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某只土鳖穿越过来之前,大伙吃饭的样子其实都比较难看。

特别肉食者,吃的都是带毛的生猪肉,反正就是腥荤不忌。

眼里只有那一亩三分地,手底下的奴仆越多——不管是两条腿的还是四条腿的——就意味着财富越多。

所以都喜欢隐瞒人口,官府来查询,一个两个连嘴边的血迹都不擦就摇头:“没有,我家没有人,人少得很,你莫得怀疑我!”

然后土鳖横空出山,对着大伙说:“你们的吃相太难看了,这点东西怎么够吃?”

于是他教大伙穿上好看又保暖的毛衣,脚下铺上精美的毛毯,然后让家里的厨子把猪肉上的毛褪干净,架锅,放油,放糖。

最后端上来一盘香喷喷的红烧肉。

大伙学他的模样,于是吃上比以前更美味的东西。

但总是有些人跟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吃上了好东西,还老是想着把以前带血带毛的生猪肉拿到桌上。

于是分裂就此产生了。

冯土鳖一拍桌子,骂道:“你特么的再这样老子就掀桌子了!”

于是不愿意改掉吃生肉习惯的李家大房,就这么被大伙抽掉了椅子,让他滚去角落蹲着吃。

冯土鳖这才满意地点头,说道:“要优雅!”

李慕现在就很优雅。

纤纤素手提着南乡特产出来的青瓷茶壶,倒入烧好的沸水,轻轻泛洗。

(注:不是后世那种着名青瓷,是古已有之的原始青瓷)。

洗壶后,再次倒入沸水,抹去茶沫。

封壶后,又用沸水浇遍茶壶。

分杯,分壶……

动作优雅,神情淡雅,雾气缭绕,茶香盈鼻,让她如同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本是宁心敛神的品茶,坐在她对面的李家太公却是叹了一口气:“慕娘,此次会不会太过了?”

李慕没有回答,把茶杯端放到太公前面,自己又端起茶杯轻茗了一口。

然后这才淡然道:“太公,非我不仁,而是他们自有取死之道,难道怪我头上吗?”

李太公脸上现出些许的悲悯之色,“终是我们李家的宗房……”

李慕瞟了一眼太公,“太公欲立宗于平襄,觉得蜀中宗房强一些好,还是弱一些好?”

李太公咳了一声,脸上有些尴尬,“我只是担心你又要再背恶名罢了。”

李慕放下茶杯,冷笑一声,“我岂又不知此事之后,但凡与李家宗房亲近的,不知有多少人要戳我的脊梁骨?”

说到这里,李慕那绝美的脸上终于薄怒之色:“当初男君在街亭取得大捷,那十二郎随太公你前来,我难道未曾警告于他?”

“那时我就说过,这粮价之事,不要做得太过,哪知十二郎表面答应,可是待得知陇右大旱后,他又做了什么?”

交易所本就是为了大伙互市方便而设,能在上面挂牌的人家,少说也是一县里的首富人家。

不是说不让人赚钱,平日里只要粮价不上二百钱,自己都不会去管。

甚至在战时,还可以让粮食达三百钱一石。

即便是一百钱进,二百钱抛,那也能赚一倍。

更别说这几年蜀中的粮价一般都在一百钱以下,最多也就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才会略略过一百钱。

平日粮价超过了二百钱就可能有百姓开始饿肚子,超过了五百钱就可能有百姓被饿死。

这两条线是南乡统计局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统计,这才摸索出来的,被男君划了红线。

所以胆敢碰这两条线者,死不死不知道,但生不如死那是肯定的。

李家大房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所以这才被男君重点点名斩断了手。

“我被男君委以重任,看管南乡诸事,平日无不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否则一旦有失,身灭名毁亦不出奇。”

“那次提醒十二郎本就已经算是违背规矩,哪知大房那边,居然还越发地大胆起来,以为仗着李姓,就可以肆行无所忌惮。”

李慕愈说,声色越怒。

掌管南乡诸事以来,随着手里的权势越大,已经很少有人能让李慕显露出怒色。

但很显然,李家大房这一回,当真是让她有些控制不住怒气。

“大房要寻死,那我自会成全他们,免得后头再做出什么事,牵累到我身上。”

“同时还可以顺便震慑那些想要两头占便宜的人,让他们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此次不少人家参与了绞杀大房,并不是没有缘由的。

至少在早日平稳陇右局面上,那些人家的立场都是一致的。

陇右早日平稳下来,毛纺工坊才能早日开出来。

但大房又想要毛料,又想操旧业积累家财。

这不啻是只顾吸血不想干活,还想伸手摘果实。

换作以前的那些黔首苍头,可能没什么事,但能参与到工坊里面来的人家哪一个是好惹的?

