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迎春嫁妆准备的田产商量好了,陪嫁的家具,则由贾琏负责订制,首饰和其他陪嫁的,由王熙凤来准备。
薛家有木材厂,贾琏说这两日找薛蟠订木材,找木匠打造。
商量完事情,贾母叫王熙凤张罗,叫姐妹们与宝玉过来一起吃饭,因为明日国子监进学。
贾赦、邢夫人、王夫人就不留下来用晚饭了,有他们在,姑娘们与宝玉都会拘束。
黛玉、宝钗、迎春等人来了之后,也都知道了,是贾环提出给迎春买田产,还带头以赵太太与自己的名义,购买两百亩地给迎春。
迎春有些内向,不擅长表达自己,充满感激眼神深深望了一眼贾环,忍着心里的激动,坐在赵太太身边,给她斟茶。
赵太太见迎春眼中含着泪,笑着轻轻拍了一下迎春的手,道:“二丫头,这都不是什么事,环哥儿小的时候,你也很照顾他,他没地方去,经常去你院子玩,现在他出息,能帮衬到姐姐,也是应该做的。”
宝钗、黛玉、史湘云看着赵太太与迎春,心里正感慨,宝玉溜过来,对她们道:“等一会,用完晚饭,一起去怡红院坐坐,我们行酒令,聚在一起喝酒?”
史湘云平常很喜欢人多,凑热闹的,如今看宝玉忽然觉得缺了点什么。
迎春是姐姐,大伙从小一起长大的,如今迎春开始准备嫁妆,要嫁人了,你一点都不关心,完全不放在心上,还一天到晚只顾着自己玩。
黛玉神情淡淡的,道:“我前两日还有些不舒坦,饮不了酒多,就不去了,你们玩吧。”
宝玉有些失望的道:“林妹妹,你不想饮酒也没事,过去坐一会儿,大伙一起玩,不让你喝酒,也可以。”
黛玉还是摇摇头,说道:“算了,大伙一起行酒令,我如果输了,又不饮酒,那不是耍赖吗?宝玉,我就不去了,下次等我好了,再跟姐妹们一块玩吧。”
黛玉哪里是不舒服,只是不想掺和,如今大家年纪都大了,也该避讳一些了。
在贾母这里,大伙一起吃饭,就算了,毕竟还有长辈在。
晚上,去宝玉院里饮酒,算什么?
姐妹们如今已经不小了,宝玉如今也十七了,而且,听说他和怡红院的几个大丫头,私底下都很亲密了。
宝钗也推了,说道:“宝玉,你们玩吧,我家的买卖,今日铺子掌柜的送账交给母亲看了,母亲眼力不太好了,我帮着看看。”
宝玉不解的道:“宝姐姐,你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怎么还看账本?这些东西脏了你的眼睛,仔细别被这些俗务沾染了?”
宝钗笑而不语,也不辩驳。
史湘云心直口快,不像黛玉与宝钗,直接对宝玉道:“宝姐姐家里几代人都是做皇商的,怎么就脏了?这也是堂堂正正赚银子,养家生活,做经济的人,也是凭本事吃饭,也不是做什么见不得光的事。”
宝玉很不屑史湘云说这些大道理,甩了袖子,走去找宝琴说话了。
黛玉与宝钗都劝下史湘云,并不同意史湘云这样直接不给宝玉面子,黛玉道:“史丫头,有些事,你知道就行了,不一定要说出来,宝玉他心里也听不进,指不定还会怪你多事。”
宝钗也道:“史丫头,宝玉倒还罢了,你与他顶嘴,他最多生气两三日,以后过了也就过了,如果让外人听见,传到其他人的耳朵里,可就不好了。”
史湘云知道宝钗说得是王夫人。
史湘云叹了一口气,道:“大伙毕竟都是从小一起长起来的,我也希望二哥哥以后能有点出息,不说能出将入相,起码有个好的官身,有个体面的差事。”
史湘云又道:“你们看,环哥儿已经超过二哥哥很多了,再看兰哥儿勤奋好学的样子,将来也会是个有出息的,还有……”
史湘云本来想说琮哥儿都去衙门上值,有官身了,幸好话到嘴边,停止了。
黛玉与宝钗似笑非笑的望着她,黛玉逗道:“史丫头,还有谁呢?”
史湘云白了一眼黛玉,坐下来和赵太太说话,不理她。
贾政、贾琮正好回来了,两人都是回自己院子,换下官服,穿着便服之后,过来给贾母请安的。
贾母上下打量了一会贾琮,道:“也不知是不是做官了,有差事的缘故,老婆子看琮哥儿,好像比以前要沉稳了许多。”
贾母留贾琮在荣庆堂吃饭,贾环则跟贾政去了荣禧堂书房。
贾环将皇上跟韩王殿下讲的,告诉贾政。
贾政有些尴尬的问道:“环哥儿,皇上让韩王殿下助我,可是因为你?”
如果是因为自己儿子年纪小,不好升官,把功劳算在自己头上,这着实有些不好意思。
为了让贾政心里好受点,贾环说道:“也不是的,父亲在衙门办差这么多年,兢兢业业,皇上自然也看到的。”
贾政却不太信,又问道:“或许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皇妃吧?”
元春如果生一个皇子,皇上给恩典升个官,也是正常的。
见贾政脑子还是清楚,贾环道:“老爷说得是,或许也因为皇妃吧。”
贾政道:“太仆寺缺好的种马,已经有段时间了,你们韩王府怎么有种马?。”
贾环没跟贾政说全部实话,道:“胡国皇子每年都有几百匹好马,卖给韩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