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十几天就过去了,不知不觉来到了七月下旬。
谭震决定回家了。
因为他知道,1987年的高考成绩马上就要出来了,谭华是今年高考的参与者,他必须赶紧回去看看。
陈老爷子已经提前回京了,因为案情重大,他需要亲自向中央领导汇报。
深州市的贪腐案还在进一步的审理当中。
主犯王有利和胡大贵都被开除党籍,撤销一切职务,所有不法财产均予以没收,两人因为贪污数额巨大,又涉嫌犯罪活动,被调查组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审判。
至于像罗绍新这样的小喽啰,自然用不着中央调查组动手,地方纪检委就足以收拾他们了。
就冲他犯的那些事,他的政治生命肯定已经走到了尽头,接下来的岁月里,估计他会在监狱里面度过了。
因为这件案子涉及的人和事情实在太多,王东来被留了下来,协助中央调查组的一切行动。
谭震在和王东来打了一个电话后,就带着家人回到了宜城。
回到宜城的谭震,第一时间就和谭华一起来到了宜城一中,找到谭华的班主任,打听他的高考成绩。
不过很遗憾,和他一样关心谭华成绩的班主任,并没有收到教育局下发的成绩通知单。
不过他悄悄的告诉谭震他们,就在他们回来的前一天,已经有人来学校调谭华的档案了,据说这人就是从燕京来的。
谭震大喜,他虽然不知道这个人来自哪个单位的,但是既然提前来宜城一中调档案,就说明谭华考的成绩不会差,要不然燕京那边不会派专人过来。
只有谭华依然是忐忑不安,脸上紧张的汗都出来了。
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他自然非常理解谭华此时的心情。
“谭华同学,你先回去,成绩一出来,我们马上打电话通知你!”
按照以往的惯例,高考成绩一般会在7月下旬下发到县教育局,并通知学校。
今天已经是7月23日,也就是说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能知道谭华的高考成绩。
等待,永远是最煎熬的事情。
谭震第一次觉得,时间过得那么慢!
在经过几天的煎熬后,在7月26日的这一天,谭家终于等到了学校老师的电话。
当电话响起的时候,谭华异常的紧张,脸上全是汗,甚至不敢拿起桌上的电话。
其实也不怪他,对任何人来说,这个时候都是最紧张的时候。
就连谭爸谭妈,也是紧张的搓着双手,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惊扰了谭华打电话。
谭震拍了拍谭华的肩膀,说道:“小华,你要相信自己!”
“谢谢哥!”
谭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终于拿起了电话并按下了免提。
电话机里面响起了谭华班主任老师欣喜的声音。
“谭华同学,恭喜你呀,你这次高考考了678分,不但在我们全县考生中理科排名第一,也是全地区第一名,你赶紧来学校,市报社的记者同志要采访你”。
放下电话,谭华欢喜的傻了。
他结结巴巴的对谭震说道:“哥,你掐我一下,我感觉自己在做梦!”
谭震笑着在谭华的手背上掐了一下,说道:“我说过,你行的!”
疼痛让谭华清醒了过来,他瞬间泪流满面,激动的一把抱住谭震。
“哥,我终于考上了”。
“我就知道,你可以的!”
谭震也很激动,因为他的出现,谭华的人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前世的蹉跎,再也不会有了,相信这辈子会过的更好。
谭华高考拿了理科状元,让谭爸谭妈激动不已,脸上已经笑成了一朵花。
他们第一时间点燃了家中神台上的香烛,在门口放起了鞭炮,向谭家列祖列宗报喜。
对他们来说,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就连小天生,也高兴的在大厅里面来回蹦跶。
“哇…二哥好厉害,这下好了,你和大哥一样,也是状元了!”
谭家的喧哗很快就惊动了隔壁的梁家,把梁家几个沉睡中的宝贝给惊醒了。
只是一瞬间,梁家就响起了几个宝宝此起彼伏的呐喊,就像战场上的冲锋号,一个比一个响亮。
堂姐很快就跑了过来,埋怨道:“三叔三婶,这不过年不过节的,你放什么鞭炮呀?”
听着隔壁此起彼伏的交响曲,刘英和谭林都有些尴尬,实在是太激动,一下把堂姐的几个小宝宝给忘记了。
还是小天生嘴快,见堂姐过来,马上就抢着说道:“姐姐,姐姐,我二哥考上状元了!”
“是吗?那必须得庆祝!梁山…去拿鞭炮过来!”
堂姐一听大喜,她再也顾不上自己的小宝宝了,马上就催着梁山去拿鞭炮过来。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过后,谭华考了全市第一的消息就像一阵风一样瞬间传遍了整个宜城。
一如几年前一样,谭家成了整个小县城的中心,有不少人拖家带口的特意跑到谭家的家门口,为的就是一睹“状元”的风采。
虽然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没有下来,但是以谭华678分的优异成绩,五道口职业学院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谭华这几天特别忙,忙着接受采访,忙着去曾经的母校演讲。
一时之间,小小的宜城因为谭家的喜事变得热闹起来。
在这段日子里,你随便走到大街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听到那些大爷大妈,大叔大婶议论谭华的声音。
有人说,谭家肯定是祖坟风水好,老祖宗庇佑,才成就了如今的“状元”。
也有人说,不关祖坟的事,是谭家县城的宅子建的好,福荫所在,谭家才有了如今的福气。
反正围绕谭家的两个“状元”,县城是众说纷纭,各种传说都有。
不管怎么说,因为连出两个“状元”,谭家在宜城算是出了名,成了小县城名副其实的“状元之家”。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四叔的咸菜铺子又一次火了。
事情的起因是四婶在街坊四邻面前吹嘘,说谭华和谭震一样,最喜欢吃她家的咸菜,从小就是吃着她家的咸菜长大的。
正是因为她家的咸菜酸爽可口,谭华才有了今日的状元之才。
状元爱吃咸菜,而且还是和谭震一样从小爱吃,这个消息迅速的传遍了整个小县城,引起了那些学生家长的强烈关注。
而实际上,谭华和谭震恰恰相反,他最讨厌吃咸菜!
不过事情的真相已经不重要了,伴随着消息的扩散,邻里街坊已经自动脑补,将四叔家的咸菜又一次给美化了。
接连几天,四叔家的咸菜铺子是人山人海,把四叔压箱底的存货都给掏空了。
到底有多少人买了四叔家的咸菜谭震不知道,不过后来李达私下跟他抱怨,说他们家一日三餐现在都吃起了咸菜。
据说就是在四叔家买的,原因是李达的弟弟明年也要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