没错,李家是蜀中数一数二的大族,但如今能和以前相比吗?

“如今不比以往啊!”

李太公感叹了一声。

就在蜀中李家的宗房轰然倒下时,远在东边的吴国武昌,发生了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

建兴七年四月丙申,吴王孙权受百官所奏,命人在江边的高山立高坛,自己登坛受皇帝玺绶,即皇帝位。

同时在高坛上燃起大火祭祀天地、山川。

因祥瑞黄龙现,故改元黄龙,同时宣布大赦全国。

东吴群臣毕至,高呼朝贺。

四十七岁的孙权冠旒冕,着天子服,接受文武将臣之拜。

他坐在朝堂上,看着底下的众臣,心底终于升起一股志得意满的感觉。

十八岁初掌江东,二十六岁在赤壁大败曹操,三十七岁袭荆州,四十岁晋吴王,同时大败刘备。

到今日,终成帝业。

想到这里,孙权终于忍不住地高声大笑。

听到孙权的笑声,底下的众臣更是附和祝贺。

待群臣皆贺毕,孙权这才开口道,“朕能在今日登基,除父兄所遗基业,尚有一人居功甚巨。”

终于能公开自称朕,孙权只觉得有些飘飘然。

众臣还以为陛下是开始论功行赏,皆是竖耳倾听。

哪知只听得孙权却是说起了谁也想不到的一个人。

“周瑜周公瑾,助兄克江东之地,然兄遭恶贼所刺,彼时朕年纪尚浅,未能服众。”

“且朕当时仅居将军之位,礼节尚简,唯有公瑾以君臣之礼待朕,又多举众贤,这才有江东英才之盛。”

“当年曹操领百万之众,携平荆州之威,欲与朕会猎于江南之地,又是公瑾率江东将士败曹操于赤壁,保江东于危险之间。”

“故朕能有今日,功大莫过于公瑾。然公瑾英年早逝,不能见今日江东之盛,实是朕心中之憾。”

众臣中声望最高者张昭,当年与周瑜同受孙策之命,辅佐孙权。

此时听到孙权这般说,心有感触,便举笏站了出来,正欲褒赞孙权之德。

哪知孙权一看到张昭,亦是同时想起了当年之事,在志得之满之下,不禁笑道:“张公当年与公瑾共辅与朕。”

张昭一听,心里不禁感动,还以为孙权是在提周瑜之功后,想要称赞于他。

哪知孙权下一句却是说道:“但朕犹记得,建安七年时,曹操于官渡大败袁绍,曾下书责令朕送质子。”

“当时张公身为重臣之首,却是久不能决,唯有公瑾一人,力争此事不可从。不然朕最终不过领一侯印,仆十数人,车数辆,马数匹,安得南面称孤?”

张昭听了,脸上露出有些难看的神色。

底下的众臣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然后又很快安静下来。

哪知孙权却是越说越上瘾,“当年曹操领军至赤壁,又是张公力主劝朕降曹操。若是彼时听张公之言,只怕此时已经在洛阳那里向曹贼乞食矣!”

有意劝孙权遣送,后面又亲自劝说孙权降曹操,乃是张昭所做出的最大错误决策。

也幸好当时有周瑜。

此时听到孙权居然在称帝之日当众提出来,张昭即便已经是皓首苍苍,却仍是老脸胀红,牙齿咬得格格响。

他抬头看去,只见坐在上头的那一位人主,早就不是那位向自己虚心请教的郎君,而是一位已经头戴天子旒冕的皇帝。

可能是他年老眼花,也可能是皇帝坐得太高太远,所以他有些看不清上面这位人主的表情。

感受到身后如火灼一般的目光,张昭知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

他的身子在颤抖着,终于挺不住压力,缓缓地伏到地上,久久不语。

孙权看到昔日这位性情刚直的老师终于服软,浑身上下更是如饮了醇酒一般,飘忽不知所向。

“老臣有愧,意虑浅短,有负盛托,如今陛下大业已成,老臣岂敢再窃居高位,栈恋不去?加之年老力衰,不胜理事,求乞骸骨。”

