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御书房。
朱由校把内阁和武英阁的大学士们和各部的尚书,包括大理寺与都察院都召集了过来。
在宁王事件结束之后,大学士们就知道朱由校想要改革宗蕃了。
心里也都有了一定的腹稿,以防朱由校问起的时候无法应答。
宗蕃一直都是朱由校的心头大患,随着时间的推移,宗蕃好的一面逐渐的丧失。
反而成为了大明的负担,每年大明光在宗蕃身上的财政支出就超过了三分之一。
全国几十万的宗室子弟,都需要朝廷供养,这不就是让宗室子弟们一起躺平吗。
这可不行,朱由校要让他们卷起来,要不然以后大明宗室真就能无人可用了。
现在已经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了,用不了几年,宗室子弟就全完了。
这是朱由校所不愿意看到的,这个综武世界里宗室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
朱由校的目的就是要解除所有的宗室身上的枷锁,让他们可以跟普通的老百姓一样。
经商种地,席文练武,从而在宗室当中发掘可用的人才。
当然解除枷锁不表示就可以放任自由了,解除枷锁的同时朱由校也要把他们身上的特权也想一并的取消掉。
用大明律来限制他们,让他们一个个的在肆无忌惮的强占民田。
盘剥百姓甚至很多的草菅人命的事情发生,这是朱由校一直都深恶痛绝的。
以前是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朱由校当然不会放过了。
趁着辽东满清这段时间比较消停的时候,正是解决宗蕃的时候。
“诸位爱卿今日朕找你们过来就是想要问问你们,宗蕃的问题你们有什么想法没有。”
听到朱由校的询问,所有人都低头不语,虽然个人心中都有腹稿。
但是这毕竟都是皇室子弟,万一那句话说的让皇上不爱听了,这可如何得了。
所以大家都不想做出头鸟,都想着等别人先说,自己随后补充就可以了。
看到众人都不说话,朱由校也不着急,一边喝着茶,一边静静的等着。
他知道早晚会有人先开始的,并且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果然就在朱由校刚放下手中的茶杯,就有人站了起来自告奋勇了。
“启禀陛下臣以为宗蕃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了,皇明的负担。
应尽快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出来解决这个问题,要不然皇明的财政迟早有一天会不堪重负的。”
令朱由校没有想到的是当先出来说话的竟然是户部尚书毕自严。
这个毕姥爷也是头铁的很,只要是财政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是一毛不拔。
谁也别想着从他那里拿到一分不该拿的钱,对于户部交给他管理朱由校十分的放心。
本来朱由校以为海瑞是最有可能先出来的呢。
结果没想到的是毕老爷子,看来毕老爷子是真的被宗蕃占据大量财政的事情搞急眼了。
要不然也不会这么的主动了,往常的时候只要不涉及财政他都是闭口不言的主儿。
今儿个可真是特例啊,这也给了朱由校一种“天下苦宗蕃久已的感觉。
有了毕自严的开头其他人也都逐渐的开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臣附意!天下苦宗蕃久已,宗蕃已经发展成为了大明的蛀虫。
每天就知道趴在大明身上吸血,但却没有一丝的回报。
反而在各地都有宗蕃盘剥百姓,草菅人命的案例。
以洛阳福王为例,万历四十二年就藩以来侵占田地尽十万公顷。
洛阳城内的店铺中有尽半都是福王府的,更有其他违反大明律的事件两百多起。
整个洛阳城都为福王所累,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当地知府昏聩无能,无力整治,致使洛阳以初现乱像。
臣请陛下下旨查办福王之罪,以安洛阳百姓之心。
同时也能起到惊醒天下的藩王的作用。”
不用说了这番话都是海瑞说的,只有他这么头铁的直接把宗藩的危害罗列出来。
看样子这趟下去没白跑啊。
只是听到海瑞所说的福王罪行,朱由校眉头紧皱,他也没想到福王竟然如此的肆无忌惮。
看来真的是时候收拾他了,上回朱由校把郑贵妃软禁在慈庆宫中。
虽然一直都没有泄露消息,但是这都快过去两个月了。
经常跟慈庆宫有联系的福王不可能没有一点察觉。
没想到福王竟然没有丝毫的收敛,那这样就怪不得朱由校了。
“臣以为此事当慎重,不能单纯的把它当做一个普通的案子来处理。
臣请陛下调拨大军进入地方,主要是为了威慑各藩,以备不测。”
听到海瑞的激进之言,首辅大臣李东阳怕朱由校也认可海瑞的做法。
赶紧出来说到,其实也是变相的规劝朱由校一定不要盲目激进。
朱由校听到李东阳的老成持重之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而海瑞刚要起身反驳李东阳的时候,被朱由校制止了。
内阁之中李东阳身为首辅大臣,朱由校必须要给面子的。
再说了李东阳说的没有问题,谁知道这帮子宗室会不会头脑一热的就起兵造反。
虽然他们手里早就没有了兵权,但是只要有钱人还不有的是。
即使是一帮子乌合之众,那也都是大明的子民,朱由校不可能随意的把大明子民的命不当回事儿。
再加上还有可能引发出其他的问题来,江湖上可是一直都不老实的。
朱由校可不想把事情变复杂了,在解决完宗藩之后,朱由校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满清和倭寇这两个心腹大患了。
只有解决了他们之后,朱由校才能安心的闯荡一下江湖。
要不然心里总是不踏实,内阁在李东阳说话之后其他人就再也没有开口。
武英阁的袁可立和张维贤自从来到御书房之后就一直带透明。
他们知道朱由校即然让他们一起来了,就说明朱由校已经考虑了军方在此次改革的作用。
那就是威慑和预防,甚至要随时准备平叛的准备。
对此两人信心十足,军方的改革已经完成了,新型燧发枪和火炮都已经列装要毕。
龙江都造船厂也有新式战舰下水,打倭寇可以说的毫不费力了。
要不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倭寇的老巢的话,戚继光和俞大猷早就把他们灭了。
为此两人没少去佐世保溜达,没事的时候还在那边开了几炮。
吓得倭寇一看到大明的战舰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