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兼程、一路狂奔的刘武周,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焦虑,生怕自己会被强大的唐军生擒活捉。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吃尽苦头的他,终于在漫长的逃亡之路上与宋金刚成功会合,并一同逃到了东突厥。
到达东突厥后,令刘武周感到意外的是,处罗可汗并没有因为他的失败而对他冷眼相待或加以冷落。相反,由于刘武周一直以来都是东突厥的盟友,处罗可汗不仅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还特意设宴盛情款待。
然而,在这场看似热闹祥和的宴会上,每个人都心怀不轨,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坐在处罗可汗身旁的义成公主,对于刘武周以反隋之名建立政权一事心存芥蒂和敌意。尽管她表面上笑容满面,给人一种亲切和蔼的感觉,但她那双美丽的眼眸里却始终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笑意,甚至偶尔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光。
与此同时,喝得有些微醺的刘武周,则趁着酒兴,壮起胆子向处罗可汗提出借兵的请求。他慷慨激昂地说道:“尊敬的处罗可汗啊!想当初,那河东地区本已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只可惜我等一时疏忽大意,才让李渊那帮家伙钻了空子,有了可乘之机。但请您相信微臣,只要您能借给微臣几千精锐之士,经过一番精心谋划和周密部署,微臣必定能够率领大军杀回马邑,东山再起,将那可恶的唐军一举歼灭,重新夺回属于我们的荣耀和领土!”说罢,刘武周满怀期待地看着处罗可汗,等待着他的回应。。
只见处罗可汗猛地举起手中那盛满美酒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随后他将酒杯狠狠地砸在了面前那张雕花大木桌上,发出了一声沉闷而响亮的撞击声。
“哼!定杨可汗此番战败而归,心中定然愤愤不平。然而,你们几位一路舟车劳顿才刚刚抵达此处,实在是辛苦了。依本汗之见,诸位不妨先行歇息调养一番,至于出兵之事嘛,咱们改日再从长计议!”处罗可汗一边说着,一边微微眯起双眼,目光闪烁不定,显然心中另有盘算。
要知道,那李世民可不是等闲之辈啊!短短数月之间,便能将刘武周的大军杀得片甲不留、全军覆灭。如此能耐,足以证明这李世民绝非泛泛之辈。若是此时贸然出借兵马给刘武周,一旦战事失利,那损失的可都是他们东突厥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精锐兵力啊!想到这些,处罗可汗不禁暗暗皱起了眉头,心中开始权衡利弊得失。
刘武周听到处罗可汗如此言语,不禁与身旁的宋金刚交换了一下眼色。随后,他满脸谄媚之色,卑躬屈膝地回应道:“一切全凭处罗可汗您做主!小的们定当唯命是从。”然而,在其内心深处,却是极度的不满。这种不满犹如汹涌的波涛一般,不断冲击着他的心防,但表面上却丝毫不敢显露出来。于是,他端起手中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试图用这烈酒来掩盖住内心的愤懑之情。
待宴会结束之后,处罗可汗携着义成公主缓缓返回寝室。一进房间,义成公主便体贴入微地走上前去,轻轻为处罗可汗褪下那厚重的外袍。处罗可汗感受着妻子的温柔照料,转过头来,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暖的笑容,轻声问道:“我的爱妻啊,今夜瞧你似乎有些心事重重,莫不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让你这般愁眉不展?不妨与可汗我讲讲吧。”
义成公主对于处罗可汗的细心关怀感到十分惊讶,原本还打算将此事深埋心底,此刻见丈夫如此关切,也就不再隐瞒下去。只见她秀眉微蹙,忧心忡忡地说道:“可汗,那刘武周绝非忠义之辈。想当初,他率先背叛了咱们大隋王朝,而后又趁着始毕可汗逝世我们内部局势动荡不安之际,悍然出兵攻打李渊。只可惜此番他时运不济,落得个战败逃亡的下场,这才不得已投奔到我们这里来。若是此次他侥幸获胜,依臣妾之见,待到他成功吞并了李唐势力、自身实力大增之后,恐怕下一个要对付的便是我们东突厥了。”
“话虽如此,然而刘武周毕竟是与我们结盟的伙伴。即便如今他遭遇了战败之挫,于情于理,我们都不应在此等艰难时刻对其加以落井下石之举。否则,日后若是面对其他同盟势力时,恐怕就难以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与交代了。对此,处罗可汗自然心知肚明其中错综复杂的利害关联。
义成公主小心翼翼地将处罗可汗那件厚重而华丽的外袍悬挂在衣架之上,然后莲步轻移,缓缓地走到处罗可汗的身侧坐了下来。她轻轻地拉起处罗可汗那宽大有力的手掌,目光诚挚而恳切,继续柔声劝说道:“倘若是刘武周率先作出有悖于盟约之事,那咱们是否便能够趁此良机将其彻底铲除呢?当年,刘武周不过是始毕可汗特意豢养起来用以攻击大隋的一枚棋子罢了,如同一条恶犬般听命行事。可现如今,这条疯狗已然失去控制,开始肆意乱咬他人,谁能保证终有一日它不会反噬其主呢?更何况当下我们手中已握有‘隋王’——这位正宗的隋朝宗室杨政道。若能借机除去刘武周,不仅可消除隐患,亦能进一步巩固我方实力。”
