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某以为,应当将其当作日月岛近期坚定执行的策略!”刚刚被纳入幕僚团的邓剡坚定地说道。
“打照长江防线,控制近海海域,以此作为北兵不可攻破的城墙。大力促进农耕,以商业带动江南经济的飞速发展,以此积蓄力量。厚积薄发,待到大都陷入混乱之时,趁势起兵。哪怕暂时无法夺回神京,也自可踞江南而立于不败之地。”
正是因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三个建议,让甄鑫下定决心将这位文武双全的老先生拉入自己的幕僚团。
能提出这种建议的人,其水平肯定不下于老朱起兵之初的幕僚。
不过,邓剡提这建议,核心只有一个:先熬死忽必烈再说!
忽必烈再强,也没两年好活。他一死,在太子未立的情况下,大都必乱。而日月岛便可以趁这时机,发展经济、收拢民心、内练强兵。
达者觊觎天下,穷者独保江南。
毕竟是忽必烈,每当想起这个名字时,甄鑫总会觉得心虚。
能够躲在江南猥琐发育,自然是最佳的选择。
但是,除非忽必烈有老年痴呆症,否则哪里肯给自己从容发展势力的时机?
这张长长的会议前,左侧坐着邓剡、与陈文开,右侧坐着姚燧与谢翱。
方回左手捧着一个小本子,右手拿着一只细狼毫,坐在主座的甄鑫身后三尺之处,以示自己并非正式列席此次会议,只是作为一位临时的会议记录者参与。
甄鑫看向谢翱。
“邓先生的建议,虽然稳妥,但是谢某以为,似乎过于保守。”谢翱斟酌着说道。
邓剡脸上并没有现出不豫之色,拱手以示请教。
“当年,高宗南渡,忍痛与江淮以北割裂,苦守江南一百五十载。却终究不仅未能平定中原,连江南也彻底丧失……
“高宗的绍兴北伐、孝宗的隆兴北伐、宁宗的开禧北伐、理宗的端平入洛。前后四次北伐,皆无功而返。不是战力不如人,也并非国力弱于人,而且因为,中原的百姓,早已离心,不再盼望着王师北上,更没有人将自己视为宋人!”
汉后三国,晋后南北朝,唐后五代十国,直至南宋与金元。无论哪一次的南北对抗,最终的结局都是自北而南统一天下。
正是因为江南富于中原,使得愿意上战场拼杀的兵员,远远不如中原,更不如以战争为主业的蒙古人。
一旦抱着固守江南的心思,最终的结局,无不是覆灭于北兵。
如今更是如此。
十年间,天下百姓渐渐融合,又怎么能继续制造出南北对峙的局面?
如此只要再过十年时间,当北地汉人再次仇视南人,而南人开始安于享乐之时,也是江南面临崩溃的开始。
忍一时未必风平浪静,退一步只会将自己逼向绝路。
北方汉人鄙视南人的懦弱不堪,南人其实也从心底看不起北方人。
在大多数南方人的眼中,不尊礼法、不知进退、不学无术,北方的汉民尽是以杀人抢劫为乐的粗鄙之徒。
儒学不兴、理学断绝,还得靠南人北上才得以重新开始传播。
国朝不开科举,一方面是蒙古人不屑于儒学,另一方则是因为在考场之上,南人只会轻松碾压北地汉人。
南宋之时,每次北伐朝堂总会出现反对的声音。一来战争损害国力,二来没人有必胜的把握。最重的是,即便最终夺回中原之地,面对的将会是数百万贫困的百姓,安置这些人最终必将给江南带来极为可怕的负担。
普通的老百姓,只会关心柴米油盐。王朝的更迭与天下的统一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没有办法更没有能力去关心。
凭什么这些人最终得去承担战乱而引发的流离失所与家破人亡的痛苦?
即使要竖旗造反,也不该是鼓动江南百姓与北地汉人之间的对抗,不该是兄弟之间的再次内斗,否则又为什么要造反?
这点,是甄鑫一直坚持而受谢翱支持的核心主张。
邓剡虽然不太理解,却也没有继续坚持自己的建议。
姚燧则老怀大慰,看着在座几人,带着淡淡的优越感。
甄公子既然拥有汉家血脉,自然可以当自己是汉人。既然如此,视南人为兄弟又有何妨?
毕竟只有得到江南官员的全力支持,汉人文武才能在朝廷上对抗蒙古人与回回人,从而掌控真正的核心权力。
姚燧站起身,对着甄鑫恭敬一礼,诚恳地说道:“姚某已经风烛残年,死不足惜。但是甄公子却如初升之朝阳,前途似海而来日方长!不仅仅是北地汉人未来之所系,也是天下重轻之所系。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甄公子若于此时前往大都,恐有不测之虞。
是以,且让谢某独自回到大都,为甄公子试探皇帝口风。只望甄公子功成之时,莫忘老朽今日拳拳之心。”
这老头,宁愿独自一个回到大都,去承受皇帝的怒火,也不愿意将自己拐去大都交由皇帝处置,可真是个好人呐!
难怪,姚燧可以被视为北地儒门的扛鼎之人。可是这样一个赤诚的老夫子,是怎么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活下来的?
甄鑫不得不摁下自己突然冒出的好奇心。
忽必烈只是下令让姚燧带着甄鑫前往大都,却并未在圣旨中提及如何处置甄鑫以及正在江南兴风作浪的日月岛。
这显然会给许多人留下希望与念想。
尤其是还留在江南为官的北地汉人,对日月岛的所作所为虽然有所不满,但也还没到厌恶的地步。总觉得这样下去,迟早失控。因此上,这些人是最希望甄鑫能去趟大都,亲见皇帝。或是取得朝廷的认可,哪怕将江南全都划给甄鑫治理,也比现在这样越俎代庖好些。
否则,朝廷就该予以治罪,以扼制住江南的乱象。
姚燧心里虽然也倾向于这种意见,却委实不敢让甄鑫轻身涉险。
而对于麾下绝大多数的江南幕僚与将领来说,立足江南、守住江南、控制江南,这是基本盘,不可好高骛远。
从目前来看,崛起不到一年时间的日月岛,底子依然太薄。眼光看得过远,很可能到时连眼前的东西都会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