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河南一带有户姓赵的农夫家,赵老汉有俩女儿,分别叫赵玉莲和赵玉荷,姐妹俩的美貌在当地很出名,前来提亲者络绎不绝。
话说俩女儿虽然为一母所生,身材样貌相似,却性格迥异。
大女儿赵玉莲生性淳朴,还很勤劳,干活是一把好手,是家里的顶梁柱。而小女儿生性懒惰,平时很少下地干活,不过,姐妹俩都是心善之人,平时没少帮助村里的穷苦老人。
赵老汉一门心思,想让俩女儿都能嫁到大户人家,期待有一天他们赵家能飞上枝头变凤凰,从此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所以,赵老汉拒绝了不少年轻人上门前来提亲。其中有个年轻人名叫赵方瑜,是个秀才, 他宽额广颐,样貌俊秀,眉宇间英气勃发,一看就是大有前途之人。
只是赵方瑜父母早逝,家境贫困,因为没有路费,年过二十的他还没有去考取功名,好在他学识渊博,在镇里当了一名教书先生。
赵方瑜听闻赵家有两位绝色女子,也来凑个热闹。
赵老汉得知他也姓赵,不由得多了一份亲切感,一番交谈后,赵老汉频频点头,认为此子学识渊博,还很谦逊,将来必有一番作为,只是当时碰巧,有一刘姓财主家来给儿子提亲,赵老汉毫不犹豫答应了刘老爷。
赵方瑜有自知之明,他望了一眼赵玉莲,苦笑一声,说自己福分浅薄,只得叹息离开了。
谁知,很快刘老爷就反悔了,还把彩礼收回。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两家门不当户不对,大户人家庭院深,寻常百姓人家高攀不起啊。
然而,赵老汉很固执,执意要把女儿嫁到大户人家。
此后一段时间,又有不少人来提亲,都被赵老汉给拒绝了。小女儿来了脾气,便选择待字闺中,把家里的活都交给了姐姐和爹爹。
而赵老汉见大女儿整天跟自己早出晚归下地干活,原本光滑细嫩的皮肤都晒黑了,心里满满都是愧疚,只是他也没办法改变现状。
赵老汉的妻子刘氏去世得早,那一年妻子患病,他向镇上的孙财主借了不少钱。这些年,他拼命干活,就是想早点把债务给还清。
好在大女儿赵玉莲懂事,帮他分担了不少农活。
有一天,有个风度翩翩的男子上门来求亲。
男子名叫周文,是个生意人,因为忙着生意上的事,把婚姻大事给耽误了,他恰好路过此地,听闻赵家有两个美若天仙的女儿待字闺中,便前来看看。
很快,躲在后屏的赵玉荷被周文的俊秀面容给吸引。
一番交谈,赵老汉总觉得周文不靠谱,因为他说话时眼神闪烁,谁知,赵玉荷彻底被周文给迷住了,加上心里堵着气,哀求老爹,说自己愿意跟他走。
夜里,赵老汉找到了大女儿赵玉莲,问问她的想法。
赵宇莲很谨慎,白天也在暗中观察周文,沉思一番后才开口道:“爹,这周公子只是路过于此,他家里情况我们一概不知,若是只凭他一言之词就让妹妹跟他走,这未免唐突了些。”
赵老汉听了点点头,微微叹息道:“爹也是这个意思,只是你那妹妹脾气倔强,不好劝啊。”
谁知,当天夜里,赵玉荷留下一封书信,就偷偷跟着周文走了。
赵老汉看了书信后又愤怒又无奈,但他又放心不下,便叫大女儿按照书信中的地址前去看看。
赵玉莲很懂事,“爹,你放心,孩儿明天一早就出发。”
信中,赵玉荷写道,她跟着周文回到了南阳,距此有两百里路。
为了不引人耳目,赵玉莲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名丑妇,为了节省盘缠,她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就喝几口泉水,一路风餐露宿,走了七天后终于来到了南阳。
经过一番打听,她来到了周文家的小村。
只是奇怪的是,小村并没有周姓人家,村民见她眸光清澈,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子,便说出了实情。
原来,小村是有一户周姓人家,只是半年前就搬走了。至于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那周文是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整天寻花问柳,所以村民对他印象很深。
听到此,赵玉莲神色复杂,她谢过后离开了。
“爹爹年纪大了,还是不说为好。”赵玉莲沉吟一番后心里有了决断。
七天后,赵玉莲回到家,告诉爹爹,说那周家虽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可也衣食无忧,妹妹过得很好。
赵老汉听了后,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开始准备大女儿的婚事。
不知不觉半年过去了,大女儿的婚事无果,赵老汉却因为积劳成疾病倒了,郎中开了一药方,要用人参作为药引,而且年份越足功效越好。
人参自古就是名贵的药材,价格自然不菲,民间有“三两为参,七两为宝”的说法,一株三两的人参,少说也要二三两银子。
这几年,赵老汉赚的钱全部用了还债,家里已经没有了闲钱,正当赵玉莲愁眉苦脸之际,媒婆王婶上门来了。
王婶一脸笑意望着容貌秀丽的赵玉莲,心里禁不住点头称赞:真是个美人胚子。
进了门,王婶就对躺在病床上的赵老汉说你们赵家有喜事了。
赵老汉面色苍白,咳嗽了几声才回道:“大妹子,喜从何来?”
