兆啊!”
站在城头,望着不远处的渤海,卫旌眉头紧蹙。
仅仅过了一夜,原本平静温驯的大海,像一头暴怒的狮子,波涛汹涌。
海浪奔腾着,欢笑着,一浪推着一浪,好像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涌向沙滩,溅起一条条白色的浪花,十分壮观。
“子旗,这不是我最担心的!”
陶应抬头望了望骤然变得明亮的天空,又望着浪涛翻滚的渤海湾,紧蹙的眸子里透射丝丝焦虑。
“今年的冬天明显来的早了些,而且比往年更冷,我担心撑不到月底,渤海湾会上冻。”
世界进入小冰河期,渤海湾一旦结冰,完全可以承受人在上面行走,在建的战舰会封死在海水里,寸步难移。
“那辽东之行……”
徐盛、凌操对视一眼,眸子里皆流露失望之意。
“造船不能停,辽东暂时不能去,我们就去另一个地方!”
陶应当机立断,打消了去辽东伐木的计划。
“我们南下,过夷洲,前往吕宋岛!”
董卓已经进京,曹操也到了陈留,袁绍跑到了冀州,孙坚马上就会谋荆州,袁术、刘备也不会寂寞,留给陶应安心发展的时间已不多,陶应必须抢时间,继续夯实战争储备。
“夷洲?”
“吕宋岛?”
卫旌、徐盛、凌操、邓展、马钧互视一眼,眸子里皆露出惑色。
夷洲他们听说过是在海上,但具体方位在哪里不得而知,吕宋岛就更没有听说过了。
“主公定然知晓其方位!”
此时卫旌等人,望着目光坚定,成竹在胸的陶应,再次目光互视,神情俱震。
“主公真乃神人也!”
“生而知之者,概莫如主公!”
……
几人的神态陶应尽收眼底,他们想什么陶应也心知肚明,但此时懒得解释,直接给几人下达命令。
“子旗,在渤海结冰之前,一定要完成宝船、蜈蚣船、火龙战船的建造。”
“德衡,从工匠中挑选出一批工艺精湛的匠人,随船南下,我们在吕宋岛再建一处造船厂。”
“文向,水师招满后,从中选出五百人优先装备上船,将船驶至东海朐县。”
“子诚,立即传令徐州兵团,命步骘、吕岱接收淮水以南下邳、广陵各县;令孙康分兵五千,装备新式兵甲,在盐渎待命。”
……
陶应命令一下,也不再逗留乐安郡,匆匆回到住处收拾一番,立即启程离开甲下邑,他想在暴雪来临之前回到泰山郡。
“夫君!”
出城没多久,丁氏掀开马车车帘,朝陶应招招手。
“夫人有话要说?”
陶应驱马靠近马车,疑惑地盯着神采奕奕又显得小心翼翼的丁氏。
“夫君,此番回家,能不能从东平陵南下,御想到那里看看!”
一瞬不眨地注视着陶应的眼睛,丁氏轻声怯怯,又含情脉脉。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