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计在于晨,天刚蒙蒙亮,天水镇的码头上许多船只都已经在忙碌着。商人刘大有正和19岁的儿子刘昌云,指挥着帮工把货物往船上搬,他们准备顺水而下,往100多里外的府城贩卖。
这条水路父子俩也走过几回,以前都是和一个老船夫合作,因他最近生重病,儿子也要留在身边照顾,因此不能再跟着跑船。
无奈之下,刘大有另定下一艘货船,这艘货船的船主名叫李三,人长得高大魁梧,面容却老实憨厚,让人第一眼就感觉到这是一个本分的人。
李三手下有两个船夫帮忙,一路上都在殷勤的伺候着客人,父子两人根本不会想到,竟会被他老实的面容欺骗过去,还差点丢掉性命。
这条水路需要经过一段偏僻的山谷,山谷附近还有一片芦苇荡,若有水匪想抢劫,将是一处很好的埋伏之地。
眼看着傍晚时分货船将要经过此地,刘大有就交代般夫们一定要小心提防。李三笑道:“刘老爷尽管放心,那水匪并不常见,我就不信咱们会这么倒霉正好遇上。”
见他是这样的态度,刘家父子反倒更担心起来,就在这时,两个船伙计突然进到船舱,语气慌张地道:“咱们恐怕遇到打劫的,如今货船已经进水,照这情况过不了多久就会沉下去,这可如何是好啊?”
李三急得直跳脚,“哎呀喂,看我这乌鸦嘴,你们两人会水,马上带着刘老爷父子游到附近岸上,如今也只能先顾着保命要紧。”
刘家父子听到这话心中也不由惊慌起来,只得听从他们的安排,被两个船夫一人带着一个,往五丈多远的岸边游去。
谁知,游到一半时,两个船夫却说自己脚抽筋,随后就把父子两人放开,任由被吓得脸色发白的两人被水流冲走。
天色已经渐渐暗下,偏僻的河道上也没有其他的船只来往。躲在船上偷窥的李三很快吹响口哨,随后两个船伙计又从水中冒出头,满脸笑意的爬上船去,仿佛之前的腿抽筋只是玩笑话。
李三得意地道:“这无本的买卖就是好做,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一船货物也值个几百两银子,如今都变成咱们的。”
原来这船根本没有漏水,只是几人为谋害刘家父子而设下的圈套,如今计谋得逞,又连忙变换水道往其他地方而去。
刘家父子在水中挣扎着,若是没有人相救,恐怕将命丧此地。也亏得两人命大,渐渐被水流冲着往岸边而去,在这危急关头,只见一个女子正从一处密林中走出,她背着一个背篓,准备到河边洗一把脸。
看到有人遇险,女子连忙拿出柴刀,快速地在旁边的竹林砍下一根长竹子放入水中,把刘家父子拉上岸来。这一番死里逃生,让父子俩不由得后怕连连,对眼前的女子更是感激不已,决定今夜就到这姑娘的村子中借宿。
经过一路交谈,刘大有得知姑娘名叫王梅花,从小被爹妈抛弃在路边,后来被村中的王阿婆收养,也就随了她的姓,两人相依为命。靠山吃山,王梅花平日靠采摘一些山货来养家糊口,今日下山晚一些,正巧碰到落水的两人。
王家所在的村子很小,只有10多户人家,经过两天的休养后,刘大有打算请三个村民送他们出出,一起离开的还有王梅花祖孙俩。
王阿婆身患疾病,因为钱财不够一直找不到好郎中医治。为报答王梅花的救命之恩,刘大有就让她带着阿婆一起到天水镇,自己可以帮忙寻找名医问诊。
王梅花刚满16岁,戏唯一的亲人生病自然是心焦不已,听了这话后很快答应下来。前一夜就整理好行李,又带着家里的那只五彩鹦鹉,天亮后就一起走着山路往天水镇而去。