媒婆笑道:“镇里的韩财主,看上了你们家大妮子,开口就说要拿出五十两银子彩礼。”
赵玉莲正为银子一事发愁,连忙问道:“王婶,此事当真?”
媒婆回道:“老身一向说话算数。”
“那小子先答应了。”赵玉连毫不犹豫回道。
“女儿啊,你糊涂,那韩财主都已经是七十岁老头,你嫁给去太委屈。”赵老汉叹息道。
“爹,只要能只好您的病,女儿做什么都愿意。”赵玉莲面露坚决。
媒婆一喜,也来劝说赵老汉,说韩财主是当地有名的大善人,嫁给他不仅能衣食无忧,还能沾些福气。
赵老汉本想拒绝,无奈他咳嗽咳得太厉害,已经说不出话,心中的悲痛化作了两行泪滴落下来。
其实,赵老汉已暗中打听到了小女儿的消息,发现那周文正如自己所料,是个泼皮无赖,不值得依靠,如今小女儿已经被他带走不知所踪,而大女儿要嫁给一个七十岁老头,想到此,他不由得悲从心来,为当初的决定后悔不已,早知道就应该把女儿嫁给忠厚朴实人家。
话说韩财主得知赵家同意了婚事后,当即大喜,派人送来了五十两银子,赵老汉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有了银子, 赵玉莲买了几株人参。赵老汉喝了药后,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只想想起委屈了大女儿,不免悲从心来。
半个月后 ,韩财主娶了赵玉莲。酒宴上,韩家来了一个身材高挑,面容清秀的乞丐。
她趁着众人都在喝酒时, 偷偷来到了婚房。
“姐姐,是我。”小乞丐见四下无人,趴在窗头轻声道。
房内的喜娘赵玉莲端坐床头,正等着韩财主进屋,听到熟悉的声音后她大吃一惊,连忙把头巾掀开。
“妹妹,是你?”赵玉莲问道。
屋外的小乞丐点点头, “姐姐,是我,快开门。”
确定来人是妹妹后,赵玉莲大喜,连忙把房门给打开。
小乞丐用手擦拭脸上的泥土,露出清秀的脸庞,她果然就是赵玉荷。
姐妹俩已经有大半年没见面,对望一眼后,不禁都哭了起来,紧紧抱在了一起。
好一会儿 ,赵玉莲才问妹妹发生了什么事。
赵玉荷长话短说,将实情告知,赵玉莲听了惊骇不已,想不到那周文竟然如此心狠,把妹妹送去了青楼。
“姐姐,韩财主和那周文一样,是人面兽心的家伙,暗地里做了不少坏事。”说完,赵玉荷面露一丝冷意,继续说道:“姐姐,今晚就由妹妹来替姐姐吧。”
“这……这怎么能行?”赵玉莲连忙摆手。
“姐姐,快,时间来不及了。”赵玉荷连忙催促道。
最终,赵玉莲无奈,只得答应了。
不一会儿,喝得半醉的韩财主走进屋子,新娘“赵玉莲”笑了笑:“老爷,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们还是先休息吧。”
韩财主见新娘子果然貌若天仙,万分惊喜,这时,有个仆人来敲门。
韩财主一脸不悦, 还是走了出去。
仆人一脸凝重,“老爷,道长说宅院内阴气重,今晚不宜洞房。”
韩财主听了犹豫起来,谁知,屋子里传来一声抱怨:“老爷真不中用,仆人来敲门就出去了,今晚还有什么事比妾身更重要。”
“这……”韩财主略微犹豫后,还是把仆人打发走,进了洞房。
谁知,第二天韩财主醒来后,两眼无神,神情呆滞,新娘赵玉莲哭得梨花带雨,说昨晚老爷都还好好的。
道长闻声连忙赶来,他叹息一声:“韩财主命不久矣。”
果然,几天后韩财主去世了,赵玉莲成了寡妇。
第二天,赵玉莲独自一人去了后山,望着一个新坟,她痛哭不已。
原来,昨晚她见到的妹妹,已经是一具阴魂。
半年前,周文把赵玉荷骗走,贪财的他把赵玉荷卖给了青楼。赵玉荷誓死不从,撞墙而亡了。
在阴间,阎王爷见赵玉荷年纪轻轻就枉死,还是个贞洁女子,便心生仁慈,让她返回阳间见见亲人。
不料,赵玉荷返回阳间就得知姐姐要嫁给韩财主。她在阴间,遇到不少枉死的年轻女子,她们都受韩财主迫害。
韩财主表面上是大善人,其实,他和邪道都是贪淫之徒,二人沆瀣一气,祸害了不少年轻女子。
赵玉荷为了救姐姐,不惜用一身阴气入侵韩财主,结果,韩财主小病不保。只是,赵玉荷阴气消散后,她再也无法返回阴间,连孤魂野鬼都不如。
这一切,都是赵玉荷夜里托梦告知姐姐的。
赵玉莲为了不让爹爹担心,将此事隐瞒了下来。
直到老爹去世, 赵玉莲才在坟头将此事告知。赵老汉病重的那段时间,赵方瑜每天都会上门送来好吃的,这让赵老汉愧疚不已。
后来,赵玉莲和赵方瑜成了亲。婚后,夫妇恩爱,生活甜蜜。不久后,赵方瑜还考中了秀才, 接着中举,金榜题名,最后做了大官。
赵方瑜对妻子赵氏很疼爱,终生未纳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