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设微笑着回答:“有三个主要原因。”
“哪三个呢?”
“各位,让我们听这位年轻人讲述……”
“我很有兴致倾听……”
所有人的眼神聚焦在杨建设身上。
杨建设侃侃而谈:“首先,关于工艺方面,它的绘制使用了明朝成化期间特有的柔和淡蓝色描画轮廓,然后以鲜亮的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等多种颜色进行填充装饰,整体观感绚烂多彩、相得益彰。”
“其次,瓷质极为精致,轻盈如同薄纸,敲击声音清脆如玉磬。”
“其次,这幅画里的母鸡别有深意,是成化帝为了纪念万贵妃特意下令制作的。”
“接着,成化斗彩鸡缸杯的数量非常稀少。
作为成化皇帝专用的饮酒器皿,其制作过程极其严格:首次出炉后,会由各地窑官层层筛选,送至皇宫再由皇上亲选。
挑选合格的作品交由 工匠绘画后再进行第二次烧制。
二次烧制后还会经历更加严格的检查。”
“数百件作品中,能够通过最后检测的极为罕见。”
“无论哪一次的筛选过程中,如果皇帝觉得不合意的,会直接销毁,并且绝不允许私人收藏,因此,存世的数量非常稀缺。”
“正因上述原因,所以成化斗彩鸡缸杯的价格极高。”
“实在没有想到,一个看似普通的杯子竟然蕴含着如此深邃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建设兄弟,你是真正博学啊。”
苏小雨满脸都是敬佩之情,又一次深深地被杨建设那深厚的文化底蕴所震撼,内心不由自主地向他靠近了一步。
“走,我们来细细品味这一宝物。”
“真是美极了!”
“这确实配得上成化斗彩的名声。”
人群围绕着展品,个个都意兴盎然。
这时,苏学武的眼光转向杨建设,说:“小兄弟杨,你也必定有不少宝贝,不妨拿出来让大家也欣赏欣赏?”
此言一出,引得众人的目光纷纷集中在杨建设身上。
凭借他对艺术品鉴赏的独到眼光,若说他的手中没有珍宝,谁也不会相信。
“对呀杨先生......”
“把您的宝物拿出来给我们瞧瞧吧。”
“您可不能再留一手了,不要用普通的物件来糊弄我们。”
杨建设略一思索,从怀中取出一个青天色的小洗盆,正是那件汝窑洗。
在他的众多收藏品中,这件汝窑洗无疑是最为珍贵的。
这次展示它,也有杨建设的心思在内。
在座的都是同好,若能让人们知晓他自己藏有的汝窑洗,则无妨反好。
考虑到如今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汝窑洗竟是仿冒品,他的真品日后的价值必定会更上一层楼。
至少从现在开始,所有人都明白他所拥有的汝窑洗是千真万确的正品。
“这是!!!”
“太神奇了!”
“难道真的是那闻名遐迩的天青釉汝窑洗!!!”
场上的每一个人眼睛都瞪圆了。
于丰年轻巧地跳起来,“小兄弟,你说这个不会真的是汝窑洗吧?”
杨建设轻笑一声,“绝对是正宗的汝窑洗,保证真品无疑,这与国家博物馆的那个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这是我手中的这件确实是三足烧制的。”
一边说着一边翻转洗子展示了底部清晰的三点烧结痕迹。
“好,好得很!真的是汝窑洗啊!”
“天啊,这可是汝窑中最为值钱的一件!”
“这就是真正的珍宝了。”
周围的几位老收藏家无不心潮澎湃。
“爷爷,这汝窑洗真的很值钱么?”
苏小雨显得颇为好奇。
苏学武兴奋地点头:“当然了,这汝窑洗的收藏价值远胜过那对成化斗彩鸡缸杯也不一定呢。”
“说得没错!”
于丰年接口道:“古时有汝、钧、官、定、哥这五大名窑,其中汝窑更是位列榜首。
而在汝窑产品中,天青釉尤为出类拔萃,汝窑洗又可以说是其中的极品。
它的价值可想而知了。”
“另外,真品的汝窑极少见,后世很多仿品以假乱真,连国家博物馆所陈列的那件据说都是仿制品,杨兄弟手里拿着的这一件,实属难得一见的真迹。”
一位老者带着几分好奇问道:“杨大师,听说您手里的汝窑洗在对着光线照射时,其底处会出现一轮满月般的光芒,是真的吗?”
“诸位请看!”