处罗可汗听后,微微颔首,陷入沉思之中。稍顷,他缓缓开口说道:“嗯……爱妻所言不无道理,此举倒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行之计啊。”
就这样,刘武周和宋金刚二人在东突厥经过数日的休整歇息之后,终于从处罗可汗那里成功借得了数千名精锐士卒。这些士卒个个身强体壮,装备精良,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善战之士。得到如此强大兵力支援的刘武周与宋金刚二人顿时信心倍增,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再度踏上征讨李唐的征程。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刘武周率领着这几千突厥军并非如众人所料那般直接攻打李唐,而是妄图重新回到马邑称王称霸。这个决定恰好迎合了义成公主的心意,原来她早就在暗中设下了陷阱等待着刘武周上钩。于是,当刘武周带领军队抵达马邑时,突厥将领率领着几百人突然出现将其团团包围。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毫无防备的刘武周一脸惊愕,完全不明白为何会遭遇这样的情况。
“哼!我们想干什么?难道你自己心里不清楚吗?”那位东突厥将领冷冷地回应道,根本没有打算给刘武周任何解释的机会。只见他手起刀落,一道寒光闪过,刘武周甚至来不及做出更多反应便已人头落地。可怜这位曾经威风凛凛的一方霸主,如今却命丧黄泉,成为他人权谋斗争中的牺牲品。
宋金刚得知刘武周遇害的消息后大惊失色,心知大事不妙的他不敢有丝毫耽搁,趁着夜色匆忙逃离。只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尽管宋金刚使出浑身解数拼命逃窜,但最终仍未能逃脱突厥军的追捕。没过多久,他就被追兵赶上并擒获。随后,残忍无情的东突厥军毫不犹豫地对宋金实施了腰斩之刑,让他也步了刘武周的后尘。
“两个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就该被杀掉。”看着地上两具血肉模糊的尸首,那名东突厥将领面无表情地说道。接着,他用脚随意地踢了踢刘武周和宋金刚的尸体,然后头也不回地率领着大军扬长而去,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近来,洛阳城这座繁华的都市之中,悄然浮现出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奇特景象。街头巷尾、市井之间,人们时不时地会发现许多颈脖处系着写满神秘符命帛带的形形色色小鸟。这些鸟儿或五彩斑斓,或小巧玲珑,它们灵动地穿梭于人群与建筑之间,仿佛携带着某种未知的使命。
每当有人好奇地将这些小鸟捉住,并小心翼翼地解开系在其脖颈上的帛带后,便迫不及待地拿着那些充满玄机的符命前往城中的神婆处求解其意。而无一例外,所有的神婆们在看过这些符命之后,皆面露惊色,然后压低声音,煞有介事地宣称:“此乃天意,王尚书王世充即将称王!”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洛阳城,如同一阵旋风般刮过每一个角落。身处皇宫内苑的杨侗自然也听闻了此事,他那颗本就不安的心顿时被一股不祥的预感所笼罩。作为当今圣上,杨侗深知王世充此人自从他打败了瓦岗寨李密之后,其势力渐长,如今已然羽翼丰满。而此次城中出现的种种异兆,无疑是王世充谋逆之心昭然若揭的信号。
然而,尽管杨侗心中明了局势的危急,但却感到无力回天。此刻的他,犹如案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毫无还手之力。面对王世充那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暗中涌动的阴谋诡计,杨侗只能每日躲进佛堂,默默地向佛祖祈祷。他虔诚地合十双手,紧闭双眼,口中念念有词,祈求上苍能够保佑自己平安度过这场劫难。同时,他亦暗自叹息,感慨命运的无常,只盼来生莫要再投身帝王之家,以免遭受如此无尽的痛苦与折磨。
这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校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此起彼伏。只见罗士信身骑一匹高大威猛、毛色乌黑发亮的骏马,英姿飒爽地驰骋着。这匹马乃是他的心爱之物,跟随他南征北战多年,早已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而此时,与罗士信一同训练的还有他麾下的一千多名精锐骑兵。他们个个精神抖擞,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经过一番紧张激烈的操练后,众人终于完成了当天的日常训练任务。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胡人正骑着一匹棕色的高头大马朝着他们所在的方向疾驰而来。待来人靠近之后,大家才看清楚,来者竟是王世充的侄子王道询。
王道询勒住缰绳,停在了距离罗士信等人不远的地方。他斜眼打量着罗士信胯下的那匹骏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姓罗的,你这匹马看上去倒是挺不错嘛!”
