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珍嘴上说自己不会跟女孩子相处,怕他们嗲嗲的哭,撒娇。
但实际上,她把自己女儿宠到了天上。
女儿一瘪嘴,她就乱了方寸。
取名的时候,男人给取的名字都是心怡、紫涵之类的,沈建珍撇撇嘴,这么言情的名字 ,不配她家宝贝。
沈建珍给女儿提供了几个名字备选:
星野,星垂原野阔,月涌大江流。意为希望孩子能自由自在,过不受拘束的一生。
晏清,取自于海晏河清,希望孩子太太平平过一生。
舒窈,取自《诗经·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舒\"为舒展自在,\"窈\"喻身姿轻盈如云,整体如月光流淌山林般空灵,寓意\"灵魂不被世俗条框束缚\"
晏歌,晏取安宁心境,歌喻人生如诗,二字组合传递\"在纷扰世界中自谱生命乐章\"的深意。
灵犀,脱胎李商隐\"心有灵犀一点通\" ,既含思维通透如明镜的智慧,又暗喻\"超越物质羁绊的心灵自由\"。
逾曦,曦出自《诗经·蒹葭》\"白露未曦\",意为晨光破晓 。逾意为超越,希望她做个勇敢打破限制的女孩,不要被世俗局限。
清越,清为澄澈本心,越含跨越藩篱之意,在复杂世界保持纯粹并破界生长的力量。
……
沈建珍男人叫晏时明,他看了这一串备选,毫不犹豫给女儿选择了晏歌这个名字。沈建珍取名的时候有点小心机,没有带姓。张红英跟沈建兴取名无能,在沈建珍取好的名字里挑来挑去,最后选择了星野这个名字。
开出生证明的时候,因为是个男孩,李小芳还有点想要把星野登记成张家孙子。叫张星野。张红英说:“可是我们当时拿的彩礼可不少。”李小芳哑巴了,拍了自己脸一下:“早知道你那个兄弟这么不靠谱,真应该让你招女婿。”
晏时明想了想:“我们结婚的时候,既没有买房子,也没有给彩礼,孩子又是你辛苦生下的,也跟你姓才合理。”
沈大林喜成最大赢家。一下子孙子孙女都有了。
李小芳又提要求:“那既然这个孩子姓沈,两个孩子出生时间又间隔很短,你干脆出生证明开成双胞胎,都登记给阿珍算了,你回头再生一个,姓张。
或者算两横头,再生两个都可以。”
张红英:……你又不姓张,这么执着一个姓氏干什么?
李小芳哭起来:“要是没有张姓子孙,以后逢年过节没人祭祀,我们死后吃不到祭祀,收不到元宝,要穷死的……勤勤没爹没娘,将来肯定只能嫁出去,我们当爷爷奶奶的,养活她供她上学就不错了,可没有能力给她攒彩礼招女婿。
你分了宅基地,总要留一个姓张的后代吧?”
鸭湾村这方面风气很浓厚,有一套完整的祭祀流程。张红英看过一次村庄只剩下老弱病残的凄惨,祭祀都是老一辈在做。等七零后,八零后做主的时候,这一切都不太讲究了。
公务员为了超生,同时不丢饭碗,不少都是这么干的。把孩子落在亲戚名下。等到后来放开二胎,只需要做个亲子鉴定,再把孩子户口迁回来就行。
张红英去找沈建珍商量的时候,晏时明无所谓,沈建珍对这个倒是有点微词。她知道法律,孩子落在自己名下,就有了继承权。将来很多麻烦事。张红英把自己一摞房产证摆出来:“阿珍,我们都有点钱,足够衣食无忧,安乐一世。我把星野登记在你名下,只是想再生一个。
等到老二生下来,就把星野户口迁回来。”
沈建珍嗤笑:“你这么多钱,难道还怕计划生育那点罚款?
现在新人登记,双方都是独生子女那种,听说有些地方都要求交押金保证生二胎了。
直接生二胎,顶多罚你个万把块钱,何必给自己找麻烦?”
张红英:对哦……
沈建兴摇摇头:“阿英在外面也是聪明伶俐很能干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只要碰着伊拉姆妈,脑子就不灵清了。
老阿太要是哭一声,怕是要割她腰子,她也肯答应的。
就是不知道我跟星野两个人,加起来有没有伊拉姆妈一个人要紧。”
沈建珍却想到别处:“那你们这个厂子开起来,是不是只要李小芳哭一哭,就能把她的亲戚都塞进来?”
沈建兴面色有点难看:“是的啊,她已经想好让她娘家侄子进来做采购了。”
沈建珍:“那不行,你们还是走吧。厂子,得请个专业人士做管理。要不迟早被她败光。”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沈建兴有点犹豫。
沈建珍却笑:“你放心,李小芳特别要面子,她的眼泪,只会对着阿英掉。
对着外人,她自会想办法圆过去的。
只要阿英不在家,她就没办法折腾了。”
张红英嘀咕:“那我们去哪?”
沈建珍笑笑:“你不是一直想做粉天下吗?
我们买辆中巴车,改装成房间,然后开着到处旅游,边走边吃,边走边学,把天下美食都吃一遍。
每个地方都有很多好吃的,我们都去吃一遍。”
张红英惊讶:“你不上班了?你们俩都不上班了?”
沈建珍笑笑,读书,上班,都是为了过上好日子。而现在,她已经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沈建珍在天涯注册了账号,打算在网上记录自己的带娃美食走天下之旅。当一个旅游作家,或者美食作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她告诉张红英自己的打算:一边写作,一边寻找美食,当个美食猎人。
没有负累,自由自在。
“可是小孩要打很多疫苗的。”张红英泼冷水。
沈建珍一颓:“不带孩子好像不负责任。带孩子就没办法实现梦想。”
晏时明站出来:“要不我先在家里带孩子,你先出去探探路。
孩子小的时候不要跑太远,等到孩子疫苗基本上打完了,咱们再出去。
我问过带孩子的同事,说是孩子半岁以前身体里有母体带来的免疫力,不怎么生病。大一点后自己的免疫力建立了。我们可以孩子大一点再实现计划。”
沈建珍不同意:“我跟我妈的感情就不亲密。我不想跟自己女儿将来感情也不亲密。”
最后还是李小芳无意中一句话给了他们定心丸:“小孩子哪里有那么多讲究。
吃的弄干净一点,注意冷热,自然长的壮壮的。
我们那时候带孩子,小孩子满地爬,鸡屎都拿起来塞嘴里,也没听见谁家因为这个生病。”
最后两家六人,四大二小,踏上了行程。
人生漫漫,旅途悠长。张红英回头望向鸭湾村。她好像又看见了那个骑着电瓶车奔波于乡镇道路上的张红英。面色愁苦,唯唯诺诺。只有提到张红星的时候,眼神中还有一点期冀,和自己都未曾觉察的愤怒不平。
还有那个沈建珍,腰缠万贯,却依然灰头土脸,看打扮,像是在外面做环卫工人的。
都远去了。张红英拉了拉沈建珍的手。
“你怎么这么肉麻。”沈建珍笑骂:“拉你老倌的手去!”
两个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起了争执,一个比一个大声的哭了起来。
真好。张红英笑弯了眼睛。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