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了登州府,朱皇帝的脸色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黑了下来。
这一次倒不是因为杨少峰又一次招惹了朱皇帝,而是因为莱州府的路。
崎岖不平,坑坑洼洼,几乎所有不太好的词汇都可以拿来形容莱州府的道路情况。
万幸的是,莱州府也已经开始大规模的修路,而且是每个县都在修。
朱皇帝黑着脸,扭头望向杨少峰,问道:“登州府的那些苦役,你还得用多久?”
杨少峰一脸懵逼的望向朱皇帝中:“什么叫我还得用多久?”
朱皇帝微微哼了一声,伸手指了指正在修路的百姓,“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么。”
“你登州府有的是劳工,但是其他地方可没有。”
“为了不耽误春耕秋收,其他州县就只能在秋后组织百姓修路。”
“偏偏水泥路要挖路基,填碎石,还要烧水泥,要用草帘子盖上阴干……”
杨少峰越听越感觉不对劲,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说道:“岳父大人这话不对啊,毕竟水泥路就算再怎么麻烦,也总比直道的修法要容易许多吧?”
被杨少峰这么一说,朱皇帝的脸色顿时变得更黑。
直道?
谁家县城修路敢用直道修法的?
那玩意要筛土,蒸土,夯实,整个工序复杂的一批,别说是县城负担不起,就算是国库也不敢大规模使用直道标准来修路。
朱皇帝黑着脸道:“你就说那些劳工还得用多久,等你用完了,咱好把他们调去别的地方修路。”
杨少峰不禁撇了撇嘴。
这老登的地图还真是够短的。
可惜啊,本官手里的劳工只有累死在登州的,没有能活着离开的。”
杨少峰心里暗自吐槽,表面上却摆出一副为难的模样,说道:“岳父大人明鉴,登州府的各项工程太多,小婿一时半会儿的也抽不出多余的劳工。”
没等朱皇帝再说什么,杨少峰就抢先说道:“登州府下边十个县也在修路。”
“而且还有登州大学,也得占用相当多的劳工。”
“尤其是登州武学,因为劳工不够用,到现在都还没来得及动工。”
“要不是因为府库里太穷,小婿甚至都想征发徭役了。”
在听到登州大学四个字的时候,朱皇帝就已经没有了从登州抽调劳工的想法。
毕竟登州大学太香太香,耽误啥也不能耽误登州大学的建设进度。
可是在听到府库里太穷这句话的时候,朱皇帝的心头就冒出来一股打人的冲动。
大明朝一百多个府,一千多个州县,哪个府敢说比登州府还有钱?哪个州县敢说比宁阳县还富裕?
结果这个狗东西还有脸哭穷!
莫非这就是这个狗东西私下里说的,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朱皇帝越想越气,忽然就想起来自己的出身。
咱老朱是要饭的出身啊,而且咱还当过和尚。
论起化缘和不要脸,这个半路出家的狗东西能比得过咱?
那是万万不可能滴呀。
要不然这货能隐居隐到差点儿饿死?
心里打定主意,朱皇帝当即就望着杨少峰说道:“贤婿啊……”
贤婿?
卧勒个大槽!
这老登今天是怎么了?
好像“混账东西”和“狗东西”才是他最常用的称呼吧?
杨少峰满脸惊恐的望着朱皇帝,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老登嘴里能说出“贤婿”这两个字。
朱皇帝无视了杨少峰脸上的惊恐,反而笑着说道:“咱大明穷,这个你是知道的。”
嗯,本官知道,毕竟铁锅老兄跑路的时候卷走了大量的金银,剩下的金银又被那些士绅们埋在猪圈里,国库没钱也是正常。
“看着百姓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穷苦日子,咱这个当皇帝的也是心里难受。”
“宁阳县和登州府的百姓如今算是过得好了一些,咱心里也高兴。”
“可是看看其他地方的百姓,你说咱还能高兴得起来吗?”
“咱不光是宁阳县和登州府的皇帝,咱还是天下万民的君父啊。”
所以,你个老登是盯上宁阳县和登州府,准备打秋风,宰肥羊?
正当杨少峰琢磨着这一次该出多少血的时候,朱皇帝却抹了抹眼角,说道:“贤婿啊……”
杨少峰心中一紧,朱皇帝又继续说道:“咱知道你有本事,你得替咱想想办法,让其他州县的老百姓也过上好日子才行。”
略微顿了顿,朱皇帝又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不求能像宁阳县和登州府的百姓一样,只要能吃饱穿暖就行。”
杨少峰傻傻的看了朱皇帝一眼。
不是。
这老登是不是以为让所有人都能吃饱穿暖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还是说,这老登根本就是不要脸了,为了能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一点儿,故意在本官面前哭穷卖惨?
这不行啊。
这种事情不是你个老登舍了脸皮哭穷就行的。
当大部分的官老爷还在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老思想,当大部分的官老爷还在想着升官发财死老婆,甚至还有一部分官老爷在暗暗怀念胡元的统治的前提下,你就是把眼泪哭干,把眼睛哭瞎,当街把心剖出来给他们,也照样没什么鸟用!
因为在大部分官老爷的心里,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官,有点儿良心的还讲究个为民做主,要是碰上那些脏心烂肺的干脆就是做民之主,谁会去管普通百姓的死活?
杨少峰黑着脸道:“岳父大人的要求,小婿……只能尽力而为。”
略微顿了顿,杨少峰又补充道:“若想要天下百姓都能吃饱穿暖,起码也要下一代的读书人成长起来才行。”
被杨少峰这么一说,朱皇帝顿时陷入了沉默。
朱皇帝知道杨少峰说的有道理。
毕竟现在的读书人,有很大一部分还在怀念着胡元的扑买包税制,怀念着胡元对他们的“宽仁”。
唯有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那些对胡元没什么概念的读书人成长起来之后,才有可能改变现在的局面。
而这,还是因为社学和县学、府学的教材里添加了大量的胡元的黑历史,强调了百姓的苦难,强调了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思想。
可是明白归明白,让朱皇帝就此放弃却是万万不可能的。
要不然,咱老朱今天不是白白把脸皮扔掉了吗?
眼看着朱皇帝满满一副“你要是不给咱个说法就绝不罢休”的模样,杨少峰最终也只能无可奈何的叹息一声道:“岳父大人,如何能让百姓吃饱穿暖,小婿早就已经跟太子殿下说过了。”
朱皇帝微微一怔,继而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