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越过小伙计的脑门儿,砸在身后厚重的木质屏风上,发出噗地一声沉闷响声。
小伙计是普通人,只略略觉得奇怪,根本不知道自己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只顾着惊惧掌柜的大动肝火,结巴道:“掌,掌柜的,是王家三爷来了,在地字一号房……”
王家三爷?
王家三房王永逸,今日话题热门人物安贵嫔的亲爹!
掌柜的几乎瞬间呼吸急促起来:“大师,您看……”
和尚也微微一怔,然后露出了一抹奇异的笑容,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贫僧与王家三爷有缘,合该见上一面,化解这份孽缘才是!”
此时,他又成了那宝相庄严的高僧,便是连眼底的血气也逐渐隐匿,换上了一副慈悲神色。
掌柜的眼底闪过一丝惧意,深深垂头。
倒是那伙计,当真是不知者无罪,引了和尚便往地字一号房而去。
这厢,地字一号房里,白白胖胖比和尚更有和善模样的王家三爷,即便是苦着一张脸都是一副笑模样,哀声叹气间狠狠灌下一口热茶,又是一声长叹。
他对面坐着一瘦弱的白面书生,斯文儒雅,面带微笑,除了气质少了三分风流,五官长相竟与楚二公子颇为相似。
“王兄若是当真需要借酒消愁,小弟奉陪便是,倒是无需灌这一肚子的饱茶,回头直接宿在茅厕。”
王三爷翻了个白眼:“还是别了吧,为着清白着想,我需得离你这伪君子远些,你连亲弟弟都坑,我可不敢招惹。”
“滚,”白面书生笑骂一声:“我如何就坑他了,自古以来,世家大族为了传承与家产,无不争得腥风血雨,我这个嫡长子自动让贤,他不得痛苦流涕感谢于我?”
王三爷都给气笑了:“瞧你都心黑成什么模样了,还在这装无辜呢,这么多年了,所有人都以为你身子不行啦,命不久矣,哼,尤其丞相府上上下下,对你是愧疚万分,谁又能想到堂堂丞相府嫡长公子只因喜欢上了一个不该喜欢的人,就生生把自己的大好前程全给废了呢?”
白面书生面色一僵:“这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相比起王兄,只为了能每日躲懒,会试交了白卷,在乡下一窝就是十余年,小弟至少长年陪伴双亲身边;可惜啊,天不遂人愿,躲了十几年终究没躲过,如今可好,一越即将成为未来国丈哈哈哈……”
王三爷脸都黑了,将茶杯重重往桌上一搁:“好歹我也享受了数十年的安逸生活,比你这装了十几年的病,活得跟苦行僧一样,那可美了去了……”
“你懂什么?我这叫大隐隐于市!”
“不过是为情所困,一个不知名的女人生生将你困了数十载……”
“不过一个念想,小弟若当真想要得到一人,岂能蜗居十年不出?倒是你,都火烧眉毛了,还只管在这里灌个茶饱,心里就没有一个章程?宫里贵嫔娘娘就没有给你递个信儿?”
说到这个问题,王三爷焉吧了:“唉,你说,为兄不过随意生个娃儿来玩,怎么就忽然长成这么优秀了呢?”
“……”白面书生,也就是楚荣楚二公子的大哥楚尘,这一刻非常想要打死自己这位至交好友,忒不要脸了。
偏偏王三爷还在那里嘚啵嘚啵:“你说这妮子,为父明明告诉她皇宫里面有恶鬼,切记离得远远地,一切危险让她姐姐去扛,正好她那个庶姐掐尖要强的,她怎么还偏偏就迫不及待窜到皇帝那小子跟前儿了呢,如今倒好,我又惹不起皇帝,傻眼了吧,被宠被骂被欺负,全靠她自己了吧,唉真真是个不孝女……”
这一番话说下来,两人都沉默了,楚尘虽然没有当过父亲,但试想一下,心里也忍不住提了起来。
“谁叫你养的是闺女,女生外向,嫁娶一关往往如同第二次生命,福祸难料。”
似劝慰似感叹,楚尘联想到自己,眼神幽深。
王三爷反倒戏谑起来:“得了吧,我只是不愿女儿入宫,但若是她自己觉得如意,自然随她高兴,不像你,你这男生外向未免有些过于……”
“滚!”
楚尘哭笑不得:“我是傻了才同情你,恭喜国丈爷往后门庭若市,麻烦不断,再无懒觉可睡,再无闲散日子可过,身边无不是身怀莫测之人……”
“滚!”
王三爷也哭笑不得:“要不要这么实诚,让为兄再躲懒一时三刻都不行?”
“还躲?你没瞅瞅外面是什么情况?”
“雾草,闺女害我……”
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也算苦中作乐,乐中又泛着苦味。
“客人,是否要添茶?”
忽然,门外传来一声询问,很突兀,两人瞬间警觉。
“且退下吧,不得打扰。”
王三爷淡淡应了一声,门外悄无声息,无人应答也无人再叫门,两人心里一突,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底看到惊色。
“不是试探就是警告,王兄觉得是敌是友?”
楚尘眉目阴沉,因着不想暴露自己装病的事实,他将护卫全都打发出了悠茗居,此时不由后悔。
“后者,敌人可不会这么客气!”
王三爷眯起眼思索。
“撤吗?”
楚尘也在思索。
“不必,外头太乱了,也要防止是对方故意放了风声给我们。”
王三爷心里渐渐理出头绪:“静观其变,若是我当真出事,想必会有人前来相救。”
楚尘眉头一扬:“如此肯定,你对你那皇帝女婿很是满意嘛!”
话才落,敲门声起!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非常有节奏的九声敲门声,然后伴随着一声佛号,门吱呀一声开了。
“不请自来是为贼,阁下莫要辱了出家人清誉。”
王三爷眯着眼,白白胖胖的脸上露出阴恻恻的笑:“了悟和尚,你个老不死的狗东西,今日又要开杀戒了么?”
“九九归一,终成正果,万事皆有其定数,天授之,不可改!”
和尚一脸和善,眼底却泛着冰冷血色,言语之间煞气浓烈,仿若魔僧,他就是传说之中,与当年巅峰时候的国师季无双齐名的了悟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