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做监军,苏家军众人大张着嘴,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震惊。
苏墨皱眉,“做监军可不是儿戏,那可是要行军打仗的,你太小了,又是女孩子,在京城等着我们凯旋就好。”
监军,就是由朝廷派遣,负责监督军队的补给、赏罚等事务,并负责军队与朝廷之间的通信的钦差大臣。
虽然听到小姑娘说“我们一起”时,他是激动的,可是南疆酷暑,毒虫众多,小丫头待在条件艰苦的军营里能不能受得住?
看着苏墨担忧的眼神,宋锦绣笑着眨眨眼,“圣旨已下,无可更改。我们还是出发吧。”
南疆军旅辛苦,她自然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她有必须去的理由。
一是兄长好久没有家书寄回,这让她很担心;
二是南疆圣女的死跟自己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南疆人民的怒火,她得想办法平息。否则就如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队伍一样,层出不穷。
三就是荫王逼宫时那个预言画面,战争总是民不聊生。
这次南疆王挑起战乱,定国军还算是给力,直接把战争打到了南疆的土地上。
南疆百姓奋起反抗,是不是定国军扰民伤民了呢?
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南疆圣女的死才让他们民心浮动,群情激昂的吗?
她看不得苍梧人民遭受战乱之苦,也不能容忍苍梧的军队去烧杀抢掠南疆人民。
自然看到了预言画面,这就是她的因果。
所以,这份因果她得解决了。
苏墨也知道,圣旨下,这事就是板上钉钉了。
“好,这一路上辛苦,你要是吃不消,就说一声。”
有了宋锦绣的加入,苏家军突然就士气高涨起来。因为他们的元帅刮了胡子,洗漱一番后,仿佛孔雀开屏似的,对他们都有了笑脸了。
苏墨时不时地靠近宋锦绣:“丫头,累不累?”
宋锦绣摇头,“不累。”
一会儿,苏墨又问:“渴不渴?”
宋锦绣摇头:“不渴。”
一会儿,苏墨又凑上来:“用不用我抱着你?”
宋锦绣哭笑不得,瞪了他一眼,“这么多人呢,注意影响。”
消停了一会儿,他又忍不住问道:“我给你输送内力吧?”
三十六卫低头,装作没看见。
十二卫捂脸:爷,矜持些行不?
元帅心情好,苏家军士气高涨,特别是队伍里突然出现两位飒爽英姿的小女将,也让他们眼前一亮。
长公主殿下有他们元帅陪着,他们不敢往前凑,但那个一直绷着小脸的女娃娃,还没有马高的小身板,腰后别着两把大斧头,看着忒滑稽忒可爱忒想逗逗她。
而且,小不点愣是骑马奔驰在他们前头。
苏川跟着宋锦绣这么些天,药浴泡着,菩提叶水喝着,营养丸吃着,早就被打磨得力大无穷了。
开山斧是出征前小丫头自己挑的,宋锦绣空间里的武器。
斧柄可长可短,能远距离劈刺,也能近身砍杀。
苏川一眼就看上了。随身携带,爱不释手。
好奇心谁都有,更何况是一群血气方刚的战士们。
有人打马紧紧跟随上来,拉近了距离后,笑着打趣道:“小妹妹,你那斧头是砍柴的吗?你莫不是殿下身边的烧火丫头?”
十二岁的苏川满脸稚气,却绷着小脸,连个眼神也没给人一个。
有人更加好奇了:嘿!这小不点,还真能绷得住啊?
于是,一路上一波又一波人来冲上来,试图能得到小不点的回应。
“喂,小不点还是没说话吗?”
“没有,那小脸蹦的,别是个假娃娃吧?”
“才不是呢,刚才小不点瞪我了。”
“起开,你们都不会哄孩子,小孩子喜欢吃糖,我口袋里有糖,让我来。”
“等等,给我两颗,我也要试试。”
众人你追我赶,倒也时不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两天后,孙广和李群终于搜罗了一千多匹马前来汇合。
宋锦绣仍然是开灵丹混合着精饲料喂下去,又命人给马儿打脚掌,安置马鞍。
苏墨这才知道,宋锦绣竟然临时组建了骑兵。
这一路走来,他竟然没有发现这四千骑兵里,竟然有两千是刚组建起来的。
如今孙广和李群的到来,五千骑兵列队站着,整齐划一。
宋锦绣照样是给马儿训话。
她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完,五千匹马齐声嘶鸣,看得苏家军瞠目结舌。
苏奎:“我嘞个娘了,宋家妹子,不,是长公主殿下,她莫非是孙悟空下凡?”
苏七问道:“什么意思?”
苏奎:“弼马温呐!管马的呗。”
这五千轻骑兵,看着是倍儿精神,让苏家军众将士惊诧不已。
但是宋锦绣却看出来了,这五千骑兵和苏墨麾下的骑兵比起来还是有很明显的不同的。
苏墨的苏家军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无论是战马还是战士的身上,都有一种沉稳内敛的杀伐之气。
而宋锦绣带领的轻骑兵就仿佛刚从学院毕业的学生一样,青涩,纯真,朝气蓬勃。
特别是这些马开灵之后,那眼神里的好奇和向往看着可真是太人性化了,它们还会对他们摇尾巴。
灵性有了,就是没有那种沉稳的军马气质。
宋锦绣看着苏墨,“看来得让苏家军多带带这些新骑兵了。就是原来的两千老骑兵,也是缺乏磨练的。”
“放心,既然他们跟着你我出来,我自然要对他们负责的。”
苏墨看着近在咫尺的小丫头,真想握一握她的小手,两天了,一路马不停蹄,又众目睽睽之下,他连她的小手指都没有勾到。
他冲苏奎一挥手,:“今天早点安营扎寨,让彭都尉去教教军马们规矩。”
彭都尉以前是太仆寺专门训练军马的,后来被苏墨挖去军营里了。
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彭都尉训练军马。
大军开饭,宋锦绣看着将士们吃着手里的锅盔,喝着她让人熬制的菊花板蓝根水,皱了皱眉。
苏墨走了过来,解释道:“这是我们苏家军自制的军粮。
青稞面里加了大量牛羊的油脂,还混合有盐。架上火,放在将士们的头盔里就能烙制。
这种锅盔不用锅灶,每个战士都能做,又便于携带,还能保存一个月之久,同时这个味道,还很不错。”
苏墨掰了一块递给宋锦绣,顺便悄悄拉了拉她的小手。这心里就跟开了花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