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杂学治国
吴迪就知道这个老顽固不死心,于是给他说起了崔开山的事情。
不过他没有明说,毕竟这件事也只限内部人员知道。
只是采用了这个例子,“先生知道我们大唐现在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多少吗?”
“什么国民生产总值?”
先生当然不懂这些东西,他连听到这个词语都感到新鲜。
对此吴迪也很是无奈,跟这些古代人说这些如同说一门外语一般。
但为了让这些学生知道,光学习四书五经对社会发展作用不大,他还是愿意解释一下的。
“所谓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占有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也就是说,把你们全国上下一年到头生产出来的东西加到一块儿,能够产生多少钱。”
当然,国民生产总值不能这么简单的计算。
如今大唐已经涉及到外贸也就是跟西域那边的人做生意,那么计算起来就更加复杂。
但如今没有好的统计方法,所以也只能粗略归纳在一起。
不过众人也是听得云里雾里,不知道吴迪说这个的意义何在。
这时吴迪再次开口,“问你们一下,如果有一笔钱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几倍要流入大唐,你们认为是好事还是坏事?”
虽然不知道吴迪问这些要干嘛,但他既然问出来了肯定就没那么简单。
大家也是深思了许久,才有学生才敢开口发言,“兴许是好事吧,毕竟这么多钱进入大唐,也能够让大唐富起来不是吗?”
听到这个答案,众人也是跟着点头。
谁又会嫌钱多呢,于是大家跟着说,钱进来是好事。
吴迪见大家统一了口径,继续询问,“那这些钱再分发给全国的百姓呢?”
“分发给我们?”
虽然只是打个比方,但听到有钱分众人的眼睛也是亮了起来。
当即就有学生回答,“这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如果没有任何代价的话,那么绝对是好事。”
还是那句话,谁不爱财,尤其是不劳而获的钱财。
能够免费分发钱财,他们肯定是乐不得接受呢。
其余学生也是跟着点头,纷纷表示要是可以免费领钱那可是太好了。
吴迪却是叹了口气,“你们光想着领钱了,这笔钱如果进入大唐,每个人至少都能够富裕起来,请问到时候谁又会去种植粮食呢,谁又会去提供服务呢,倒不是说大家都富裕起来不好,而是想要告诉你们一个道理,到时候要是市场上没有充足的货物供给,你们手上这些钱就算增加了几十倍,几百倍,那么绝对会比现在的钱还要不值钱。”
钱不值钱大家还没有这个概念,但经历过战乱的人来说对这个概念是非常了解的。
这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战乱时因为物资不足,就算是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东西。
那个时候钱已经不是钱了,拿在手上都嫌他重。
大唐现在的钱也只能在国内消费,还不能对世界形成霸权,所以说这些钱如果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那么绝对会是一件祸事。
这么说大家也就明白了过来,这才知道,钱多了并不一定是好事。
先生这边也是恍然大悟,但还是不懂这与杂学有什么关系。
所以先生心里是非常不服气的,“祭酒大人不要转移话题,你说杂学能够治国,你刚才说的那个的确是能够治国,但与杂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还没明白吗?”吴迪叹了口气,心说这人脑子怎么就不转弯呢,“我刚才说的那些就涉及到你所谓的杂学,没有杂学,谁去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没有计算国民生产总值,那么这些钱万一真的流入进来,又有谁会去提防?”
“这……”先生一时间哑口无言,说的还真有那么一些道理。
但他还是想说,就算如此,你说的也只是假设,“祭酒大人说的对,但你刚才所说的,那也只是小几率才会发生的事情,而我们现在所学的四书五经却可以真正地用在治国上面。”
“你所说的治国不就是用这些去迂腐百姓吗,有什么用,打仗你们这些文人能上前线吗?”
“祭酒,你怎么能如此轻薄我们文人?”
先生是彻底的怒了,因为吴迪说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他们学这些不过是为了今后进入仕途之后去麻痹百姓,能够用这些堂而皇之的大道理去统治百姓。
至于这些可以治国,深思起来的确是有些不切实际了。
不过就算是不切实际,先生也不准吴迪这么说,要是被天下百姓知道了。
他们所遵守的世俗规矩,不过是他们这些人制定的框架,那时候可要天下大乱了。
吴迪见他这么生气,自然也是乐不可支,“你也急了啊,不过既然我当上了祭酒,虽然不会制止你们继续学这些所谓的儒家经典,但也要增加几门功课。”
说着,他看向了屋内的所有学生,“你们有谁想要学习新知识的,可以在我这里报名。”
一群学生是面面相觑,对他们来说新知识实在是太过于陌生了。
而且学习了这么多年的四书五经,今后的道路家族也为他们铺平,现在去学习什么新知识,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先不说学堂的先生和如何处置他们,就算是家中的二老也会勃然大怒,到时候可就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所以尽管吴迪是基情满满,但没有一个人站起来。
这让吴迪有些失望,大唐怎么能都是这些之乎者也的人呢?
就在他失望的时候,一个学生站了起来,“祭酒大人,我能不能去你那里学习新知识?”
“王也!”先生怒斥,这个王也就是刚才看杂书被他批评的那个人,“你如果敢去学什么杂学,那么今后这课堂就没有你的位置,我也会亲自登门造访你的令尊,让他知道你在学堂的表现。”
先生这已经是明晃晃的威胁了,名叫王也的学生也是吓得不轻。
看了看先生又看了看吴迪,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