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此时,一名天火门弟子匆匆跑来,在护法俞开耳畔低语几句。
俞开听罢,两眼精光一闪,几步上前,附于黄宗耳畔,低语了几句。
黄宗听得,目光转向旎啸,仰天大笑:“想不到今日我黄某竟有如此大幸,贵客临门,旎啸公子,哦不,太子辅卫大驾光临,真令我天火门蓬荜生辉啊!”
他话音未落,身后人群顿时轰然,惊讶之声四起。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惊讶者,因旎啸之名早已在江湖中传开,从川蜀至凉州卫,再到江南紫林山庄,嶓冢山、鸡鸣山,直至京城风云变幻,而他竟安然无恙,更得万岁爷宠爱。
有怒色者,皆因去年陕西嶓冢山一战,他们的同门、子侄命丧黄泉。但若非心怀不轨,岂会遭此厄运?
至于疑惑者,皆因旎啸如今身份尊贵,乃朝廷命官,太子辅卫。更因骆家之事,令江湖中人忌讳莫深,生怕牵扯其中,引火烧身。
再者,早有传闻,旎啸奉旨查办京城刺圣驾一案,河间府已有知县因此丧命。
然这些人无论惊讶、愤怒还是疑惑,皆不敢轻举妄动。诸多恩怨情仇,皆不敢向旎啸发作。仇家不敢寻仇,骆家之事更是关乎天家,谁敢轻易打听?
旎啸深知自己身份已无法遮掩,便大步上前,笑容满面,抱拳说道:“黄门主客气了,今日贵派武林大会,我贸然来访,还望黄门主莫要见怪。再者说,今日乃是武林盛会,哪有什么朝廷的太子辅卫在此?”
黄宗一听,顿时放声大笑,连连点头:“好,好,旎啸公子,请。”
言罢,他又转身对宫敏与成计五说道:“二位道长,请。”
宫敏与成计五不敢有丝毫托大,连忙对旎啸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旎啸略作谦让,便与黄宗并肩而行。
此时,天火门的护法长老霍仆与古叶上前,恭迎宫敏与成计五入内。
众人一路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一个广场之上。
只见广场之上,泥石已被整理过,只是几处仍可见青草摇曳。广场四周,竹篱笆围起,天火门的旗帜随风飘扬,哗哗作响。
广场正对着入口处,有一座高台耸立。高台之上,红毯铺设,两侧竖立着两杆粗大的旗杆,旗帜随风猎猎,气势恢宏。
高台前方,一张长桌摆放整齐。而在一旁,已有二十来张桌子排列有序。
就在这时,几个天火门弟子匆忙赶来,在未席之处又摆上一张桌子,并配以椅子。
黄宗一路引领,直至将旎啸迎至桌前,示意其坐下。
旎啸举目一望,心中了然,此宾客之位,本属武当或少林之尊座,却因自己之故,特让于己。
他本想谦逊推辞,转念一想,终是作罢。便对黄门主抱拳微笑,以示谢意。
其位之后,乃是武当、少林两派之尊,紧接着便是白道之首的万风山庄。
旎啸匆匆一瞥,初见万风山庄之主袁正阳,其人衣冠古朴,容貌清奇,只是此刻面带微怒之色。
旎啸心知肚明,此乃因自己的到来,使得万风山庄的座次稍后。
武当、少林为武林的泰山北斗,万风山庄虽为白道魁首,也不敢在二派面前妄自尊大。
掠过万风山庄,十数个名门正派依次落座。旎啸转而将目光投向对面,相距四五丈开外,乃是武林黑道,及亦正亦邪的门派所在。
领头者为碧龙帮,其帮主季远,年岁已逾古稀,见旎啸目光投来,遂抱拳微微施礼。
旎啸也是抱拳微笑,以礼相还。今日为武林大会首日,尚有诸多江湖中人正匆匆赶来。
至第三日,方是正式比武之时,以决出武林盟主之位。
旎啸早闻,此番大会,除中原武林各派尽数前来,漠北、西域、吐蕃、关外女真,乃至外夷东瀛、朝鲜、南洋等势力,亦皆遣人赴会。
虽天火门三月前便已广发英雄帖,然蛮夷之地远离中原,纵是骑马,也需两月之期,更莫论乘船渡海的艰难。
实则三月之前,关傲便已告知旎啸此事。
只是当时旎啸全然无意参与此会,一心只为碧落守望殿那股暗中奸敌,其后又生诸多变故。
是以,当时关傲便代旎啸回绝了天火门的英雄帖。
时至近午,武林各门各派渐次散去。
江湖之中,恩怨纠葛甚多,不时有打斗厮杀之声传来。然只要不闹得太过,东道主天火门也不会多加干涉。
各门派之主及有声望之人,仅极少数由天火门安排前往城中歇息,其中便有少林、武当两派,以及黑白两道之首的碧龙帮与万风山庄。
令旎啸未曾料到的是,黄门主竟遣护法长老古叶陪同他,更添两俏丽侍女随身伺候。
徐州城距此不过十多里地,城中已是熙熙攘攘,人满为患,皆是江湖中的三教九流之辈。
城中几大客栈,早被天火门尽数包下,以备武林大会之需。
旎啸所受待遇,自是不同凡响。天火门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处独门独院,清幽雅致。
古叶将旎啸送至后,留下两侍女,又与他恭谨说了几句客套话,便告辞离去。
至午后时分,旎啸正于偏厅中品茗观书,忽闻一侍女对门外来人说道:“不知这位少侠前来寻谁?此处乃我天火门贵客所居,若无要事,还请速速离去。”
门外之人答道:“在下唐浩,来自大巴山唐家,特来拜见旎啸公子。”
侍女闻言,又问:“哦?那少侠与旎啸公子可是旧识?”
唐浩应声回答:“正是。”
此时,旎啸已步至门口,两持剑侍女见状,连忙躬身行礼,齐声说道:“见过公子,这位唐少侠自称是您的旧识。”
唐浩一见旎啸,脸上顿露喜色,上前半步:“旎啸公子,果真是你!想不到你也来了云龙山。”
旎啸对其微微一笑,点头示意,随即对两侍女说道:“不错,我与唐公子确是故交。”
两侍女一听,其中一人连忙对旎啸躬身:“原来这位唐公子乃是旎啸公子的朋友,婢子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冒犯,还请公子责罚。”
另一侍女则对唐浩拱手赔罪道:“唐公子,婢子方才无礼,还请宽恕则个。”
旎啸与唐浩二人,自是不会因这等琐碎之事,去责怪那天火门的两名侍女。
二人进屋落座,闲谈几句,直至侍女奉上香茗离去,旎啸方问:“唐兄,你如何知晓我在此处?”
唐浩闻言笑道:“此事说来话长。几月之前,我唐家便已收到天火门的英雄帖。昔日里,江湖中各门派对我唐家多有轻视,皆因我唐家善用暗器,手段阴狠,为人所不齿。
“但自那陕西嶓冢山一行,助公子一臂之力,且结识了武当天一真人后,哈哈,我唐家才算是在武林中真正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