一路上,刘昌云时常逗着鹦鹉说话,鹦鹉非常聪明,很爱学人说话。王梅花给它取名叫“巧嘴儿“,路上有它的插科打浑,众人觉得时间倒也不难熬。
一直到夕阳下山,赶路的几人总算在天黑前进入天水镇,刘家房屋众多,刘大有就让护送的村民一起在家中留宿,晚上又设宴款待。
天亮后,再给每人送上二两银子的谢礼让他们离开,又让家丁又把镇上的郎中请来给王阿婆看病。王梅花在刘家住上几日,觉得除了刘昌云的媳妇张玉珠有些盛气凌人外,其他人都很和气。
一向勤快的王梅花每日伺候着阿婆,等她睡着后也闲不住,想找一些活儿来打发时间。
刘大有是个通透世情的人,知道人和人的性子不一样,有些人喜欢占便宜,不劳而获;有些人却喜欢用工作来肯定自己的价值,太过空闲反而会让他们不安心,王梅花显然就属于后一种人。
他略微沉思,便开口道:
“家中的后花园养着几只宠物,那些猫猫狗狗都是为家中的女眷而养,听家丁说鹦鹉巧嘴儿这几日一直在那儿逗猫逗狗,后花园也因此变得热闹起来。王姑娘是喜爱动物之人,不如就跟着丫鬟在后花园打理,平日喂喂宠物,修一修花草树木,不知你意下如何?”
王梅花得到活儿很高兴,一有空闲就去帮忙。这一日,身怀有孕的张玉珠在丫鬟的搀扶下来到后花园赏景,她看到王梅花后不由撇了撇嘴,对着丫鬟小红说道:
“也不知道公公是怎么想,竟然把一个姑娘留在家中住下。即便是要报恩,打发上一些钱财也就罢了,何必还要如此亲力亲为的照顾,难道还想把这村姑给相公纳妾不成。”
丫鬟小红不敢反驳,顺着主人的话说道:“少奶奶无需多虑,少爷一向对你宠爱有加,即便你怀有身孕也没有和其他女子纠缠。王姑娘容貌普通,和少奶奶比起来可差得远呢。”
张玉珠听后很得意,摸了摸怀孕的肚子,只希望这一胎生下的是个儿子,以后自己在刘家的地位也就更加稳当。
按理来说一个富家少奶奶吃穿不愁,为会对王梅花如此不喜?归根结底,张玉珠的娘家其实是普通人家,她之所以能嫁进刘家,也是在两年前公爹外出遇贼,被身为猎户的父亲救下一命。
恰巧相公那时候还没有订婚,公公为报恩就让他娶自己为妻,由己推人,这也是她对王梅花心存敌意的原因。对于少奶奶的心思,小红自然是心知肚明,为不引起事端,就哄着她往另一边赏景去。
时光匆匆,一点不受人世间喜怒哀乐的影响。自后花园那一日又过去两个月,即将瓜熟蒂落的张玉珠在天黑后被送进产房,并在半夜时分生,生下一对白白胖胖的双胞胎男婴。
刘家父子这段时间又外出经商,大约要5天后才能回来;婆婆前几天受风寒正卧床不起,在儿媳生产时也不能亲到场。两天前,张玉珠便趁机让母亲和娘家嫂子来陪她生产,婆婆心怀愧疚之下自然满口答应下来。
等到天亮后得婆婆得知生下双胞胎孙子,心中顿时欢喜不已,只觉得身子也变得爽利许多,连忙叫管家备上一些礼物送给儿媳的娘家。
两个小少爷的降生,让刘家一众家丁丫鬟都纷纷夸赞少奶奶真是好命。得到众人恭维的张玉珠,表面上很欢喜,背地里却和娘家人一样,心中莫名的心虚着,只希望产房里的秘密不要被人捅破才好。
还在坐月子的她,因为做下亏心事而夜夜做噩梦,等到儿子将满月时,虽然每日都被精心伺候着,人还是瘦了10多斤。
刘昌云看到妻子这样,连忙让郎中来把脉,郎中医术高明,觉察到张玉珠心情焦虑,便说道:“心病还须心药医,少奶奶只要放宽心情自然能不药而愈,倒也不必喝汤药。”
刘昌云听后诧异,等郎中走后疑惑地问道:“夫人到底有何烦愁之事,不如说与我听听,咱们夫妻一体,能帮得上忙的我一定会尽力。”
