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自然能够看出来。
这个时候,就能够体现皇权的好处了。
朱允题直接对工部尚书说道:
“孤叫你来是让你修建水泥路的。”
“不是来听你的疑问的。“
工部尚书听到朱雄英的话,当即便住嘴不提:
“臣遵旨!”
朱允题接着说道;
“另外需要工部派人规划出一条路线。”“最好用最短的距离修建。“
“至于那些水泥,可以在沿途寻找合适少水泥的山。““然后就地建造水泥厂。”“总之,这是日个罪常天的工程。”“因为将来要修建的不止是这一条路。”“而是要在整个大明席间四通八达的水泥路。“
“这条金陵到北平的水泥路。“
“相当于是给你们工部攒点经验。“
“免得将来公路全面铺开的时候。”
“你们手足无措。”
听到朱允题的话,工部尚书不由得心中一震。没想到这位皇孙殿下竟然有如此的雄心壮志。要在整个大明的境内修建水泥路。当即便不再多说什么:“臣遵旨!”
“只是修建水泥路这件事,层费良多。”“需要的人手也不少,臣……”朱允题摆了摆手说道:“这件事情你不用担心。”“既然孤已经决定要修建水泥路,那必然是做好万全的准备了。”
听到朱允题的话,工部尚书再也没有了任何意见:
“臣知道了。“
“臣这就派人去安排。“
随后工部尚书便离开了皇宫。
等到工部尚书离开字后。
朱允题又让人把户部尚书叫来。
等到户部尚书来到朱允题的面前后。
朱允题同样没有拐弯抹角的说道:
“朝廷准备修建一条从金陵到北平的水泥路。”
“户部到时候和工部合计一下。“
“看看需要多少钱。”“然后从户部调拨银子。”户部尚书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因为现在户部根本就不缺钱。不说从东瀛运来的源源不断的银子。光是大明现在每个季度的税收。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户部上述也早就理解了什么叫做流动的钱才是钱。放在库房里的钱对朝廷来说。甚至还不如路边的一块石头。于是当即便开口说道:“臣知道了。“
“回头臣就和工部尚书碰个头。”“然后商量一下这件事。“朱允题点了点头说道:“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一件事。”户部尚书说道;“太孙殿下请讲。“朱允题道:
“这次修建水泥路的人。”
“孤准备从各地的流民里面征召。”“让这些流民能够有一份钱挣。”
“当然了,如果有百姓愿意挣这份钱,孤也绝对没有意见。“
听到朱允题的这番话。户部尚书不由得心中大警。如今大明的百姓收入可是相当高的。太孙殿下能够说出这样的话。
就说明他给这些参加修路的人开出来的工钱也绝对不会低。于是户部尚书便开口问道:
“敢问太孙殿下,准备给这些流民开多少工钱?”朱允题想了想,开口说道:
“嗯,就每人每个月五两银子吧!”
听到朱允题的话,户部尚书不由得倒吸了日口凉气。
赶紧出言阻止道:
“太孙殿下万万不可!“
“五两银子的月钱前所末闻。”“这实在是有点太高了。!““大明一户普通人家一年才挣多少钱。““他们一个月就能挣五两银子。”“实在是有点太夸张了!““如此一来,老百姓哪里还有心思种地。“
“全都跑去修路了!”
朱允题早就料到户部尚书会这么说。
所以在听到户部尚书的话之后。没有丝毫的意外之色。
“爱卿觉得孤这个工价定的太高了?”户部尚书点了点头。这还用说吗?
要是不高的话,自己何必在这里跟你争论。朱允题接着说道:
“那爱卿觉得大明的粮食现在够不够吃?”户部尚书再次点了点头:“粮食当然是够吃的。“
“可就算是够吃,也不能证老百姓放弃种地啊!”朱允题抬手制止了户部尚书的话:“既然粮食够吃。”
“那何必把百姓束缚在这块土地上呢?“户部尚书听到朱允题的话。像是抓住了什么,但又说不上来。“还请太孙殿下赐教!”朱允题笑着说道:
“朝廷征讨的脚步绝对不会仅仅只限于草原。““也绝对不会只限于西域。““到时候那么大的疆土。”
“都需要大明的百姓去开垦,驻守和生活。”“孤当然知道故土难离。”
“之所以故土难离,除了这里是生养自己的地方之外。“
“更重要的是,离开这块地方,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继续活下去的法子。““这613才是故土难离的真正原因。”“所以就要趁着现在修路这个机会。““让老百姓们看到。““离开这片土地。”
“依然能够挣到钱,能够好好的过活。”“至于粮食的问题,完全不用担心。”“以大明百姓的勤劳程度。””到哪里都能够种出粮食来。“听到朱允题的这番话。户部尚书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没想到这位太孙殿下竟然有如此的雄心壮志。早就已经规划好了大明的未来!“而且更重要的一点。“
“这些修路的,无论是流民还是百姓。““拿到这些钱之后。”“虽然会有一部分送到家里。”“但是终究还是要留一部分在身上的。”“这些钱自然会让人来花。”“到时候拉动的就是沿路的经济。““大明现在富的只是江南。”“中原和北方远没有这么富庶。“
“孤是想用这种法子,证咱们天明的百姓都富起来!”“你明白了吗?”听到朱允题的话。户部尚书彻底傻眼了。
没想到这位太孙定向居然是一环套一环的来做这些事。
此时户部尚书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一直把南直隶的问题拖到不久前才解决。因为时机不到。如今时机已到。立刻就是雷霆骤雨般的打击。“臣遵旨!”户部尚书朝着朱允凝行了一礼之后。
便转身离去。
这次调拨的银两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自己得提前找到工部尚书商议此事。
而朱允题在户部尚书离开之后。
立刻下了一道旨意明发天下。
朝廷开始招募流民。
修建水泥路。
只要愿意去的人。
每个人每个月有五两银子的现银。
此道旨意一出。整个大明全都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