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军营里有个摄政王?大明什么时候出来个摄政王?”李自成不信的询问周边的文武。
所有的人,都一头雾水的摇头。
自打大明建国,就没有摄政王之说。就连丞相这个职务,老朱都嫌他的权利太大,直接用内阁给取代了。
这什么时候弄出个摄政王来。
跪在地上的王老好赶紧连连磕头:“小人不敢扯谎,不但带着小人进去的军爷这么说,就连在大堂上太子爷,还有那个病了的英国公张之及,都这么称呼他。”
李自成一皱眉:“他在太子的面前地位如何?”
王老好赶紧再答:“本来我想向太子报事的,但太子却说,一切但凭摄政王做主。”
然后加了一句:“我和摄政王对答时候,太子就根本没有插言,英国公张之及也没有说话。”
看来,谈判的关键是这个摄政王而不是那娃娃太子了。
“对于这个什么摄政王,大家谁了解?”
谁了解,都不了解。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对这个突然间冒出来的家伙,就知道他姓王,连叫什么都不知道,怎么知彼?
“不过这就更好办了。”
牛金星信心满满的抚须道。
李自成也点点头:“既然是这个狗屁的摄政王做主,那么,我们就有要来太子,二王的可能了。”
宋献策也附和:“只要给予做主的摄政王高官厚禄,多给金银珠宝,让他交出太子和二王,就有可能了。”
“那谁去谈判呢?”
大家就都看向了李岩。
李岩现在是权将军,兼职礼部尚书,这对外处理事情,归他管。
李岩沉思一下:“我先派个属下去。”
然后看向李自成:“他要求的粮食给不给?”
李自成道:“为表示我们的诚意,当然给,不过,不能给粮食,只给他金银。”
这才是明智之举。
如果谈判不成,将士虽无战心,但困也得把他们饿死。
“皇上,您有什么条件?”
李自成理所当然的道:“条件就是两个,一个,交出太子二王,我依旧可以封他王。二一个,交出军队,接受我的改编。但我会在新朝,给他留个尚书的位置。”
这个交换条件很优厚,按照人心局势,那个摄政王应该能答应。
他没有必要再保一个过气的太子吧。
“那张之及怎么处理?如果他死抓军权,没有好处不放手怎么办?”
“张之及,依旧承袭国公之爵位,如果不愿意带兵,我给他一个三公职位,如果依旧想带兵。可以,我将另拨一队人马交给他指挥。”
李岩点点头,这样的条件,估计张之及能答应。
毕竟,现在大明完了,现在直隶地区,就他一支孤军,再反抗挣扎,已经是徒劳了。
“那臣告退,去办理这事。”
李自成点点头,等李岩走了之后,李自成对牛金星问:“和吴三桂谈判进展如何?”
招降吴三桂的这事,是李岩提议,牛金星办理。
但刘宗敏霸占了人家小妾,杀了人家老子,男人两大恨,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自己这边,都占全了。
这事怎么谈?
但刘宗敏,牛金星不敢抱怨,就只能抱怨这个建议提出者。
“吴三桂历来不服管束,原先崇祯的时候,就是如此。李岩提出招降吴三桂,简直痴人说梦。”
李自成一皱眉,但没说什么。
在他的心中,流寇的想法依旧存在,霸占了他的小妾又能怎么样?再赏赐他几个就是了,杀了他的老爹怎么样?给他高官俸禄,给他足够的金银,不就完了吗?
在这样优厚的条件下,吴三桂还是有可能投降的。
正这时候,一个官员急匆匆的进来,面见李自成跪倒慌慌张张的启奏:“皇上,大事不好啦,吴三桂派来谈判的人跑啦。”
就这一句,李自成不由得豁然站起:“什么?他人跑啦?”
“是跑啦。”
李自成确认了这个消息之后,愣了半天,最终颓然坐倒:“李岩,误我。”
田建秀立刻提议:“既然吴三桂用谈判的借口,拖延了我们这么长的时间,让我们丧失了轻骑出击,夺取关门的最好时机,但现在紧急出兵还不晚。”
李自成点点头:“但,京营这根刺不拔除,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代大军出城的。”
田建秀谏言:“吴三桂之事,关乎江山社稷。京营与之相比,不过是癣疥之疾。看看李岩和对方谈的怎么样了。但皇上,您还得做足谈崩让步的准备啊。”
李自成气馁的一拳砸在大腿上:“李岩,李岩误我啊。”
田建秀苦笑。
李岩招降吴三桂,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项。
如此,不但彻底的平定直隶核心,同时也可以让吴三桂继续抵挡满清,做为大顺屏障。
但都是你的心腹刘宗敏搞事情,才把事情弄到这步田地。
李岩,冤枉啊。
李岩派出一个属下去京营谈判,王学军一听说是李岩主持这个事情,当时就撂下了脸。
连问都没问条件,直接跳脚:“我要一千石粮草,结果你给我弄一堆金银废物;我要和你谈判,真正的礼部尚书不来,派一个小吏,这是不对等,这是对本王的蔑视。”
表情是越说越气,干脆一甩袖子:“咱们一掀两瞪眼,不谈了。”
言罢,就将这个小官吏一顿乱棍打出,但却没收了那笔废物的金银。
听到了这个满头是包的下官的汇报,李自成玩味的笑着道:“不谈啦?不谈了你还留下我们的金银?这说明,只是身份官阶不对等,其实他要面子,还是可以谈滴。”
然后看向李岩:“吴三桂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我们必须趁着他还没准备,或者没有和满清勾结上,尽快出兵灭了他。所以,元良(没有查到李岩的字,杜撰一个)你必须亲自去,一定尽快解决这个我们背后的荆刺,好为朕带着主力大军亲征扫平后顾之忧。”
原则上,没有李岩,就没有大顺的建立,就没有轻松打下北京。
让这么一个重要的核心人物去敌营谈判冒险,这是李自成对李岩生命的漠视。
从这一点上看,一是,李自成真的被逼急了,或者李自成已经不待见李岩了。
但李岩没有这么想,立刻站起来告辞,直奔京营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