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说的复习并不是一个借口,他是真要好好复习一下算学。
连着两次看不懂题目,他对古代的科举难度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那就是一个字-----难,而且是贼难。
想着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他对明天的算学考试就有些忐忑,只希望题目出的简单一点。要是考什么求圆周率,那他除了写一个π之外,估计就是再写一个解了。
一晚上的挑灯夜战,林毅把小学到高中的数学知识,只要是能想起来的都复习了一遍,特别是一些数学公式。小到九九乘法表,大到高中的立体几何统统没有放过。
当最后一个公式写完已经是鸡鸣日升,林毅伸了伸懒腰,又给早已趴在桌上睡着的关月儿披了一件衣服,便直奔考场而去
连着两次第一个走出考场,林毅在众考生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关注度。当他顶着一对熊猫眼出现在考场外时,立时就引起了众人的八卦之火。
“来了来了,听说这人就是连着了两次第一个走出考场之人,也不知道是真有真才实学还是故意哗众取宠。”
“我看呐,多半是后者居多。”
“我看未必,听说静心斋的朱夫子对此人极为看好,他的举荐名额就是朱夫子给他的。”
“如此说来,此人果真非同一般了?”
“恐怕这次问渠斋要被静心斋压一头了。”
众人的话林毅听了满耳,但他别人的猜测并不理会。至于问渠斋和静心斋这两者的暗里较劲,他更是无所谓。
考试准时开始,当林毅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试题,待他看清题目之后,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是落了地。
考试题目很简单,一道鸡兔同笼,一道丈量土地面积的题以及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这种题目放在后世,基本上读过初中的孩子都能解决。
以最快的速度做完了所有的题目,看了一眼沙漏,此刻才过去不到三分之一,林毅忍不住心中得意。看着周围挠头苦思的考生,林毅终于是有了一种穿越的优越感。
老子终于天才了一回。
心中得意之际,耳边又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这位考生,不要左顾右盼,做完就赶紧交卷!”
得,还是这么铁面无私。老子嘚瑟一下不行啊!
林毅心中咒骂,但面上却十分恭敬。
“大人,学生交卷!”
“离场!”
再一次成为第一个交卷的人,林毅已经不能引起众考生的注意了。他们在心里多半都不相信林毅能这么快做完所有题目,只当他是胡写一气哗众取宠。见林毅悠哉悠哉地走出考场,几乎所有人脸上都带着一丝轻蔑。
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出考场,却没有发现秦定远和关月儿,这让准备在他们面前显摆一番的林毅有些失望。
好不容易天才一回却找不到人显摆,这感觉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一样。
不过林毅现在也顾不上郁闷,他有另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酿酒。
中举是没指望了,虽然最后一堂算学他有信心考第一甚至是拿满分,但架不住前两堂考试坑太大,只要阅卷人眼睛不瞎,他就绝对没戏。
正因为此,他才要另想出路。在这个没有勾兑酒没有蒸馏技术的时代,酿酒就成了他的首选。只要能搞出蒸馏白酒,他相信他绝对能发家致富。
而且,他酿酒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原因,那就是要让秦定远和程金醉一次。他要让他们知道,轮喝酒,他们就是个弟弟。
.....................
