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郑崧将军端起茶杯,仰头一饮而尽。
这时,一直紧盯着他的覃宁,眼眸深处不易察觉地闪过一丝极为复杂的神色,但那丝异样瞬间便被他用宽大的衣袖巧妙地遮掩住了,以至于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覃宁缓缓举起自己面前的茶杯,毫不犹豫地将杯中之水一口气灌进嘴里,随后放下杯子,脸上露出一抹深深的叹息:
“主公乃是有气节之人啊,我等实在望尘莫及!”
听到这话,郑崧将军微微一笑,转头看向身旁的覃宁,缓声说道:“覃先生过谦了,将军曾经对我说过,在其所招揽的众多门客当中,数你的才能最为出众。”
覃宁闻听此言,对着郑崧抱拳说道:“当初多谢主公厚爱与赏识,若非承蒙主公收留,在下又怎能有今日?”
然而就在此时,原本正襟危坐于覃宁对面的郑崧将军,突然间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身体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
他口中喃喃道:“呃……不知为何,这茶喝过之后怎会有些头晕……”话音未落,便见他整个身子向前一扑,重重地趴倒在了那张桌案之上。
覃宁见状,迅速起身走到郑崧将军身边,伸手探了探他的鼻息。稍作停顿后,他低声自语道:“这药效发作的时间倒是比我预计的稍微晚了一些。”
说罢,覃宁抬起头来,再次望向已经毫无生气的郑崧将军。
起初,他的脸上还带着些许复杂难明的神情,可没过多久,那丝情绪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令人不寒而栗的冷漠。
当覃宁缓缓地迈出门楼,那沉重的大门在他身后嘎吱作响。
守在门前的两名护卫见状,立即挺直身躯,恭恭敬敬地向着覃宁躬身行礼,并齐声喊道:“大人!”。
覃宁面沉似水,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直直地落在面前的护卫身上。
沉默片刻后,他沉声问道:“情况如何?”这简短的四个字,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让人不敢有丝毫怠慢。
其中一名护卫连忙上前一步,微微低头,语气恭敬地回答道:“回禀大人,郑崧带来的那一百名老卒已然被我们全部解决掉了。”
说完之后,这名护卫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等待着覃宁的进一步指示。
覃宁听后,嘴角微微上扬,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他快步走到城墙的边缘,双手扶着冰冷的城垛,目光遥遥望向数里之外的楚军大营。此时星光都已经不见,但楚营之中有火把照耀,营帐的轮廓清晰可见。
覃宁的眼神紧紧盯着那里,眼中突然迸发出一道明亮的光泽,就像是黑暗中的闪电一般耀眼夺目。
紧接着,覃宁转过头来,对着身后的护卫果断地下达命令:“既然如此,马上给城外发送信号,通知上将军率军入城!不得有误!”
“属下领命!”那护卫毫不犹豫地高声应道,然后迅速转身离去,执行覃宁所交代的任务去了。
覃宁步履沉稳地走到城墙的内侧,缓缓抬起头来,视线投向宛城城内方向。
城内虽有数万百姓,但整个城内却是漆黑一片,寂静无声。
当他的目光转了一圈之后,最终定格在了位于城中显眼位置的将军府之上。
宛城守将郑段于郑国而言的确是支柱一般的人才,但于楚国而言确是阻碍。
覃宁,他可是楚国黑衣卫成员之一,他在黑衣卫中的编号为九,属于黑衣卫的第一批成员,可以说是这支神秘组织的元老级人物。
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出色的身手,他一路晋升至黑衣卫镇抚使之位。
早在十多年前,覃宁便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潜入巴国境内开展谍报工作。
多年来,他一直深藏不露,默默搜集情报,并等待着时机成熟。
终于,在数年前,他成功协助楚军攻破了素有天险之称的瞿塘关,为楚国一举独霸巴蜀地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也正因如此,他的爵位得以连升三级,可谓风光无限。
在攻破巴国后不久,他又接到了来自黑衣卫统领“壹”的新命令,那就是前往郑国继续执行特殊任务。
经过一番辗转周折,覃宁成功混入了郑国将军郑段的门下,成为了一名门客。
由于覃宁才华横溢,很快就在众多门客中崭露头角。
无论是出谋划策还是处理事务,他都表现得极为出色,渐渐地赢得了郑段的赏识和信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段对覃宁愈发倚重,甚至视其为心腹。
而此次郑段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向郑伯进谏,其实背后也是覃宁精心策划和引导的结果。
不仅如此,郑段能够最终被郑伯易任命为宛城守将,同样离不开黑衣卫暗中收买的那些郑国的公卿们的极力推荐。
可以说,这一系列事件皆是覃宁巧妙布局、步步为营的成果。
郑国加入楚盟已经有十来年,这么长的时间里,楚国对于郑国的渗透几乎涵盖了各个方面。
不仅是郑国,其他楚盟成员国的情况都差不多。
郑伯易自以为可以掌控郑国摆脱楚国的控制,实则是陈、郑两国已经成为楚国全力北上的阻碍,楚国需要一个理由清除这两块挡路石。
覃宁当初主动沈丘编练城中青壮,就是为了在楚军攻城的时候接过夜间守城的任务,覃宁十分了解守将郑段是个谨慎的人,为了进一步让郑段放心,所以特意提出让其亲卫统领郑崧带一批老卒协助防守。
果然,守将郑段对于覃宁夜间值守之事再也没有担心的了。
只是郑段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直信赖的门客居然是楚国黑衣卫的人,如今覃宁在一干黑衣卫的协助之下,在其编练的青壮之中安插了大量的楚军。
在守将郑段将夜间防守的任务交给覃宁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宛城的归属。
很快,宛城的南门城墙之上有三根火把被点燃,这火光在夜色之中十分明显。
楚军大营内,负责监督宛城动静的士卒立刻将这异常情况禀报给了上将军孙念。
孙念闻言,立刻走出帐外,当他再次确认这三支火把乃是黑衣卫与其约定的信号之后,立刻让早已经集结完毕的三万大军悄悄的往宛城的南门而去。
当楚军赶到南门处的时候,覃宁已经让其亲信们挪开了城门处的巨石,打开了城门。
当厚重的城门被缓缓打开的时候,咯吱咯吱的声音在夜间陡然响起,感觉十分刺耳,覃宁不由得催促手下加快了速度。
城门发出的刺耳的声音还是惊动了距离南门不算远的正在休息的郑军。
当郑军发现有人正在在打开城门的时候,立刻在大营之中大吼起来:“敌袭!”
郑军的一声吼叫,立刻惊起了所有的郑军,郑军将领立刻带着数千士卒冲出营外。
当他看到是城内有人在打开城门的时候,脸色骤变,嘶吼道:“快阻止他们”。
郑军将领的声音之中充满了急切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