杨建设微笑着,将手中的汝窑洗对准了灯光照射。
果然,就在汝窑洗的底部,一轮满月般的光影清晰地显现出来……
于丰年仔细看了一眼,这满月之影比起他在国家博物馆见过的那只更加生动传神。
“妙啊,实在是妙!从未想过此生竟能得见真正的汝窑洗。”
“的确如此,今日一来可谓值回票价了。”
“青天之色的汝窑洗,极为少见...…”
这时,一个老者问道:“杨小友,此等佳作可否出让?”
杨建设轻轻地摇了摇头:“不出手。”
周围的客人闻言皆是点头应和,表示赞同。
毕竟,若自己拥有了如此珍贵之物,也定不会轻易卖出。
赏玩一番后,活动继续。
于丰年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今天大家都看得过瘾了,交易部分现在正式启动,不知谁先来?”
实际上,今天的交易环节才是活动的重点。
不少人在参与收藏之余,也有实际的生活需求。
这是一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大多数人都面临着经济上的困扰。
然而,对于收藏界人士而言,只要手中有钱,遇见心仪的物品便会立刻购买;等到钱财告罄,生活难以维系时,他们就可能会选择出售一些收藏品以解燃眉之急。
在这样的背景下,藏品的价格往往会跌落到较低的水平。
人群中的一位穿着深色长袍的老者应声答道:“我来试试运气。”
苏文武带着笑意回应道:“张老,您准备出售什么珍宝?难道又是那只珍贵的翡翠扳指?”
这位张姓老者苦笑一下,说:“那扳指是我珍爱之物,怎能轻易放手?今日我想卖的是一个青花瓷瓶。”
“此乃康熙时期的精品,诸位不妨来鉴定一番,若价位合理,我可以考虑卖出。”
杨建设默默开启了‘鉴宝技能’查看该物品。
鉴定结果显示:
类型:瓷器
名称:清代官窑牡丹纹青花瓷瓶
时代:大清国康熙年间制
估价:一百万元
看到这定价,杨建设心中暗许,这些收藏爱好者真是出手不凡,随意拿出的便是精品。
“老张,我愿意给你三十元。”
有人报出价格。
张姓老者的眉头紧锁,似乎觉得不太满意:“还有没有更高一点的呢?”
另一位年轻人立即接茬:“我出三十一元!”
紧接着一位年长的人又提高到三十三元,之后场上的年轻人就没有再跟风提价。
显然,与几位资深藏家相比,这个年轻小伙子的资金实力还是稍显薄弱。
在报价至三十三元后,现场一时变得安静无声。
杨建设默默地分析着场内的气氛,这种交易方式几乎与后来的拍卖无异,唯一的不同是没有专门组织拍卖的人和场所而已。
“三十五元!”
沉默良久,又有另一位老先生提出更高的出价。
此次增额之后,现场的寂静程度更深了。
杨建设不禁感叹,这场交易确实有点简陋,每增加的价格都是一两元的差额。
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这已是常态。
确认价格已经达到一定标准后,于丰年询问:“张老,三十五元的话,您可以出售了吗?”
张姓老者略微犹豫了下,终于答应:“如无更高出价,三十五我便卖了。”
他的声音里略带不甘,显然对这个价格并不完全满意。
“三十六。”
正当此刻,一个清爽利落的声音从旁插了进来——是苏小雨。
想到这一点,杨建设便收声了。
既然心爱之人想要购入这件价值百万的青花瓷,他也就不再争抢。
对这样的宝贝,杨建设虽然有些心动,但他并不急于占有。
\"三十六,还能出更高价吗?\" 张姓老者询问。
\"没了...\"
\"不想要了...\" \"贵了一点...\" 人群纷纷摇头。
首笔交易告一段落,苏小雨以三十六元成交,购得了该青花瓷器。
随之而来,
第二个上场的是又一件青花瓷,这是一只五龙大碗,来自乾隆时期。
杨建设鉴定后认为,估价应约为一百万元。
此物归一穿着中山装的年轻人所有。
\"我的这件与张先生所展示的大致等值,合理的话,我是愿意转让的。
\" “我出三十(万元)。
\"
\"三十三。
\" \"三十五。
\" \"三十八。
\" 最终报价由杨建设喊出,其余竞争者随即偃旗息鼓。
紧接着数项古代艺术藏品均落入杨建设手中,令现场众人啧啧称奇。
毕竟,在这当口,敢于这般豪掷千金者凤毛麟角。
\"我手上的东西有个起步价,二百余元,价高者得之。
\" 一位高挑的中年人呈上一只背景为黄色、装饰有细腻花卉图案的陶瓷碗——掐丝珐琅瓷。
杨建设眼前一亮,心道这次总算遇到了件精品。
运用‘鉴赏之眼’一番查看,证实它出自清朝雍正时期的一只带有黄底蔷薇花的珐琅瓷诗文碗,价值不菲,达到了千万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