说到这里,张昭心中之悲凉,溢于声色,不禁有些悲从声来。

孙权却是起身,下了陛阶,亲自扶起张昭,“张公,你岂不知我性情耶?方才只不过是嘲啁罢了,开个玩笑而已。”

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众臣看到孙权这般,这才暗松了一口气,跟着大笑。

更有大胆者,高声道:“昔日陛下年少时,大司马曾管江东钱粮,陛下私下但有所求,大司马从无有应。”

“然陛下掌管国事,却以大司马忠诚,信任重用,直至贵重之位。陛下身为天子,胸怀四海,又岂会记前仇之事?”

此话一出,众臣又是连声称道。

孙权扶着张昭,更显得亲近。

张昭却是觉得自己后背有些湿漉漉的。

他被扶起后,再大着胆子看向孙权,发现皇帝脸上带着笑容,仍是那个熟悉的吴王,这才放下心来。

只是方才之言,却又凿凿在耳,不敢轻忘。

他对着孙权行礼道:“陛下,老臣方才之言,藏于心中久矣!非是一时有感而发。去年冬日里,老臣就因病卧榻不起。”

“这些年来,越发感觉自己精力不济,如今陛下登极位,老臣也可以放心了,故愿还官位及统领部属,退居养老。”

孙权转过身,向皇帝位走去,在没有人看到他神情的时候,他脸上的笑容似有若无地变幻了一下。

直到再次面对众臣,这才重展笑容,“张公年老功高,辅朕三十载,如何此时要弃朕而去?即便张公欲刺,朕亦不许。”

说着,他宣布道:“诏,拜张公为辅吴将军,位仅亚于三公,封娄侯,食邑万户。”

众臣一听,顿时轰动。

张昭三辞不得,只得无奈接受。

接下来,孙权大封众臣。

同时正式追尊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兄孙策为长沙桓王。

又立子孙登为皇太子,封长沙桓王,即孙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

一切事毕,这才派出使者出使西蜀,建议两国并尊二帝。

待汉国得知此事,朝野议论纷纷。

更有愤然者,于朝堂上直言:

“先帝所以与东吴结盟,是因为当时大汉新败,又欲并力灭贼。如今东吴僭越称帝,实是大逆。

加之去年大汉北伐大胜,说明大汉即便独力亦可伐贼。孙权称帝后,所欲者,不过是鼎足而立,非是真心与大汉并力灭贼。

如今孙权其志已满,为保鼎足之势,定然再无北伐之心,只想安守现状,无心与大汉并力讨贼。

故此时再与东吴盟好,不但没有任何好处,且名不正言不顺,与制不合,当显明大义,断绝盟约。”

此议一出,所附者甚众。

就连正在准备亲事的赵广都不得安宁,能在赵广面前露脸的兄弟纷纷找上门来,询问兄长之意。

“我怎么知道兄长之意?”赵广不耐烦地说道,“兄长此时远在陇右,只怕连消息都没能传到那里!”

“二郎啊,其实我们也知道,那孙权称不称帝,大汉当如何应对,非我们所能参言。”

虽然兴汉会日益庞大,但要说有资格能参与朝廷之事的,也只有远在陇右的兄长。

剩下的,熬上十年八年进入朝堂,那就算是行了大运。

“所以我们关心的是,若是大汉与吴国绝交,这交州和荆南的粗糖,还能不能进来了?”

要是不能进来,那么明年的红烧肉就得省着吃了。

要不然,没有糖,你吃个卵的红烧肉?

若是此时大汉拿下了关中就好了,东吴敢在这个时候称帝,直接就发兵荆州,最后全部拿来种甘蔗!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我的公公叫康熙世子很凶俺四叔是朱重八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大暴君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风流神针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大唐最强驸马爷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重生之岳飞传奇北明不南渡南宋出圈记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安西兵日记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我是大明瓦罐鸡我只是夫子(穿书)男主总想当我的腿部挂件他来自秦朝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雄兵连之再世周瑜凤凌天下回到明朝做权臣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回到上古当大王大楚皇权万古第一战皇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身为洗冤司司正,破个案子很合理大唐小郎中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明末疯狂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逍遥小相公梦回大长安开封府胥吏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绝宠小医妃:王爷,来一针千宋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