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脸上笑意盈盈,催马向前迎去,高声道:
“表哥,早听母后说起过,表哥您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胸怀大志,在众位兄弟之中,是最有祖父那般英雄气概之人。
今日得见,果然气度非凡,令人钦佩!”
两人策马来到近前,纷纷翻身下马,而后紧紧相拥,尽显兄弟间的热络。
此刻,阿里不哥与杨志二人相互寒暄。
然而,一旁两方的随从们却是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得仿佛一触即发。
他们彼此审视着对方的实力,只等杨志与阿里不哥的一个眼神示意,便随时准备动手。
百损道人目光扫过身材高大威猛的达尔巴,以及霍都和阿鲁温,脸上浮现出一丝轻蔑的笑容。
他自是认识这两人,以前在忽必烈手下时,便知晓这二人曾是国师金轮法王的徒弟。
那达尔巴还曾担任过国师之职,只是在他看来,达尔巴的武功不堪一击。如今自己习得了蛤蟆功以及玄冥神掌,更是不会将这二人放在眼里。
霍都与达尔巴瞧见对面的百损道人,心中也觉此人眼熟。霍都悄声对达尔巴说道:
“师兄,你瞧那位道人,是不是有些像大汗忽必烈手下的那个火工头秃驴?”
达尔巴听师弟这么一说,不禁又朝着对面的百损道人瞧了瞧。
只见百损道人也正与他目光相对,眼神中满是挑衅,似是想用眼神将对方击败。
达尔巴看后,微微皱了皱眉,轻声回应道:
“师弟,你这么一说,还真有点像。难不成是那秃驴长了毛?”
霍都听后,忍不住“嘿嘿”奸笑一声。
这一幕,恰好被对面的百损道人瞧见。百损道人心中恼火,觉得眼前这二人分明是在议论自己,而且话中还带着嘲讽之意。
他冷哼一声,暗暗想着,若是大汗阿里布哥一声令下,自己定要用玄冥神掌好好教训教训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让他们知道厉害。
阿里不哥仔细打量着眼前的杨志,只见他气宇轩昂,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果敢,隐隐有着大宋皇帝杨浩的神韵。
言谈之间,阿里不哥隐隐感觉杨志身怀武功,绝非等闲之辈。
再看他身旁的手下,达尔巴如铁塔般高大威猛,而那位自称国师的霍都,神色诡谲,一看便是狡诈多端之人。
阿里不哥心中暗自警惕,对这位初次见面的表弟杨志,不敢有丝毫小觑。
虽说自己在大漠中闯荡多年,可这杨志初来乍到,从与他的交谈中,便能感觉到他颇具将相之才,丝毫不逊色于自己以及兄长蒙哥和忽必烈。
因此,阿里不哥心中盘算着,或许与他合作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那大宋皇帝杨浩如今已年近六旬,皇位迟早要传让。
倘若自己能助表弟杨志夺得天下,到时再向他索要蒙古漠北之地,分一杯羹,倒也合情合理。
此时的杨志,通过与阿里不哥的一番交流,也在暗自揣摩着对方的意图。
他感觉眼前的阿里不哥同样颇具谋略,手下更是文成武将众多。
如今他雄踞西亚布哈拉,若能与自己结盟,而不是成为敌人,那他便可以作为大宋在西亚的桥头堡,如此一来,大宋疆土便可免受西方势力的侵扰。
二人表面上你来我往,寒暄不断,可内心深处早已将对方看透了几分,在心中将对方算计了数百回。
对于阿里不哥而言,他此前在大漠中纵横多年,与兄长忽必烈也曾有过几次正面交锋,可谓是身经百战。
而眼前的杨志,虽也经历过不少战役,但毕竟年轻,经验稍浅。好在杨志自幼饱读诗书,聪慧过人,面对如此场面,倒也能从容应对。
二人互探底细后,都不敢轻举妄动,觉得合作是对此次是最好结局,也是大势所趋。
阿里不哥与杨志寒暄过后,神色忽然一正,郑重说道:
“表弟,如今天下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我虽占据中亚之地,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听闻你在漠北的领地实力日益壮大,我有心与你携手合作,共图大业,不知表弟意下如何?”
