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值秋高气爽之际,天气干燥得很,那些草木,简直就如同一堆堆干柴,极其易燃。”
朱武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仿若一只紧盯猎物的雄鹰,
“依我之见,我们可派出人手,于夜间埋伏在其营寨周围附近。
每人各自带好干草及引火之物,待到夜半时分,趁着风势向南之际,点火引火而攻之。
如此一来,火势借风威,必将如汹涌的猛兽一般,席卷辽军营地,必可大胜这辽国兵马。”
朱武的声音不高,却条理清晰,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营帐内回荡。
听闻其所言,史文恭、李助和许贯忠三人皆是眼中一亮。
相互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神中,都看到了认可与惊喜。
史文恭忍不住轻轻拍了一下大腿,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赞叹道:
“好计!此计甚为可行。”
李助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赏之色,许贯忠则不住地点头。
然而,众人兴奋之余,很快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所派出之人却是要好生思量一番。
毕竟此计的重中之重,皆在引火之人身上。
这引火之人,不但要身手敏捷,能够悄无声息地靠近辽军营地,还得不惧危险,在关键时刻准确无误地点燃大火。
众人陷入了沉思,营帐内一时安静下来,唯有那昏暗的油灯,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滋滋”的声响。
思量一番过后,史文恭脑海中当即便想起了一人。
眼睛再次亮了起来,脸上浮现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神色。
随即令护军营的扫地龙火万城,前去寻来如今碰巧在城中的斥候司主管,鼓上蚤时迁。
史文恭心想,以时迁的本事,那在江湖上可是出了名的。
其轻功卓绝,身形灵活,如同鬼魅一般,带人前去行此计,自是万分妥当。
没多时,火万城大步流星地走进大堂,身后跟着一个精瘦的汉子。
只见这汉子的身影显得格外特别。
身形精瘦,个头不算高,然而浑身却透着一股灵动劲儿,仿佛一只随时准备腾跃而起的灵猴,每一个动作都轻盈而敏捷。
脸庞狭长,颧骨微微隆起,皮肤因常年行走江湖,风吹日晒,被日头晒得黝黑发亮,像是涂了一层厚厚的桐油,透着十足的干练。
一双眼睛不大,却极为明亮,犹如暗夜中的寒星,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滴溜溜地转着,满是狡黠与精明,仿佛能看穿世间一切。
两道眉毛又细又长,微微上扬,恰似两弯灵动的月牙,恰到好处地镶嵌在他那精悍的面庞上,为他增添了几分机警。
头发有些蓬乱,随意地用一根布带束在脑后,几缕发丝垂落在脸颊两侧,更显其不羁与随性。
身着一件破旧却干净的黑色短打,短打虽然陈旧,却被收拾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丝褶皱。
腰间系着一条褐色的粗布腰带,上面挂着一些小巧的工具,如特制的钩子、开锁的细针等物件,这些工具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芒,无声地诉说着主人的不凡技艺。
下身搭配一条黑色的绑腿裤,紧紧地贴合在腿上,凸显出他结实有力的小腿肌肉。
脚蹬一双黑色薄底快靴,靴底柔软而富有弹性,一看便是便于行动的行头。
来人正是斥候司主管鼓上蚤时迁。
如今站在众人面前的时迁,与往昔在江湖上四处闯荡时相比,早已大有不同。
往昔的他,不过是个在江湖之上靠偷鸡摸狗为生的盗贼,为了生计穿梭于市井街巷,身形鬼祟,眼神中透着几分狡黠与不羁。
而现在,他已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梁之内主管斥候司的总管,身份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要知道,在如今的大梁,斥候司、情报司、校事府等三处机构,那可是重中之重。
它们堪称是如今史文恭所离不开的左膀右臂,对大梁的稳定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报司的存在,犹如史文恭的千里眼,可让他通晓各州各地的情况。
无论是敌方势力的兵力部署,还是民生经济的细微变化,都能通过情报司的渠道,精准地传递到史文恭的案头,让他在决策时心中有数。
斥候司的存在,更是史文恭麾下兵马的预警先锋。
每当大军行军之际,斥候司的人员便如同一群灵动的飞鸟,四散出去,提前探听消息,侦察敌情。
他们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出色的侦察能力,得以料敌于先,让大梁的兵马在战场上总是能占据先机,避免陷入被动的局面。
校事府的存在则更为了不得。
它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铺展在天下各处。
大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方势力中,皆有校事府的人员混迹在其中。
这些人或扮作普通百姓,或混入敌方阵营,如隐匿在黑暗中的幽灵,时时为大梁传递着有用的情报。
他们将各方势力的一举一动、阴谋阳谋,都详细地汇报给史文恭,让大梁在复杂的局势中始终能保持清醒,做出正确的应对。
身为斥候司主管的时迁,如今更是地位崇高。
不仅深得史文恭信赖,在史文恭眼中,时迁就像是自己最得力的助手,是大梁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
就连大梁军中大将,也皆是对时迁礼待有加。
毕竟斥候对于行军而言的重要性,可谓是不言而喻。
在战场上,斥候所提供的情报,往往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走向,他们的价值,军中将领们都心知肚明。
时迁向来聪慧,他心里清楚得很,自己如今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这崇高的地位和众人的尊重,全赖史文恭所赐。
所以,对于史文恭,时迁可谓是实打实的死忠。
他的忠诚,就像磐石一般坚定不移,无论面对何种诱惑与艰难,都不会有丝毫动摇。
同样,情报司的浪子燕青,活闪婆王定六,石将军石勇,旱地忽律朱贵,以及校事府操刀鬼曹正等人,也皆是如此。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大梁的繁荣与稳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对史文恭忠心耿耿。
时迁得见史文恭后,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便单膝跪地,动作干净利落,尽显干练。
拱手施礼,声音洪亮而恭敬地说道:
“主公,叫小的来,可是有事吩咐?”
其眼神中充满了敬意与期待,紧紧盯着史文恭,仿佛随时准备领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