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八月节的到来,金玉妍的寿辰也悄然而至。
天气虽然凉爽,可朝中的各方势力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金炎有意在南诏边境地区加大军事力量,可沈时白却以北面东突厥的政变为借口,力劝太后对西北边境用兵。同时一直和宋国保持了大半年和平状态的段景榆,最近也频频发出不友好的信号,南方军几次与南边的驻军发生冲突。
金炎和金丞奏请朝廷对西南用兵,既要镇压段景榆的骚扰又要给南诏点颜色瞧瞧,可朝中几方势力众说纷纭,反对武力镇压,力主“怀柔”政策为主。
朝中各方势力正胶着倾轧,太后却又出乎意料的给宋耀辰升了官,正式册封他做了皇帝的太傅,从一品,教导皇帝的文化素养和治国能力,还兼之教授皇帝礼,乐,射,御等武艺和军事技能。
此诏一出,顿时在朝中激起千层浪。
反对最为激烈的就是金炎了,连上了十几道谏书上表,洋洋洒洒一大堆,中心思想就是说宋耀辰不配做皇帝的老师,让太后收回成命,另聘德高望重的大儒做太傅。
太后也没惯着他,直接一道圣旨下来,把她爹调到了西南边去坐镇边陲了。说的好听是坐镇,其实就是不想他多管闲事打扰自己谈恋爱,只要老头子一走,只剩金丞在京里也翻不出什么浪来。
军令如山,金炎无奈只能整装待发往南面去,临出发之前还嘱咐金丞:“一定要看好了那个宋家的小子,必要的时候,可以一举把他擒杀!”
金丞只能先答应下来,心里暗道,就现在这个状况,想杀他简直难于登天。
金丞也把那小子的祖宗十八代都调查了个清楚。
原来宋耀辰竟是宋微澜的亲侄子。
当初宋耀辰的亲爹宋时玮和沈时白是好朋友,两人一起上学做学问,感情很好,可当他知道沈时白这个穷小子和自己的嫡亲妹妹谈恋爱时,就一气之下把这件事情禀告了父亲。
宋父大怒,把沈时白全家赶出了家门,宋时玮还带着人把沈时白打了个半死。
等到沈时白高中榜眼,又在朝中立稳脚跟以后,就推波助澜的给宋时玮下了个套,扯出他和叛党有牵连,把他全家都流放到了岭南。
那时候宋耀辰才四五岁,和父母到了岭南以后,一直过着清苦的日子,按理说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人才。
可世事难料,就是这么赶巧了,到他长到六七岁的时候,机缘巧合的,家里请了一个有本事的先生来,这位先生是个怀才不遇的当世大家,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骑射一流。他性格古怪,桀骜不驯,不看中达官显贵的招揽,也不看重富贾皇商的金银财宝,就独独看中了宋耀辰这个聪慧的学生,收他做了关门弟子,这十几年是把毕生所学都教给了他。
要是宋耀辰全家没有遭难,他一直待在京都里做大少爷,或许被当时家庭条件,和当时的社会风气影响,会变成一个普通的纨绔子弟,现在做一个普通的小白脸泯然众人,根本就不能成长为现在这种棘手的人物。
偏偏他跟着受刑的爹爹来到了岭南的山野之中,家中贫苦,竟然还寻到了良师,他每天除了在大山和自然里奔跑,就是和老师读书写字练武,变成了一个浑身上下散发特殊魅力的阳光少年。
那种在大山和旷野里浸染出来的青春清纯的气质,那种灵动飘逸的神采,再加上他的好皮囊,让沈时白一见他就喜欢上了他,本来宋微澜只是带着大哥和侄子来见见他,喝杯酒,一笑泯恩仇,求沈时白给她大哥和孩子谋个普通差事和生意做就行。
可沈时白想了好几天,另辟蹊径,把宋耀辰引荐给了太后。
他怎么想的别人不得而知,可金丞就当这卑鄙小人成心给太后床上送人。他姐姐正值妙龄,寡居多年,又内心空虚寂寞,哪里能招架住这招美男计?
果然,太后对宋耀辰的人品和学识颇为看中,当场就让他给小皇帝做了武技师傅。这些天又被他的才情和人品打动,当然了还有其他地方的功夫加分,直接封他做了一品太傅。
这个臭小子也真算是否极泰来,一飞冲天。
至于那其他功夫是什么功夫,当然只有太后才了解最清楚了。
当金丞的眼线跟他汇报了太后和那小子的“好事”时,气的他把桌子都掀翻了。他立马派人安排下去,暗暗找那武功高强的人收在身边,准备太后寿辰的时候,提出比武,把他当场打死或者打残,以解心头之恨。
宋耀辰才不在乎金炎和金丞对他的气愤和设计的阴谋诡计,他一颗心都放在那美艳绝伦的太后身上。
男女之间的暧昧关系时间越长越销魂,拉扯和纠缠不清越多越让人欲罢不能。
最近朝里的事情多,金玉妍忙的脚不沾地,小皇帝又黏他这个师傅黏的厉害,他只能暗暗寻找机会。
今天太后又和几个大臣吵了起来,心情很差。
那宋太傅花了不少时金钱和功夫,终于找到了和太后单独约会的机会。
金玉妍焦头烂额,正心烦呢,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清爽干净的少年,就像大夏天吃了一碗冰沙一样,一下子就火气全消。
金玉妍袅娜多姿,人未到香风就传了过来。
两人四目交投,宋耀辰紧紧盯着她的美目,直看的她浑身酥软,心如撞鹿。她眼神变幻一言不发,气氛一下子变得有点沉闷。
“太后还在介怀上次耀辰的无礼吗?”
金玉妍风情万种的斜睨了他一眼。此时无声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