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歌在繁忙的计划制定后,终于有了片刻的宁静。
她长舒一口气,端起桌上微凉的茶水轻抿一口,感受着茶香在唇齿间回荡,随后站起身来,舒展了一下因长时间工作而僵硬的身躯。
她想要去外面透透气,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
她走到门前,轻轻推开门扉,却意外地发现萧云飞靠在门外的墙壁上,已经沉沉睡去。
月光洒在他的身上,给他平添了几分宁静与安详。沈清歌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眼眶不禁湿润了。
原来,萧云飞担心她的安全,每晚都默默地守护在她的门外。
沈清歌轻手轻脚地走到萧云飞的身边,挨着他坐了下来,让他垂下的头能够倚靠在自己的肩膀上,让他能够睡得更舒服一些。
她静静地坐着,不去打扰这份宁静,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温暖。
不知过了多久,萧云飞终于从睡梦中醒来。
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发现自己的头正倚靠在沈清歌的肩膀上,而梦中那淡淡的花香,正是来自身边的沈清歌。
他心底一阵触动,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温馨和幸福。
萧云飞慌乱地站起身来,试图掩盖自己内心的悸动。
沈清歌看着他尴尬的样子,不禁轻轻地笑了。
她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用一种轻松的语气开玩笑地对萧云飞说:“如果你再不醒来,我的肚子就要饿扁了,快陪我一起去吃饭吧。”
萧云飞听后,心中的尴尬逐渐消散,他也露出了笑容,应声答应了沈清歌的邀请。
两个人开心地走进了屋内,准备共享一顿温馨的晚餐。
在屋外的小山坡上,萧云飞独自坐着,望着远方的星空发呆。
这几日与沈清歌的相处,让他的心情变得复杂而迷茫。
他曾以为自己已经成功地将对她的感情转化为纯粹的友情,将心底的爱意深深埋藏。
然而,随着近日来的每一次交谈、每一次目光交汇,那些被压抑的情感如同被解除了封印,排山倒海般涌上心头。
每当他看到沈清歌那清澈如水的眼眸,他的心便无法保持平静,情感的波动让他在她的面前常常感到无法自持。
萧云飞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知道,这些情感的涌现并非偶然,而是他内心深处从未真正放下过对沈清歌的爱。
他终于想明白了,自己一直在自欺欺人,他的心,依然深深地爱着她。
这个认识让他既感到痛苦又感到释然。
痛苦的是,他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份感情,不知道沈清歌是否能接受他的真实心意;释然的是,他终于不再逃避自己的真实感受,愿意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心。
在深思熟虑之后,萧云飞做出了决定:无论结果如何,他都要找机会向沈清歌表达自己的心意。
这不仅是对自己感情的尊重,也是对沈清歌的尊重。
他不想让这份爱永远埋藏在心底,成为一生的遗憾。
他叩响了沈清歌的房门...
星辉会总坛,夜幕低垂。
洪武的登基大典次日便要举行,而太后和璟妃的援兵尚未赶到。在这紧要关头,沈清歌和几位忠心耿耿的朝臣经过连夜的努力,已经秘密联络了十几个州县的兵力。
他们悄无声息地集结,马不停蹄地直奔京师。
然而,面对洪武那十万铁骑的庞大军力,区区几万兵力仍旧显得杯水车薪,胜算渺茫。
时间的沙漏无情地流逝,每一秒都如同重锤敲打在沈清歌的心上。
她深知,一旦洪武的登基大典顺利完成,星汉王朝几百年的基业便将化为乌有,星汉这个名字也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
沈清歌在星辉会的总坛内急切地踱步,她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闪烁着焦虑与决绝。
突然,她停下了脚步,仿佛做出了某个重大的决定。
她转过身,对旁边的赵隐川坚定地说:“明天,洪武的登基大典,朕一定要参加。”
赵隐川看着沈清歌那坚毅的眼神,心中明白她的决心。
他知道,尽管援兵未到,这一去无疑是凶多吉少,但面对女皇的坚定,他知道自己无法劝阻。
他能做的,只有在自己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保护好女皇,确保她的安全。
登基大典当日,天公不作美。
许是连老天都厌恶洪武的作为,前一天还阳光明媚的天空,在登基大典的这一天从清晨开始就阴云密布,乌云压顶。
冷风呼啸,似乎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然而,洪武对此毫不在意,他的眼中只有权势地位,对于天气的变化,他视若无睹。
祭坛两侧,被迫而来的文武百官神色各异。
有的战栗着,仿佛能感受到即将到来的风暴;有的愤恨着,眼神中透露出对洪武的不满和对星汉王朝未来的担忧;还有一些见风使舵者,谄媚的笑着,试图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自发而来的百姓围满了祭坛周围,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大燕的士兵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了这里,把这里围得如铁桶般,生怕有人破坏了仪式。
他们的长矛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线。
时辰已到,洪武身着龙袍,头戴王冠,大摇大摆地走上了祭坛中央。
他的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似乎已经将整个星汉王朝牢牢掌握在手中。
旁边的司仪颤抖着拿出洪武自拟的登基诏书,声音颤抖却尽力保持庄严,大声念到:“朕洪武,承天命,受民心,今日登基,昭告天下。”
随着诏书的昭告,人群中开始骚动起来。
愤怒的声音此起彼伏:“这哪里是登基,分明是篡位!”
“看看那些官员,一个个卑躬屈膝,真是丢尽了星汉王朝的脸!”“听说他连自己的亲兄弟都不放过,这样的人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安宁?”
人群开始往前涌,大燕的士兵们举起长矛,无情地拍打着前面的人。
一个将军模样的人大吼道:“再往前冲,杀无赦!”
看着大燕士兵凶神恶煞的样子,人群安静下来,但愤怒和不满的情绪仍在每个人心中酝酿。
诏书念完了,司仪继续仪式,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喊道:“吉时已到,天命昭昭,玉玺在手,天下归心。洪武大人,请您接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