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寒再在三生石上一抹,所有的画面皆消失了。
“历劫回来,我们应该忘却那一世所有的事,可奇怪的是,无论如何,我们的原身都无法将那段记忆消除。不得已,只得将其封存了起来。”
“我想是在我们的神魂一分为二时,那段记忆大部分转到了你身上。它虽然仍在封存之中,却影响了你。那时,或许你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才与杜明慎相识,便信任他,知道他能为那个冤死的孩子伸冤。你不喜欢练功,大概也是受那一世的影响吧!”
“现在想想也能明白了,为什么当初我们历劫回来,却除不去那一世的记忆。原来我们和杜明慎之间的牵绊还没了结。周寒,你自己想一想,你真正了解杜明慎吗,他凭什么值得你爱?那一切,是因为你对杜明慎所有的感情并不是出于本心,而是那一世遗留的情。”
“若有来生,我们仍做朋友,不做夫妻。前生便已经注定了。”
李清寒说完,拿出一支小拇指大的瓶子,托到掌心中:“周寒,现在是时候了,将那一世彻底了结吧!”
“这是什么?”周寒看着李清寒手上的瓶子问。
“这是我从冥河畔讨要来的。”
周寒神色微微一凝。冥河畔生长着一种花,那种花提炼的汁液,是配制“孟婆汤”配料之一。
周寒伸手将瓶子接了过来。瓶子拿在手中却重逾千斤,让她迟迟收不回自己的手。
“周寒,你若决定放下了,这里的东西就给杜明慎用下去。你若也放不下,就你自己用。”李清寒目光深重地望着周寒。
周寒缓缓收回手,“我知道该如何做。我和他之间会有结果。”
周寒说完,一转身,便消失在李清寒面前。
“真是,走得这么快!”李清寒微微蹙眉,她心里还是担心周寒的。
李清寒回到梅江,在江神大殿前的台阶上,便听到殿中传来一声声惨绝的嚎叫。
“不好了,不好了,神君不见了!我找不到神君了!”
李清寒还没站定,眼前便出现一片红光,然后一道红影朝她射了过来。
李清寒伸指一夹,红影停在半空,摇头晃脑,正是鱼潢。
鱼潢看到是李清寒,登时兴奋地大叫:“神君,神君!”
“你喊什么,我又丢不了。”李清寒斜了一眼鱼潢。
“我巡江回来,便没看到神君。神君是丢不了,可神君不能丢下我。”鱼潢晃着脑袋说。
李清寒轻轻哼了一声,便朝大殿走去。然而,她在殿门前忽然停下来,眉头微微一蹙,便急转身,又朝外走。
“走,跟我去江州城。”
“江州城!”鱼潢听到这三个字,兴奋地在江水扑腾了一下,口中吐出一串泡泡。
水泡破灭,鱼潢发现李清寒已经不在眼前了。
“神君,等等我!”鱼潢一甩尾巴,一道红影冲出去,很快也不见了。
江州城,街道上依旧热闹繁华,人来人往。这几天,离江州府不远的街道上,多出了一个卦摊。
原本一个卦摊不值得太多人注意,但是这个摊主太吸引人了,不论男女老幼,路过这里,都要多投注几眼。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姑娘和妇人,在卦摊周围流连不去,偷眼瞧着摊主。
卦摊的摊主是一个白衣年轻人,二十岁上下,容颜非凡,眉目疏朗,神采翩逸。见到此人,方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温润如玉,什么是玉树临风,所有美好的词用在他身上都不过分。
有人故意同他搭讪,交谈间,年轻人探扇浅笑,丹唇开合。那如散发着皎月光芒一般的面容,足以让人忘却尘寰,深陷其中。
更令所有人惊异的是,还有白衣年轻人卦摊上竖立的一面布招,上面写着八个大字,“算无不应,福祸尽知。”
狂,真是太狂了。
在白衣年轻人面前的桌子上,放着笔墨纸砚,一把折扇、一本书、一个签筒。在桌子边角上,插着一支小竹棒,头上粘着一块麦芽糖做的糖人。可白衣年轻人并不吃,而好似摆设一样,就把糖放在那里。
这块糖放在白衣人面前,与他的气质毫不相符。但女人们丝毫不觉得白衣人幼稚,反而感觉这俊美的男人很有意趣。
“我以为离鹤法师是这世上最好看的男人,没想到他一点不逊色于离鹤法师。”
“离鹤法师高高在上,咱们想见也见不到。他若是一直在这里摆摊,我们倒可以常见。”
“不知道他有没有成亲?”
“你难道对他有想法了?”
“去,别问我,你难道没有?”
“你可是有丈夫的。”
“他若愿意,我情愿和他私奔。”
“你敢——哈哈……”
几个女人围在一起,小声说笑着。
白衣年轻人对周围的一切并不在意,没有人时,他便随意地翻着书。那端庄沉稳,风轻云淡的神态,又引得不少人注视。一些女人直接看呆了。
白衣年轻人视线微斜了一下,看了一眼那支被竹棍插着的糖人。在那块糖上面,趴着一条凡人看到不到红色鲤鱼,正张开鱼嘴,一下一下舔舐着糖人。
这个白衣年轻人正是变化后的李清寒,红色鲤鱼就是只有魂魄的小鱼妖鱼潢。
“先生!”一个甜美的声音从李清寒面前传来。
李清寒抬起头,见一个身穿粉色衣服的年轻姑娘站在了她的卦摊前。
李清寒收了书,微笑道:“姑娘请坐,可是想求一卦?”
看到李清寒朝她笑,粉衣姑娘的脸颊飞上了一抹红晕,微微点了点头。
“姑娘想问什么?”
“我——我——”粉衣姑娘脸涨得更红了,却说不出来。她到这来就是想找个正当理由,离眼前的男子更近些的。看到这个男子,她想起了自己的姻缘,但一个姑娘家,又无法直接说出口。
李清寒微微一笑,将签筒拿过来,“既然姑娘不便说,那就抽一支签。”
粉衣姑娘的手在众多的竹签之上,迟疑了片刻,然后抽出了一支。她只扫了一眼竹签上的字,便递给了李清寒,“请先生解惑。”
李清寒拿过竹签轻轻念道:“二月桃李花如珠,红白粉黄未能知。于今雨露皆齐备,直待春风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