罗士信闻言,定睛仔细端详了一下王道询。只见此人衣着华丽,神态傲慢,一副目中无人的模样。罗士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但他还是强压着怒气,冷冷地回应道:“王公子过奖了,不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然而,王道询似乎并没有察觉到罗士信语气中的不满,依旧自顾自地说道:“本王看上了你这匹马,识相的话就赶紧下马将它让给本王!”说罢,他还用手中的马鞭指着罗士信的坐骑,眼神中充满了贪婪和挑衅。
“凭什么?”罗士信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他怎么可能轻易地将自己心爱如命的宝马拱手让人呢?更何况对方还是如此蛮横无理之人。想到这里,罗士信怒视着王道询,大声呵斥道:“我罗士信可不是任人欺凌之辈!这匹马乃是我的心头肉,你休想从我这儿抢走!”说完,他猛地一夹马腹,驱使着座下的骏马向前迈了几步,与王道询对峙起来。
“罗将军啊,您一向都是那般豁达大度之人呐!心胸宽广、气量大度,绝非那些小心眼儿、气量狭窄之徒所能比拟的呀!所以呢,想必您定然会毫不犹豫地将这匹绝世良驹让给道询吧!”众人听到这话,皆是惊讶不已,谁也没有料到,这么一件小事居然把王世充都给惊动了过来。
罗士信原本满心欢喜地期盼着,王世充能够挺身而出,站在自己这边,帮自己说几句公道话。毕竟,曾经他们之间可是有着过命的交情啊!上年,王世充与瓦岗寨激战正酣之时,罗士信不幸身负重伤,倒在了战场上。而王世充将受伤的他捕获之后,为了获取罗士信的绝对信任,可谓是煞费苦心!那段日子里,王世充不仅对罗士信关怀备至、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两人还时常形影不离、同进同出。
然而,如今罗士信伤病痊愈,并且尽心尽力地为王世充效力卖命,但没想到王世充却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完全暴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此刻,听到王世充说出这样一番偏袒他人的话语,罗士信的心瞬间就像是掉进了冰窖一般,寒冷彻骨。他怎么也想不到,昔日那个对自己嘘寒问暖、百般呵护的王世充,竟然会如此轻易地就抛弃了这份情谊,这让罗士信感到无比的失望和心寒。
罗士信脑海中蓦地闪过程知节临行前的告诫之言:“那个王世充绝非善类,惯于口蜜腹剑、言行不一。小罗啊,切莫被他表面上的和善所迷惑,他未必真心待你,日后你定要处处小心谨慎才是!”当时,罗士信对此并未太过在意,只当是程知节的一时牢骚。然而此刻回想起来,方才如梦初醒般幡然醒悟。
罗士信面色阴沉如水,嘴唇微微颤动,正欲断然回绝之时,一个急促的身影匆匆而至。来人正是裴仁基,只见他满脸焦急之色,大声喊道:“罗将军,快快下马,速速将马匹让予王尚书!你怎能如此不知礼数、不顾大局呢?”说罢,裴仁基一边用眼神向罗士信频频示意,暗示他莫要冲动行事,以免惹出更大的麻烦来。
罗士信一脸无奈地看着眼前的王道询,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最终还是咬咬牙将自己那匹心爱的骏马让给了对方。这一举动引得周围围观的众人议论纷纷,然而随着骏马易主之事尘埃落定,人群也渐渐地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