杨志微微点头,目光坚定,神色沉稳地回应道:
“表哥所言极是,我也早有此意。只是这合作之事,关系重大,需慎重谋划,方能万无一失。”
这时,一旁的百损道人忍不住冷哼一声。他见大汗阿里不哥对杨志如此毕恭毕敬,表达合作之意。
而这位王爷杨志却不急于表态,言语间还绕着弯子,再瞧向一旁的达尔巴与霍都二人,越看越觉得这两人欠揍。
于是,他没好气地冷哼一声,也是仗着自己武功高强,使使性子,灭下对方威风。
霍都见状,脸色瞬间一沉,手中折扇“啪”地一声合上,上前一步,眼神中满是怒意。
达尔巴更是直接,猛地从马上跳了下来,双脚重重落地,溅起一片沙尘。
他双手握拳,身上的肌肉瞬间紧绷,发出沉闷的低吼声,那架势,感觉便要冲上去与对方动手。
阿兰达尔和浑都海见势不妙,也迅速抽出腰间长刀。刀刃在烈日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仿佛随时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这边两位大佬正商议着合作事宜,看似融洽,可两帮手下却已是暗流汹涌,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差点就要干起来了。
阿里不哥见状,脸色骤变,怒声呵斥百损道人:
“国师,不得无礼!”
随后,他满脸歉意地看向杨志,说道:
“表弟,手下人莽撞,还望你别见怪。”
杨志深吸一口气,缓缓摆了摆手,说道:
“表哥,都是误会。既然是谈合作,自然是要平等互利,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好好谈。”
众人听闻,这才纷纷收起武器。在这广袤的荒漠中,众人寻了一处相对平坦之地,各自落座。
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讨,双方终于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最终商定,若阿里不哥在布哈拉有需求,杨志将无偿派兵前往援助;
而杨志在蒙古漠北若需调派增兵,阿里不哥也会派兵前来增援,共同抵御外敌。
二人就这样初步达成了合作,彼此相视一笑,站起身来,再次紧紧握手,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与此同时,在东瀛倭国的平安京。
顺德天皇端坐在大殿之上,神色凝重,正在做着一个关乎国运的重大决定。
台下八仙门弟子及梁泰隆的师妹“紫电仙姑”乐祥缠、师弟“烈风神海”蔡文和、兄弟“孤月无僧”,以及徒弟苍紫苑等人,分列左右。
正为即将进攻大宋之地而献计献策。
自从东瀛第一帮派八仙门的掌门梁泰隆,在蒙古与大宋的交锋中,被大宋皇帝杨浩及杨过击败后,选择切腹自尽,魂归他乡。
这一事件,在整个东瀛武林中掀起了轩然大波,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同时,对东瀛武林的士气与精神造成了重创。众多八仙门的门徒,纷纷表示愿意前往大宋,与大宋武林一较高下,一雪前耻。
其中,梁泰隆的师妹“紫电仙姑”乐祥缠、师弟“烈风神海”蔡文和、兄弟“孤月无僧”,以及徒弟苍紫苑等人,反应尤为强烈。
他们皆是当今东瀛武林中的泰山北斗级人物,个个身怀绝技,在武林中的地位颇高,影响力巨大。类似大宋武林的天下五绝。
然而,他们深知,若自己孤身前往大宋,恐怕会面临诸多不便。
于是,众人便一同商议,蛊惑顺德天皇,希望他能借此机会发兵攻打大宋。
毕竟大宋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一旦攻下,便可获得无尽的财富与资源。
此刻,在东瀛皇宫内,八仙门掌门梁泰隆的师弟蔡文和正站在大殿中央,口若悬河地游说天皇。
他满脸谄媚之色,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天皇陛下,大宋历经近百年与蒙古、金国的战乱纷扰,国力损耗巨大。而我东瀛近百年来,几乎未曾有过大规模的战事,兵强马壮。
如今正是我东瀛扬威立万、东渡扩张的绝佳时机。
此前我们想要进攻大宋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现在刚好可以借助梁泰隆掌门之事,兴兵前往,一举拿下大宋版图。”
顺德天皇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但随即又流露出些许犹豫之色,缓缓说道:
“大宋实力不容小觑,我等贸然进攻,倘若失利,该如何是好?这风险着实不小啊。”
苍紫苑赶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礼,满脸自信地说道:
“陛下勿要忧虑。我八仙门愿为先锋,麾下弟子各个武艺高强,皆是江湖中的精英。”
再加上我东瀛战舰天下闻名,进可攻退可守,即使战败,我等也可以退可守。又何惧之有。”
顺德天皇在众人的一番劝说之下,心里有了动摇。毕竟,在如今的东瀛,尚武时代,历代天皇皆都是依赖武林中人的拥护才行。
自己也不例外,当年登上天皇之位,东瀛武林中人,尤其是八仙门也是功不可没。
再说,东瀛武林中人愿意前往做先锋,自己还可以做个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
于是,顺德天皇当下决定:
“既已如此,那便依照此众位武士之言,即刻整顿战船粮草,做好战前准备。只是众位,若此番进攻大宋,从哪个港口合适?”
蔡文和略加思索谏言道:
“天皇陛下,在下觉得首先明州,明州乃大宋的富庶之地,且与我大倭国有过贸易往来。地形地图较为熟悉。
倘若我大倭国能够攻下明州,占据港口优势。我大倭国定能借此良机发展壮大,称霸一方,威震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