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在那些看似乖巧懂事的表象之下,李天华的心理正悄然发生着难以察觉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像一颗悄然种下的种子,在不经意间生根发芽,逐渐改变着他的行为习惯。
李刚慢慢察觉到,一旦脱离了大人的视线,儿子做事就开始变得拖拉起来。就拿写作业这件事来说,从前,一放学李天华就像个自律的小大人,主动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沉浸在功课里,那股认真劲儿让人欣慰。
可如今,放学铃声一响,他就像脱缰的野马,一头扎进学校操场,和小伙伴们肆意玩耍,把时间抛之脑后。等他终于慢悠悠地晃回家,一进门就把书包随手一扔,鞋子也胡乱踢到一边,整个人 “扑通” 一声瘫倒在沙发上,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艰苦的战斗,急需好好休息一番。
过了好一会儿,在李刚的再三催促下,李天华才极不情愿地走向书桌,准备开始写作业。可这才刚开始,状况就接连不断。只见他屁股还没坐热,就扯着嗓子喊:“爸爸,我渴了,想喝水。”
李刚无奈地起身,给他倒来一杯水。可他刚喝了几口,又嚷嚷着:“我想上厕所。” 如此反复折腾,一个小时的宝贵时间就这么悄然溜走,可他的作业本上却只写了寥寥几个字,歪歪扭扭,像是蚯蚓在纸上爬行。
不仅如此,李天华对电视的痴迷程度也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以前他只是偶尔看会儿电视,如今一回到家,连鞋子都顾不上换,就像被电视施了魔法一般,径直冲到电视机前,迅速打开动画片,眼睛瞪得大大的,直勾勾地盯着屏幕,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那闪烁的画面。作业也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等到实在拖不下去了,才敷衍了事地写几笔,字迹潦草得难以辨认,错误更是层出不穷,很多简单的题目都答得乱七八糟,比起幼儿园时的认真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李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无数个夜晚,等家人都入睡后,他独自坐在客厅,眉头紧锁,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桌面,试图想出解决办法。他回忆着自己小时候的教育经历,又思索着如今社会环境的变化,可脑海里却像被一团迷雾笼罩,一片空白。他心想,难道要去跟一个孩子道歉吗?可道歉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儿子如今的状况,道歉恐怕也只是杯水车薪。
无奈之下,面对儿子屡教不改的毛病,李刚的耐心逐渐被消磨殆尽。他开始一次次提高音量,严厉地斥责儿子,甚至在情绪失控时动了手,试图通过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让儿子改正。
可每一次打骂过后,看到儿子委屈的泪水和恐惧的眼神,他又满心自责,可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他还是忍不住重蹈覆辙。就这样,家里时常回荡着争吵和哭闹声,原本温馨的家,被这无尽的矛盾和冲突搅得不得安宁,吵吵闹闹地过了一个学期。
凭借李天华的聪明才智,在班里稳居前三名本应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却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人的期待。他的成绩仅仅达到了中等水平。当林美凤看到成绩单的那一刻,原本温和的面容瞬间变得紧绷,眼神里满是焦急与忧虑。
还没等学校正式放假,林美凤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开始四处搜罗补习班的宣传资料。她穿梭在大街小巷,不放过任何一家培训机构,一回到家,就把那些花花绿绿的纸张铺满了桌面,眼睛里闪烁着焦虑的光芒。“天华这次成绩太差了,得赶紧给他补补课,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她一边翻着宣传资料,一边焦急地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那是一位母亲对孩子学业深深的担忧。
李刚听了,微微皱了皱眉头,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补课可不便宜啊,咱得花不少钱呢。而且我觉得孩子的问题不在知识上,是态度方面出了问题。你看他现在写作业的样子,心思根本就不在学习上,就算补了课,也是白费力气。” 他想起儿子写作业时的种种表现,不禁无奈地摇了摇头。
但林美凤这次根本听不进李刚的话。她把手中的资料重重一放,站起身来,双手叉腰,斩钉截铁地说:“你看,这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氛围肯定不行,才让孩子变成这样。你想想,身边的同学都不积极,他怎么能有好的学习状态?再说了,咱们事先不是约定好了吗,出问题就让孩子转学。现在成绩都这样了,还不转学等什么?”
李刚实在不想为这种事情再和林美凤争吵。这些日子,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他已经心力交瘁,身体和精神都到了极限。他疲惫地摆了摆手,有气无力地说:“转就转吧,也让你看看,到底是不是因为学校的问题。希望到时候你能明白,孩子的问题不是换个学校就能解决的。” 他望向窗外,眼神中满是迷茫,不知道儿子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李天华这次没了之前的主见。经历了这么多的家庭纷争和学习上的挫折,他小小的心灵也感到疲惫不堪。对于学校的选择,他已经彻底失去了兴趣,变得无所谓了。反正无论父母怎么安排,他都觉得无力反抗,只能默默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