大周第一次科考,准确的来说应该是第一次乡试,在平静中落下帷幕。
这场乡试因为是第一次,加之因为战乱之前又中断了三年,所以论激烈水平来说不是很高,甚至在此之前,都没有出现一个呼声比较高的才子。
但这场乡试也不是没有受人瞩目的点,那个在大街上慷慨激昂的学子;那个在酒馆喝得丑态百出的狂生;那个连续三堂考试都是第一个交卷的林毅,自然就成了这场乡试唯一的焦点,
人们纷纷猜测他之所以能这么快交卷的原因,特别是最后一堂算学。在这个算学不受重视,人才不显的年代,居然能只花了不到一个时辰(据监考官小道消息只花了不到三刻钟)就完成了所有的试题。这种惊为天人的操作,让所有人惊讶不已。
不少人猜测林毅可能是某个隐世大家族的子弟,或者就是某个没落世家的后人,从小熟读四书五经,精通琴棋书画,谙熟君子六艺。所以才能在此次乡试中以压倒性的姿态,盖过了所有人的风头。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林毅是天才。不少人觉得林毅之所以三场都第一个交卷,是哗众取宠的行径。认为他自知自己能力不行,所以不惜胡乱答题争得第一个交卷以博取大家的关注。特别是最后一堂算学,不少人甚至以为林毅是交白卷。
人们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有争议性的话题讨论,因为这样的话题才能激起人的热情和胜负欲。
关于林毅的讨论,这些天一直以来都是丰平县热搜榜第一,大街上、酒馆里,甚至是深闺大院,林毅的大名在这些天算是传遍了整个丰平城。
总之,一场乡试过后,林毅彻底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大家对于此次乡试的结果,到底哪些学子能榜上有名反倒不是很关心。大家只想看看林毅最后到底是不是真的能上榜。
不过对于这些,身处流言中心的林毅反倒是没什么感觉。从乡试之后,他就拉着秦定远和关月儿在城外沙地上支了两个棚子,开始了他的酿酒大计。
酿酒干嘛来到沙地?当然是挖沙子。挖沙子干嘛?当然是烧玻璃。
林毅知道的高度白酒的酿造方法就只有勾兑和蒸馏。勾兑在现在不可能实现,那么唯一能够实现的,就只有蒸馏了。
但他又没有蒸馏器具,于是便干脆先从挖沙子干起。反正玻璃制品在这个时代也属于稀缺之物,说不定还能无心插柳柳成荫呢。
......................
沙地上,秦定远和程金两人,一人挑沙子一人搬柴火忙得满头大汗。林毅则坐在一个小型窑炉前烧火。
蒸馏白酒的想法很好,但真正做起来才知道有多难。特别是烧制玻璃,因为找不到大型窑炉,林毅只能自己勉强搭一个。不过好在他玻璃需求的量不是很大,所以不用搭太大的窑炉。
但就是如此,也把秦定远累得够呛。因为林毅没烧制过玻璃,导致前期错漏百出,不是温度不够,就是没把控好原料配比导致烧出来的玻璃杂质太多。后面好不容易烧出满意的玻璃液,又因为没有准备模具,等林毅找好模具赶来,玻璃液早就冷却了。
不过好在终于烧出满意的玻璃液,不用再像之前那样不断的试错了。虽然现在冷却了,不过问题不大,再烧就是。
“我说小毅,你酿酒就酿酒吧,烧沙子干嘛?”秦定远挑完沙子,毫无形象的瘫坐在地上。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烧出来的可是宝贝。”
“宝贝!”秦定远瞬间就来了精神,连关月儿端来的茶水也顾不上喝。
“琉璃听说过吗?”林毅一脸的高深莫测。
“当然听过,那玩意儿可贵了。上次老爹平乱有功,皇上就赏赐过一件琉璃器。现在还被我爹宝贝着呢。”说着秦定远像是想起什么,一脸不能置信地看着林毅。
“等等.....难道这沙子烧出来就是琉璃?”秦定远表情精彩之极。
林毅:“嗯....孺子可教也。”
秦定远还是有些不信:“真是琉璃?小毅你可不要骗我。”
林毅一脸的云淡风轻:“你等着看就是了。”
没过多久,当秦定远看着眼前摆放整齐的几个玻璃瓶时,整个人就像是被定住一样,嘴张得老大。
他现在终于相信林毅说的,这沙子的的确确烧出了琉璃。
“小毅,这用沙子烧琉璃的方法你是在哪学的?”秦定远小心的把玩着一个玻璃瓶,不能置信地问道。
“我师父...不是,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林毅故意提了“师父”两个字。
秦定远果然上当,眯着眼睛看向林毅。
“小毅,你跟我讲讲你师父呗。”
“什么师父?”
“噫....你还和我装。”秦定远一副我早就知道的表情。
“什么装不装的,你到底在说什么?”
“还嘴硬,那你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沙子可以烧出琉璃的?”秦定远问道。
林毅一本正经道:“我小时候吧爹娘死得早,下河摸鱼这种事没少干。在河边烤鱼,烤着烤着就烤出琉璃咯。”
秦定远一脸无语的看着林毅,一副我信你就上当了表情。
“真的是这样,没骗你。”
“行了行了,不说算了。”
“对了,这次乡试过后你有什么打算?”秦定远又问道。
“再说吧,先把酒酿出来。反正现在不是还没放榜嘛。”林毅答道。
他心里也有些奇怪,通常来说,考完过后的第三天就会放榜。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怎么这乡试结果还没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