“相公不必多虑,这只是妇道人家的一些小毛病。有些妇人生下孩子后会莫名其妙的不开心,想必妾身也是得了这样的症状,想必过上一些时日症状自会消失。”
刘昌云又宽解妻子一番,随后两人就为儿子两天后的满月宴商议起来。此时,夫妻俩根本不会想到,因为鹦鹉巧嘴儿的一句话,竟让两人断了夫妻缘分。
这边如何暂且不提,只说王梅花和阿婆被安排在刘家的一间小院里居住。这夜,祖孙俩坐在油灯旁说话,讨论着该给孩子送上什么礼物作为满月礼。
鹦鹉巧嘴儿在旁边的地上走来走去,听到主人说到双胞胎时,却突然冒出一句话来:“一个是丈夫的儿,一个是奸夫的儿。”
王梅花听后说到:“巧嘴儿啊,这奸夫可不是好话,以后可不能轻易说出口,免得讨人嫌。”
谁知,鹦鹉却飞到王阿婆的肩膀上,又扯着粗嗓子喊:“少奶奶有奸夫,蓝子里装有孩子。”王阿婆见多识广,想到鹦鹉一向聪明,当下心中不由咯噔一下,一种不妙的预感升上心头,于是连忙哄着鹦鹉,接连问出几个问题。
祖孙两人根据鹦鹉磕磕绊绊的话语,大致明白了一件事情:在张玉珠生产那一夜,她嫂子偷偷用篮子提着一个男孩进到产房。那产婆也已经被买通,之后由她出面做假证, 说张玉珠生下的是双胞胎儿子。
张玉珠生产前一日,娘家母亲和嫂子来陪伴,三人曾躲在屋中说悄悄话,鹦鹉当时正待在屋顶,如今听到主人说起双胞胎,也就顺嘴学了起来。
之前说过张玉珠根本没想到能够嫁进刘家,为此对她表哥的追求也就没有拒绝。若是刘家再晚一些上门提亲,两人郎情妾意之下,恐怕忍不住就要私定终身。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之后有更好选择的张玉珠很快和表哥断绝关系,没多久就嫁进刘家做上少奶奶。
表哥李玉山表面不说,心中却对表妹见利忘义的行为恨得牙痒痒,觉得她辜负自己的一番深情。不死心的他,趁着表妹回娘家探亲时就找到机会悄悄勾搭。张玉珠也是个多情的性子,见表哥对自己如此情深意重,终于忍不住和他有了私情。
李玉山那时刚成婚不久,妻子容貌普通又泼辣,让他非常不喜。那天他吃过晚饭,想到表妹明天就要回刘家,以后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便忍不住要出门去和她相会。
看到丈夫满面春风的样子,妻子心中好奇之下就悄悄尾随,一直来到张家院墙外。奇怪的是李玉山也不进去,反倒是蹲在墙角学起鸟叫来,仿佛是在给什么人打暗号。
没过多久,躲在草丛中的表嫂发现,表妹张玉珠竟然趁着月色悄悄从后门出来,最后两人一起往偏僻的玉米地而去,不顾蚊子的叮咬就在那草地上偷起欢来。
捉奸在场的表嫂顿时气得眼冒金星,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对着那一对男女先扇上几对耳光,再来个拳打脚踢。可就在她准备起身时,想到一件事后又停下动作,还决定帮丈夫保守秘密。
原来这表嫂是个非常贪财的性子,她刚和丈夫成婚也谈不上多深的感情。认为如今撕破脸面对自家并没有好处,若张玉珠被刘家休掉,以后他们这些亲戚也不能再跟着打秋风。
不如就以此为把柄,威胁表妹时不时的拿钱财给她花用,越想越得意的表嫂,等到两人穿好衣服后方才现身,故意面带怒容地骂道:
“你们两人都已各自成婚,怎敢做出如此不要脸之事,若是传扬出去,几家的脸面可都丢尽。”
张玉珠被表嫂这一吓,当即就惊慌失措起来,连连对她恳求道:“都怪我一时鬼迷心窍,以后再也不敢这样,还请表嫂千万帮忙保密,否则表哥也得不了好。”
