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选大阿哥人选方面,各王府子弟纷纷活动起来,跃跃欲试,蠢蠢欲动,明争暗斗不断。
其中醇亲王之子溥仪,生性乖巧,聪明伶俐,颇受人瞩目。
李莲英将溥仪情况禀报给慈禧皇太后,慈禧皇太后听后,心中微动,但是没有说什么。
李莲英哪里知道,慈禧皇太后心里早已经把溥仪内定为大阿哥了。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醇亲王载沣娶了荣禄的女儿,慈禧皇太后就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载沣的身上,希望他能够生出个龙种儿子来。
慈禧皇太后为什么特别看重这个载沣,因为载沣是荣禄的女婿,载沣能够生下儿子,就是荣禄的外孙子。
荣禄和她除了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人外,更重要的是在她爬上政治权利巅峰的过程中,荣禄一路上不断地不遗余力地助力她,维她马首是瞻,是她忠实的奴才和爪牙。
荣禄为了她,一生是殚精竭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荣禄在她的心目中占有其他人不可估量和替代的地位。
可以说,从戊戌变法到庚子年之乱,如果没有荣禄的大力支持,鼎力相助,就没有她慈禧皇太后的活路。所以回銮后,荣禄一直是首席军机大臣,直到荣禄死去。
因此,慈禧皇太后的愿望就是载沣能生个儿子,满足她的心愿。
没想到,后来载沣确实实现了慈禧皇太后的愿望,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这可把慈禧皇太后乐坏了。
于是,她对载沣的这个小孩既封又赏,还是觉得体恤不够,就又想把他册立为大阿哥,作为大清朝未来的储君。
慈禧皇太后所做的这一切,全是因为她心里忘不掉对荣禄的思念,是对荣禄深深思念的一种报答。
当然,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就是慈禧皇太后等着要当太皇太后做铺垫。
载沣生了儿子,慈禧太后心情愉悦,觉得这或许就是大清转运的好迹象。
她盼望着这个孩子能够快点长大,册立他为大阿哥,以保大清根基稳固,她好安心工作,应对朝中各种事务。
虽然慈禧皇太后年已古稀,可是仍然耳聪目明,做事精明,她听政议政的精力比年轻时候差不到哪里去。
这些日子,慈禧皇太后由于没有忌嘴,吃了生冷的荤腥食物,引起了痢疾,整天拉肚子。有时候一天跑二十几趟厕所,精神状况急遽下降。人脸色蜡黄,浑身没劲,整天躺在床上,哎呦声唤。
李莲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在李莲英的意识里,慈禧皇太后可不能倒下去,如果她倒下去,他的后半辈子就意味着走到了尽头。
李莲英派人找来了御医,整天让御医轮换着陪在慈禧皇太后的身边,给慈禧皇太后把脉诊断。
可是无论太医院的御医如何集体会诊,开出什么样的药方子,熬制出来什么样的药,慈禧皇太后喝了后,就是不见效果。
慈禧皇太后大骂太医院的御医是饭桶,庸医,吃干饭的,开出的药吃上一点儿都不起作用。
李莲英见慈禧皇太后痛苦不堪的样子,心里很焦急。他就派人四处打听民间偏方子,以求能够尽快治好慈禧皇太后的痢疾病。
一日,有个游方郎中求见李莲英,称他有妙方可治愈慈禧皇太后的痢疾。
李莲英听后大喜,他立即召见这个游方郎中。
“郎中,你说你有治愈痢疾的偏方,这事可否是真?”李莲英一脸急切地问道。
“回大总管的话,小的世代行医,积累了许多民间偏方, 专治一些医生们无法治愈的疾病。小的岂敢哄骗大总管,小的这个偏方非常灵验,吃药不过五副,病情就会痊愈。”郎中自信地说。
“此话当真?你可不能欺骗本总管,否则,本总管就要了你的小命。”李莲英恐吓道。”
“请大总管放心,您就是借小的一百个胆儿,小的也不敢拿命哄骗大总管。”郎中目光坚定地看着李莲英,信心十足地说。
“好,那你就跟着本总管前去给老佛爷看病。”李莲英说。
郎中一听说要给慈禧皇太后看病,吓得魂不附体,一下子瘫软了过去,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地说:“请大总管饶命,小的真的不敢去给老佛爷看病,请大总管另请高明吧。小的真的不敢去。”
李莲英哪管这些,他现在找郎中,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给慈禧皇太后看好痢疾病,至于其他的事情,他管不了那么多。
现在他见郎中不敢去给慈禧皇太后看病,这哪能成。李莲英是绝不会答应的。他一把抓住郎中前胸的衣服,恶狠狠地要挟道:
“郎中,你给本总管听好了,现在这事由不得你,你只能乖乖地跟着本总管去给老佛爷看痢疾。如果看好了老佛爷的痢疾病,老佛爷不会亏待你的。如果你看不好老佛爷的痢疾病,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不用本总管告诉你,你应该是清楚的。”
郎中早已经被李莲英的话吓得屁滚尿流,魂不附体了,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说:“请大总管饶命啊!小的真的不敢去见老佛爷。小的见了老佛爷,腿都软了,思维都混乱断片了,大脑一片空白,那还能给老佛爷看病。”
“别说了,你说这些也无用。你还是老老实实地跟着本总管去给老佛爷看病吧。”
李莲英看着跪在地上给他不停磕头的郎中,语气坚定地说。
郎中见李莲英语气坚定,毫无商量余地,知道别无他法了,只好站起来,硬着头皮,跟着李莲英前去给慈禧皇太后看病。
李莲英领着郎中急忙来见慈禧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本不愿见这些所谓的民间神医,更不相信他们的医术。
可是,现在她被病痛折磨得疼痛难忍,实在忍受不了了,只好点头应允。
郎中来到慈禧皇太后床榻前,战战兢兢地跪下,不敢抬头直视慈禧皇太后。
慈禧皇太后有气无力地抬抬手,示意郎中开始诊脉。
郎中哆哆嗦嗦地搭上脉,许久才缓缓说道:“老佛爷此症乃是寒湿入体,加之饮食失调所致。小的就开一方子,需用新鲜荷叶裹着草药煎服,再佐以艾灸肚脐周围穴位,疼痛就会即刻消失。”
李莲英忙令人去准备药材。
药煎好后送来,慈禧皇太后闻到那苦涩味道,眉头紧皱,怒上心头,不想喝。
可是一想到病痛折磨,她又忍住怒气,狠下心来,端起药碗,一饮而尽。
说来也怪,连服三日之后,慈禧皇太后腹泻次数竟真的减少了,而且肚子也不疼痛了。
慈禧皇太后大喜,赏赐了郎中不少金银财宝,并令他留在宫中随时待命。
然而不久,宫中传出有人意图毒害慈禧皇太后的谣言。
原来那郎中曾被袁世凯暗中指使,故意献药,若治好则罢,若治不好则可嫁祸于他人。好在慈禧皇太后病情好转,此事不了了之。
慈禧皇太后痢疾好了后,她对李莲英感激涕零,为了报答李莲英这次对她的救命之恩,慈禧皇太后决定对李莲英进行嘉奖赏赐。
可是,现在李莲英已经是三品了,再如果对李莲英晋升品级,就只能升到一品了。
如果升到一品,恐怕其他文武百官,王公大臣不会答应的,他们会起来造反的。
这该咋办呢?这让慈禧皇太后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