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这有得选吗?
还用选吗?
楚天阔满脸委屈的看着三人。
好半天,才故作怯生生的说道:“陛下,我每月的零花钱是九千,根本花不完,没必要藏私房钱。要不,我就当作没听见?”
呃!
这个混蛋居然不上当!
竟然有九千块零花钱!
而且还敢抗旨了!
满门抄斩就是句玩笑话,肯定不能实施。
现在只能另想办法。
陶一言看了一眼李世民和孙思邈,迅速作出决定:“好!你不想跟我们共同发财也行。”
“如果泄密,回到大唐就调你去戍边,让你们两口子两地分居。”
“听明白没有?”
“呵呵!属下明白,保证守口如瓶!”楚天阔得到解脱,马上开心的站起来。
“好了,现在你马上回去,就说肚子疼,跟大牛调换工作。“陶一言又吩咐道。
“属下遵命!”
楚天阔答应一声,迅速溜出房间。
…………………
半个小时后,程大牛进入房间。
陶一言将事情一说,程大牛很痛快的答应了。
他单身,偶尔出去撩撩小姑娘也缺钱。
在他把胸膛拍得咚咚响之后,陶一言、李世民和孙思邈都相信了。
陶一言马上给他下达任务:“以后我们在外面做事,别人给的好处费,全部由你收取,我们当作没看见。”
“所收到的钱大家平分,你每个月给我们汇报一次收支情况。”
“一旦事情泄密,被夫人们知道了,由你顶着。”
“没问题吧?”
“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程大牛再次把胸膛拍得咚咚作响。
……………………
陶一言和李世民他们暂时无所事事,王默那边却忙得不可开交。
从走进王宅开始,王默和王旭就留意着各人的表情变化。
看到王默和王旭带着《兰亭序》回家,全家人都很高兴。
因为《兰亭序》出自他们王家先祖书圣王羲之之手,大家都有一种物归原主的感觉。
《兰亭序》在大厅铺开时,众人纷纷挤上去欣赏老祖的真迹。
整个过程,王墨和王旭都注视着每个人的表情变化。
很遗憾,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当晚,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很正常。
接下来几天王默和王旭筛查了所有人,依旧没有发现新情况。
一个星期后,王默抽出时间,悄悄跟陶一言他们见了一面。
再次见到王默时,孙思邈又吃了一惊:“老王,你是怎么又中蛊了?”
“什么?我又中蛊了?难怪又感觉心悸。劳烦您再给我解了。”王墨也很吃惊,连忙请孙思邈解蛊。
“老王,别急嘛!我们先分析一下是谁下的蛊?你用餐的时候有问题吗?”
“我的饮食全部经过旭儿的检查,肯定没问题。”
“你再好好想想,喝水、喝茶的时候,有没有问题?”
“也没有问题!”
“睡觉有没有问题?”
“我在房间里也装了监控,绝对没问题。”
这下连孙思邈也没办法了。
房间里立刻陷入沉默。
所有人都在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过了一会,陶一言又想起一个问题,马上问道:“每次停留在你身边超过两分钟的人,有没有?”
王墨想了好一会才答道:“老孙说过,下蛊需要两分钟时间,我就特别留意此事。”
“在我身边停留超过两分钟的人,全都是我的亲属。”
“我的夫人、大儿子、大儿媳和女儿一家都有这样的接触。”
“你是说,我的近亲属做的?”
“我也怀疑有这种可能性,会不会涉及遗产继承问题?”李世民插话道。
电视剧看多了,他不自觉的把现实套入剧情当中。
王墨思索片刻,又说道:“老朽过几天年满八十。”
“遗产早就分配好了,孩子们都很满意。”
“现在全家人都很和睦,应该不会出问题。”
这样一说,事情变得有些扑朔迷离了。
众人一时间也理不出头绪。
最后,陶一言只得留下监控录像,让王墨先回去。
至于解蛊暂时不急,等到把事情查清再解。
…………………
王墨走后,陶一言等人马上把监控录像调出来查看。
几十个摄像头,一个星期的记录,要一一查看,非常耗时间。
如此大的工程量,累得四人叫苦不迭。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过了三天。
陶一言他们这边没有进展,王宅那边也没有动静。
双方都很着急,因为明天二月二十日,是王墨的八十大寿。
届时肯定会有很多宾客前来贺寿。
人多了,场面就容易混乱。
对于隐藏在暗处的贼人来说,是最好的时机。
只是现在敌人是谁?目的是什么?一无所知。
吃晚饭时,陶一言、李世民、孙思邈和程大牛都愁眉苦脸的。
就在他们食难下咽时,王墨又带着王旭来了,王旭手上还提着两瓶酒。
一进房间,王墨就坐到孙思邈旁边问道:“老孙,怎么样?你们这里有进展吗?”
孙思邈揉揉眼睛答道:“我们眼睛都快看瞎了,一点发现都没有。”
陶一言又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如果贼人要加害王墨,搞不好会出现在宾客名单中。
亲眼看到仇人死在眼前,更能体验到复仇的快感,这是很多凶手喜欢做的事情。
想到这里,陶一言向王旭要了一份宾客名单。
这一看,又有些头痛了,明天要到的宾客多达八百余人。
一个个审查下去,不知道要看到什么时候。
想到这里,又有些泄气了。
突然脑中灵光一闪,何不从最笨的贼人那里下手?
就是那种既要亲手下蛊,又要亲眼看到被害人死亡的贼人。
有了点头绪,陶一言又问王旭:“这八百多人的名单中,有谁在这几天里接触过你爷爷超过两分钟?”
这个问起涉及的人数就很少、很少了。
王旭调出名单,一个个看下去,马上就找出了其中唯一的一个。
“麻翠花,这是我们隔壁的麻老太太,她符合这两个条件。”王旭看到麻翠花的名字时,尖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