看着面前不停哀求着自己的一对男女,表嫂说看在亲人的面上给两人一次机会,又望着张玉珠手上的金镯子,不停地夸赞样式漂亮。张玉珠心领神会,忙把金镯子摘下来带到她手上,并保证以后有好处一定不会忘掉她。两个女子从此达成利益关系,通奸之事也就被隐瞒下来。
后来又发生一件巧合,竞让表嫂生出更大的贪念。两人几乎在相同的时间怀孕,贪心不足之下便想浑水摸鱼,让张玉珠假装生下双胞胎,把自己的孩子带到刘家去享福。
张玉珠非常不情愿,无奈被拿住把柄不敢反抗,只得把事情的真相告知母亲和嫂子,请她们帮忙配合,偷偷把表嫂的孩子带进产房。张玉珠的娘和嫂子听后也被吓得不轻,可最终还是为了跟着她享福,一起昧着良心做下这件事情。
对于鹦鹉来说,这样的弯弯绕绕它自然是不清楚,即便知道也说不出这么多话。其中的真相,还是鹦鹉之后又飞到刘大有身边,重复着那一句话:“一个是丈夫的儿,一个是奸夫的儿。”
让他心中生出怀疑来,又联想到儿媳妇莫名的紧张和变瘦,为不让刘家的血脉被混淆,就悄悄吩咐管家,派上两个心腹家丁到李玉山家去打探方后方才得知的真相。
一天后,家丁回来像刘大有禀告:
“李玉山的妻子在少奶奶生产前二天曾生下一个儿子,不过李家很快对外宣称孩子不幸夭折,还在山脚下建了小坟。小人又按照老爷的吩咐,找到帮她接生的产婆,送上二两银子后产婆很快松口,告诉小人说,李家那孩子在手臂处有一颗红痣,后背还有一颗月牙形的胎记。”
孩子如今就在刘家,查看起来也很方便。前后不过一刻钟,事情的真相很快查明,其中一个孩子身上,红痣和胎记一样不少。
刘大有心中恼怒不已,张李两家真是欺人太甚,竟敢如此糊弄于人;一想到儿子他又满心的悔恨,都是自己为了报恩,反倒连累他被人笑话。
刘昌云从小是富家子弟一个,想嫁给他的女子自然不少,根本不会想到妻子竟然不知足,成了婚还和她表哥通奸,被拿住把柄后又做混淆血脉的事情。
强忍住怒气,刘昌云对父亲说道:
“大人做的事情牵连不到孩子身上,李家那孩子就送回去吧,这个妻子我也不敢再要。看在刘家的名声和孩子的面子上,还有张猎户救过父亲一命的份上,这件事情咱们可以不告官。”
父子俩都是做事果决之人,半个月后就找了借口把张玉珠休掉。张李家做下亏心事,得知事情败露后害怕刘家报官,对他们的决定也不敢反对。
张玉珠自觉被表嫂害了一生,干脆破罐子破摔嫁给表哥做二房,日日和表嫂针锋相对,一家子每日吵吵闹闹,生活过得一地鸡毛。
刘昌云后来在爹妈的主持下,又娶回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为妻,新妻子为人贤惠善良,对先前的孩子也很照顾,夫妻俩的感情也渐渐变得深厚起来。当爹娘的看儿子重新得到幸福,心中也大感宽慰。
王梅花在阿婆的身体养好后就向刘家告辞离去。刘大有为感激她们的两次帮忙,就在镇上买下几间屋子给祖孙两人居住,又送上100两银子做谢礼。在刘家的看顾之下,勤快的王梅花做起烧饼生意来,鹦鹉则站在一根木杆上帮助招揽客人。
众人看它有趣都很乐意捧场,根本想不到就在不久前,这只鹦鹉竟无意中帮刘家识破一桩通奸谋财案。古语有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想来也莫过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