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朱由榔望着多尔衮派来的使者,眉头微皱,旋即神色一整,决然道:“来使虽来自敌营,但既为使者,当以礼相待,不可有违大义。”
随后,朱由榔转身,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厉。
他命人将阿济格、博洛和硕塞的人头仔细洗净,那冰冷的水珠顺着发丝滑落,仿佛也在诉说着往昔的战火纷飞。
再用三个精致的木匣子一一装好,他亲自上前,轻轻抚摸着匣子,对着使者沉声道:“此三人对大明犯下滔天罪孽,罪不可恕。大明已将他们的尸体焚化,一部分骨灰洒入了奔腾不息的长江,让那滔滔江水冲涤他们的罪恶;一部分镇于明孝陵下,使他们永世不得超生,以祭大明英灵!”使者听闻,面色微变,却不敢多言。
朱由榔这回是要彻彻底底的来一波大的。
捎带手把朱元璋也拉下了水。
朱元璋,你保佑我吧,如果我败了,清军再度打进应天城,那一定会把你的明孝陵给掘了的。
朱由榔送走使者后,长舒一口气,深知此刻整军乃是当务之急。
如今在应天附近,二十万明军如一片浩渺的兵海,营帐连绵起伏。
朱由榔站在高处,俯瞰着这片营地,心中思索着缩编之策。
他决定将兵力缩编四成中的三成,只保留五万明军。这五万明军,绝非随意而定,需经过严格筛选。
他召集李成栋、高一功、袁宗第、陈友龙、张先璧等将领,商议审核标准。众人围坐于营帐之中,烛光摇曳,映照在他们坚毅的面庞上。
李成栋率先开口,声音沉稳有力:“依末将之见,当以士兵的体魄、武艺、战斗经验为首要考量。”
高一功微微点头,补充道:“还需观其忠诚度,是否真心为大明效力。”
袁宗第目光灼灼:“纪律性也不可忽视,无纪律之军,犹如一盘散沙。”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
待标准初步设定,朱由榔又命所有的总兵、副将来审核这个审核标准。
营帐内,气氛紧张而严肃,一份份写满标准细则的纸张在将领们手中传递。
将领们或沉思,或低语交流,而后逐条投票表决。
票多者为准,每一票都仿佛承载着明军的未来与希望。
选兵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明军营地一片哗然。那优厚的待遇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入选的新兵每月军饷四两,一两发放到士兵手中,三两发放到其家人手中。
其直系家人入军屯,五十五岁以下皆需参加劳作,每月领取足额口粮。
其直系家眷享受朝廷医保,家中若有老弱病残,可寻医问药,不必再为病痛所困。
军屯所内设立学堂,由朝廷聘请先生,其子女免费入学读书。
如若阵亡,其军饷一半由其父母领取,一半由妻子领取,直到父母亡故,子女成人。
因伤不能再从军,由其指定子侄顶替,军饷发放直至其亡故。
要知道,当年威名赫赫的关宁铁骑一年才二十四两银子。
仅此一项,再无其他。
士兵们私下里议论纷纷,有的眼中满是憧憬:“若能入选,一家人的生活便有了依靠,哪怕战死沙场,也可无后顾之忧。”
有的则面露担忧:“二十万人只选五万,这竞争太过激烈,我等能有几分胜算?”
对于那未通过审核的十五万明军及其直系家眷,朱由榔也早有安排。全部编入军屯,虽每月军饷只有一两五钱,与选中的明军有所差别,但家人同样参加军屯劳作,每人每月领取五钱的薪水和相应的粮食。
这十五万明军平日里忙时务农,闲时操练,战时守卫地方,协助主力明军作战。
一旦主力明军缺额,优先补充这十五万明军和他们的子侄,让他们有机会再次踏上征程。
修桥筑坝等工程,亦由这十五万明军完成,朝廷另给饷银,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为大明铸就坚固的基石。
为了审核公平,朱由榔采取抽签审核之法。各营总兵齐聚营帐,巨大的签筒置于中央,签条在筒内沙沙作响。
众人依次上前抽签,每抽一签,都仿佛决定着一支明军的命运。
抽到哪一支明军便是审核哪一支明军,若抽到自己的人马,则需重抽。
每一次审核都必须是三名总兵同去,他们身着甲胄,跨上战马,奔赴营地,目光如炬,仔细甄别。
半个月的时间,仿若白驹过隙,二十万明军审核完毕。从其中选得精锐明军五万三千人,编成三镇。
新前营,总兵袁宗第,侍中杨廷麟,参军曹志建,司马胡一清;
新左营,总兵陈友龙,侍中张先璧,参军刘体纯,司马王得仁;
新右营,总兵刘芳亮,侍中李元胤,参军陈曾禹,司马罗开绳。
每营一万五千人,战马三千匹,马嘶声此起彼伏,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征战。火铳一千杆,黑黝黝的铳口透着寒光,火炮四十门,犹如巨兽蹲伏,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发出震天怒吼。
另有八千人编为前后左右御林四卫,每卫两千人。
统领分别是蒋虎、马宝、张先轸和汪大捷。
也分别设有侍中、参军和司马三个职务。
汪大捷此番在聚宝山之战中因疏忽,致使聚宝山失守,应天告急。在整军之时,朱由榔深知若严惩汪大捷,虽可严明军纪,但恐失人心。他望着众将领,缓缓开口:“阿济格偷袭聚宝山,此乃敌军狡诈,满朝文武都未料到,那就不能只罚汪大捷。”
众人听闻,微微点头。
最终由朱由榔亲自任命,汪大捷做了御林右卫的统领。
还有罗开绳,其在郝摇旗的军中不过是个中军,职务远不及总兵级别。
朱由榔却力排众议,为罗开绳争得一个司马的职务。
这既是拉拢罗开绳,也是在告诉郝摇旗。
你的人,朕都看作心腹。
这一回整军,以上所有将官的名单,是朱由榔和所有的总兵们共同商议(讨价还价)出来的结果,主要是权衡了各方的利益。
当然,最大的赢家是朱由榔,可以说是赢麻了。
他成功将各个派系的明军整合归一,往昔那各自为政、军队仿若总兵私产的乱象不复存在。
军队中的职务健全完备,相互制衡,再无一人独大之虞。
军队数量虽减少,减少了朝廷的负担,但战斗力却大幅提升。
且那十五万屯田的明军,犹如坚实后盾,可解决这三营明军的大半开销。
朱由榔站在营帐外,望着整齐有序的营地,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仿佛已看到大明复兴的曙光在远方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