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议论纷纷,版本也越传越离奇,有的说那仙人骑着白鹤,从天而降;有的说仙人挥一挥衣袖,便能止住倾盆大雨。
还有的说,仙人留下了一道符咒,贴在城门上,便可保云城平安无事。
容珩和姜茯谣自然也听说了这些传闻。
起初,他们只当是百姓们的臆想,并未放在心上。
但随着传闻越来越盛,他们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王爷,这道人出现的时机未免也太巧合了。”
姜茯谣一边逗弄着怀里的容正卿,一边若有所思地说道,“会不会是有人故意安排的?”
容珩点点头,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精光。
“本王也觉得此事蹊跷。若真是仙人,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而且,他所说的那些话,分明是在针对容瑄。”
姜茯谣秀眉微蹙,“王爷的意思是,这道人是有人故意派去云城的?”
“极有可能。”容珩沉声道,“只是,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找到一位‘仙人’来帮忙?”
两人正商议间,白术匆匆走了进来,拱手道:“王爷,王妃,属下打听到那道人的下落了。”
“哦?他在何处?”容珩连忙问道。
“据说是隐居在城外青云山的一处道观里。”白术答道。
“青云山?”姜茯谣微微一愣,“那可是京城附近有名的仙山,常年云雾缭绕,人迹罕至。这道人选择在那里隐居,倒也符合他的身份。”
容珩沉吟片刻,“走,我们去会会这位‘仙人’。”
青云山,山路崎岖,古木参天。容珩和姜茯谣乘坐马车,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山脚下。
为了不引人注目,他们只带了白术和芸儿两个随从,其余人等留在山下等候。
拾级而上,山路蜿蜒,两旁古树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姜茯谣穿着一身素雅的衣裙,行走间,裙摆轻扬,宛如林间仙子。
容珩身着玄色长袍,身材挺拔,气宇轩昂,默默地跟在她身后,目光始终落在她身上。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他们终于来到了一座古朴的道观前。
道观不大,只有几间简陋的房屋,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草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容珩和姜茯谣相扶着走上前,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坐在院子里打坐,双目微闭,神情安详。
“敢问道长可是刘道长?”容珩上前拱手施礼。
老者缓缓睁开眼睛,目光清澈,仿佛能洞悉一切。
“正是老夫。两位施主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容珩开门见山地说道:“听闻道长近日在云城出现,谴责三皇子容瑄,不知可有此事?”
老者捋了捋胡须,淡淡一笑,“老夫只是实话实说罢了。那容瑄倒行逆施,惹怒了河神,这才导致云城水患。”
姜茯谣闻言,心中冷笑。这老道士还真是能装模作样,明明是他们安排的,却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道长所言,可有证据?”姜茯谣不动声色地问道。
老者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枚铜钱,递给姜茯谣。
“此乃河神所赐,可证明老夫所言非虚。”
姜茯谣接过铜钱,入手冰凉,上面刻着一些奇奇怪怪的符号,她看不懂,但也猜到这不过是障眼法罢了。她不动声色地将铜钱收起来,淡淡一笑,“道长真是好手段。”
老者捋了捋胡须,故作高深莫测地说道:“此乃天机,不可泄露。”
容珩和姜茯谣对视一眼,两人都心知肚明,这老道士是在装神弄鬼。
一阵沉默过后,姜茯谣率先打破僵局,“道长,我们此番前来,是想请教您一件事。”
“施主请讲。”老者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云城水患,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姜茯谣直截了当地问道。
老者似乎早就料到她会这么问,不慌不忙地答道:“此事乃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容瑄倒行逆施,惹怒了河神,这才导致云城水患。”
“道长此言,可有证据?”容珩沉声问道。他知道这老道士是在胡说八道,但还是想看看他能编出什么花样来。
老者捋了捋胡须,故作高深地说道:“天机不可泄露。老夫只能告诉两位施主,云城水患与容瑄脱不了干系。”
容珩和姜茯谣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老者被他们看得有些不自在,轻咳一声,说道:“两位施主若是不信,老夫也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