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皇帝走到桌子前,拿起一件玻璃器皿翻看起来。
玻璃器皿是敞口杯子的造型,这个不稀奇。
比较让朱皇帝意外的是,杯子外面竟然还有一道道的横线,横线旁边还标注着数字。
杨少峰开始给朱皇帝介绍:“这是一件五百毫升的量杯,上面的刻度比较长的横线刻度代表的是一百毫升,两道长线中间的短线代表五十毫升。”
“小婿手里的这件是一百毫升的量杯,上面的刻度以每十亳升为界限,中间的短线代表的是五亳升。”
“这里面最精细的是十毫升的量杯,刻度最精准可以达到半亳升。”
“当然,这种一百亳升和十亳升的已经不能称之为杯,只能称之为试管。”
“一斤水为一升,换算就是一千毫升。”
“但是一斤豆油却有一千零八十七亳升。”
至于一斤十六两这种事情,跟本官有什么关系?
杨少峰继续说道:“还有,利用这种量具,可以用曹冲称象的玩法来计算各种东西的密度不同……”
密度,体积,质量,杨少峰张嘴闭嘴就是一大堆名词。
而朱皇帝则是彻底傻眼。
坏了。
那种单个词都懂,就算不太懂也能猜测一二,但是连起来又基本搞不明白的感觉又出现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朱皇帝才开口说道:“你直接说,这些东西都有什么好处?”
杨少峰悄然瞥了朱皇帝一眼。
让你个老登嘲讽本官。
现在老实了吧?
瞧瞧你那个东北吉祥物的模样。
眼神中都透露着没有被知识污染的清澈!
杨少峰一边在心里疯狂嘲讽朱皇帝,一边正色说道:“标准化!这些都是为了标准化而准备的。”
朱皇帝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杨少峰却又伸手拿起一根细细的玻璃管。
“这个是化工学院弄出来的温度计。”
“将汞注入到毛细玻璃管内,再将冰和水混在一块儿,取其温度为零,取沸水的温度为一百,将之匀成一百等份。”
“把这玩意儿放在室外,就可以观察到每天的温度变化。”
“比如说啊,今年最热的一天是三十五度,明年最热的一天是三十六度,洪武六年最热的时候是三十七度,这就说明气温是逐年升高的。”
“万一反过来呢?如果连年降温,是不是会影响到粮食的收成?”
“当然,也可以让人夹在腋下,观察体温变化。”
“根据医学院那边的观察,人的正常体温大约在三十六到三十七之间,如果高于三十七,人就会没精神,高于三十八,人就处于发烧的状态。”
“对医学而言,这东西就很有用。”
“还有这个量杯或者说试管,搁在户外就能观察降雨量和降雪量,从而可以更好的观察降雨量和降雪量对粮食收成的影响。”
“如果哪些地方的降雨降雪量比丰收区的降雨降雪量少太多或者多太多,是不是就说明这个地方的收成会受影响?”
朱皇帝再次点了点头,只是眼神中除了没有被知识污染的清澈,多少还带着一些迷茫。
这他娘的,还是那种大概能听明白一些,实际上根本听不懂的感觉。
但是朱皇帝听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登州大学的化工学院已经弄出来很多好东西,这些东西对于大明而言会很有好处。
想到这里,朱皇帝又忍不住撇了撇嘴。
这些牛鼻子老道,一个个的修不成仙,反倒是折腾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很有能耐。
也得亏这个狗东西能想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正当朱皇帝暗自吐槽时,杨少峰却又继续说道:“岳父大人,小婿这回可没藏着掖着吧?”
嗯?
朱皇帝顿时大怒。
你个狗东西是什么意思?
合着咱前些天说了你几句,你他娘的一直记恨到现在?
简直就是欺咱太甚!
……
感觉在登州大学受了一肚子委屈的朱皇帝,在回到住处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开始跟马皇后诉苦。
“妹子你是不知道啊,那个狗东西就是有意让咱丢人。”
“他连夜让人把咱写的登州大学四个字给弄成了牌匾,张挂在登州大学的正门。”
“还弄出来一大堆咱看不懂的东西给咱显摆。”
“你说这世上怎么会有他这样儿的女婿?”
“……”
朱皇帝越说越是心塞,就差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了。
被朱皇帝抓住双手的马皇后则是想笑。
堂堂的大明皇帝,动不动就跟自己的女婿置气,你说这叫个什么事儿?
跟自家女婿置气也就算了,问题是哪回占点儿便宜就得跟个亏,偏偏还哪回吃了亏就想再报复回去,当真是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典范。
这次跑回来诉苦,估计又是想让自己给他出主意再报复回去了。
“现在你该想想,咱们是留在登州过年,还是去北平过年。”
马皇后不仅没有帮朱皇帝想办法报复回去,反而笑着说道:“除非放弃北巡,否则的话,咱们肯定没办法在年前赶回京城。”
略微顿了顿,马皇后又继续说道:“要是只有咱们两个,那在哪儿过年都一样,反正京城那边有标儿在。”
“可是老二、老三还有老四、老五还在登州,还有那个锦儿、玉儿和你那个好女婿,咱们要是带着他们北巡,就得让他们跟咱们一块儿在北平过年。”
被马皇后这么一说,朱皇帝忽然又憋了一肚子的气。
本来计划的好好的,来登州府待上一段时间就去北平,年前再赶回京城。
可是现在倒好,在登州停了一个月又一个月,眼看着就该选择是在登州府过年还是去北平府过年了。
都怪那个狗东西!
要不是他弄出来的这些新花样儿太吸引人,咱也不会在登州府停留这么久!
朱皇帝越想越气,最终却还是咬牙切齿的说道:“咱们回京去过年,等年后再来。”
“就像妹子你说的,还有老二、老三和老四、老五他们。”
朱皇帝眼珠子一转,又补充了一句:“主要是年后还得祭祀太庙和天地,咱这个皇帝必须得在京城,咱才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
马皇后懒得揭穿朱皇帝,只是笑着点了点头:“正好,趁着你那个好女婿要进京述职,咱们就一块儿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