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决议搁置北伐,全力发展国内之后,蜀汉迎来了一段积极休养生息与筹备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里,蜀汉上下一心,致力于恢复国力、整顿内政,为未来的北伐大业夯实基础。
洛川在辅佐刘禅的过程中,愈发深刻地意识到培养年轻将领对于蜀汉未来的生死攸关性。一日,洛川怀揣着满心的忧虑与期待,进宫面见刘备。踏入宫殿,他神色庄重,脚步匆匆,难掩内心的几分急切。
“陛下,如今我军因黄忠将军的离去,痛失一员猛将,这对我军士气与战力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但当下最为紧迫的,是解决将领青黄不接这一严峻问题。”
洛川微微躬身,身姿挺拔却又带着敬意,目光坚定地直视着刘备,眼中透露出对蜀汉未来的深切担忧,“长此以往,不要说未来的北伐大业,就连日常的国防安全,我军都可能力不从心,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
刘备听闻此言,原本就凝重的眉头瞬间紧锁,脸上的忧虑之色愈发浓重。他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爱卿所言极是,朕亦为此事辗转反侧、忧心忡忡。你可有良策,能解朕这燃眉之急?”
洛川听闻,心中一振,向前一步,声音沉稳且充满自信:“陛下,臣提议设立演武堂,将其打造成专门培养年轻将领的摇篮。演武堂内,不仅要传授精湛的实战技巧,更要着重培养将领们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与临危不乱的指挥能力。”
说到此处,他稍作停顿,目光中闪过一丝对赵云的敬重,“同时,需邀请军中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老将担任老师,为年轻一代倾囊传授宝贵经验。臣认为,赵云将军武艺高强、谋略过人,且为人正直,在军中威望如泰山般不可撼动,由他担任演武堂的首席老师,最为合适。”
刘备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同的光芒:“子龙确实是不二人选,他跟随朕多年,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平日里,他又极为耐心,对待下属如同兄长一般。有他教导那些年轻将领,朕放心。可这演武堂的学员,你打算如何挑选?”
洛川早有准备,不假思索地立即回道:“陛下,首先可挑选五虎将的子弟进入演武堂学习。他们自幼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下成长,耳濡目染,对军事有着天然浓厚的兴趣与天赋。而且,父辈们的荣耀与传承,也会成为他们不断奋进的强大动力。同时,在军中广泛选拔那些表现突出、极具潜力的年轻士兵,给予他们这个难得的机会。如此一来,既能保证演武堂学员的高质量,又能在军中营造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激励更多士兵奋勇向前。”
刘备低头沉思,脑海中浮现出五虎将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以及军中那些年轻士兵充满朝气与渴望的面容。
片刻后,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此事就依爱卿所言。朕命你全权负责演武堂的筹备与设立,这关乎我蜀汉未来的军事根基,务必将此事办好。”
得到刘备的许可,洛川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筹备工作中。他不辞辛劳,亲自四处选址,最终在成都城郊一处开阔且隐蔽的地方,确定了演武堂的建造地址。此地远离喧嚣,却又交通便利,既有利于学员们专心学习,又方便物资的运输与调配。
在洛川的精心规划与严格监督下,演武堂拔地而起。这里不仅有宽敞平坦、适合各类武艺训练的练武场地,场地四周还设置了各种训练器械,从刀枪剑戟到弓弩投石,一应俱全;还有专门用于战术讲解与研讨的厅堂,厅堂内摆放着巨大的沙盘,上面详细标注着蜀汉及周边地区的山川地形、关隘要道。
随后,洛川开始挑选学员。消息一经传出,整个蜀汉军营沸腾了。五虎将的子弟听闻此事,更是热血沸腾,纷纷踊跃报名。关羽之子关兴,继承了父亲的英勇与果敢,对此次机会充满期待;张飞之子张苞,性格豪爽,立志要在演武堂中练就一身本领,不辱父名;赵云之子赵统和赵广,自幼受父亲熏陶,对军事理论与实战技巧有着浓厚的兴趣;马超之子马承,带着西凉铁骑的勇猛血脉,渴望在演武堂中崭露头角;黄忠之孙黄崇,虽年纪尚小,但从小听着祖父的战斗故事长大,对军事知识如饥似渴。
他们皆成为演武堂的首批学员。同时,经过层层严格选拔,一批在军中表现出色、潜力无限的年轻士兵也踏入了演武堂的大门。
赵云欣然接受了担任首席老师的重任。他深知这责任重于泰山,关乎蜀汉未来的兴衰。因此,每日天色未明,他便早早来到演武堂,精心准备课程。在武艺传授上,他将自己一生所学的绝技毫无保留地一一演示,从精妙的枪法到凌厉的剑术,每一个动作都示范得精准到位。
他会耐心地走到每一位学员身边,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不厌其烦地纠正其中的错误,哪怕是最细微的偏差,也绝不放过。
在战术讲解时,他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实战经验,通过沙盘推演、案例分析等方式,将复杂的战争形势生动地展现在学员们面前。
洛川也时常来到演武堂,关心学员们的学习进展。他穿梭在学员中间,观察着他们的训练情况,不时给予鼓励与指导。
他鼓励学员们积极交流,相互切磋,打破传统的战术思维定式。在一次演武堂的研讨会上,洛川站在众人面前,语重心长地说:“诸位皆是我蜀汉未来的栋梁,在这里,你们不仅要学习武艺与战术,更要培养敢于创新、临危不乱的品质。战争瞬息万变,犹如风云变幻的天空,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记住,墨守成规只会走向灭亡,勇于创新才能开辟胜利之路。”
在赵云的悉心教导与洛川的密切关注下,演武堂的学员们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进步飞速。关兴和张苞在武艺上逐渐崭露头角,他们的刀法和枪法愈发精湛,配合也愈发默契,常常能在模拟对战中展现出惊人的实力;赵统和赵广则在战略谋划上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他们能从不同角度分析战局,常常能提出独到的见解,令众人眼前一亮;马承在骑射方面独树一帜,他的骑术精湛,箭术更是百步穿杨,成为演武堂中的骑射高手;黄崇虽年纪尚小,但勤奋好学,对各类兵法倒背如流,在战术讨论中常常引经据典,深受赵云的喜爱。
一日,洛川如往常一样来到演武堂视察。在一场模拟战术对抗演练中,一位年仅18岁的少年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位少年名叫姜维,身形矫健,眼神中透着一股灵动与聪慧。在演练中,他指挥若定,巧妙地运用地形与兵种特点,制定出一套独特的战术,成功扭转了劣势,取得了胜利。洛川心中一动,他深知,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
演练结束后,洛川特意找到姜维,与他深入交谈。姜维对军事的见解深刻而独到,从排兵布阵到后勤补给,从战略谋划到战术执行,无一不有自己的思考。洛川越听越惊喜,当下便决定收姜维为弟子。
“姜维,你天赋异禀,对军事有着非凡的领悟力。从今日起,你若愿意,我便收你为徒,将我所知倾囊相授。”洛川目光诚挚地看着姜维。
姜维听闻,又惊又喜,连忙跪地叩首:“能得到先生垂青,是姜维的荣幸。姜维愿跟随先生,努力学习,为蜀汉效力。”
从此,姜维在洛川的教导下,如鱼得水,在演武堂中更加刻苦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