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红蕖对于分院这边,相对来说比对女子书院花费的心思要多一些。
分院的女学生,有些事家里面愿意让她来学一门手艺,更多的则是家里面一点也不重视女子,连一口饭也不肯给女儿,知道分院这里管三餐,所以直接就把人给送来。
这里不仅能混上饭吃,还能学点东西,说不定往后嫁人也能嫁一个好一点的人家呢!
其实这还算是好的,至少女儿还有一条命在,原红蕖听说过太多重男轻女的事情,什么生下女子就溺死,再不然就扔进山里面去,任由她自生自灭......
世世代代,被放弃的几乎都是女孩儿。
那么如果女子的作用,和家里面的男子不相上下的时候,会不会就不会被轻易放弃了呢?
原红蕖想试一试,所以分院她一直亲自管理规划。就连课程,原红蕖每个月总会过来专门给她们授课。
而女子书院里面的事情,有宓龄还有一整个的教务班子在处理,日常她不过是起个粘合剂的作用,当然宓龄说她是主心骨,她总觉得宓龄是不是在哄她,想骗她为书院“当牛做马”。
其实原红蕖真是冤枉宓龄了,原来在扬州女子书院的时候,原红蕖事事亲为,说得上一句“当牛做马”也不算过分,可是如今宓龄她们都有着补偿原红蕖的心态,还把她当作主心骨、书院老师们的凝聚力,所以她说的话在书院很有分量,但实际分给她的工作,真的不多。
非要找一个词来形容原红蕖如今在女子书院的地位,只能说是“吉祥物”吧。
原红蕖也挺乐意的,她如今只要看到小黛玉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长大就行,至于其他的东西都是捎带脚儿的。
只除了分院这边,她对待分院的学生真是比女子书院那边要好太多。
原红蕖可以带着分院的学生一起做点心,一起认识草药,做药膳等。但是女子书院这边她一节课也不安排,平常在学生跟前,一直都是维持着高冷院长风范。
黛玉为什么出门去同学家里,不愿意让原红蕖一起。
就因为原红蕖在女子书院里面,可不是个和蔼可亲的。
原红蕖那一股高冷范,院长大人的架子,在女子书院里面摆得可是足足的。
书院里面的学生对院长,又是崇拜又是尊敬。
黛玉一开始还觉得不解,为什么学生们都有些怕原嬷嬷,自己和原嬷嬷一起去同学家里做客,同学都是毕恭毕敬,全然不像往常她们单独相处时候的模样,倒像是在课堂上忽然被提起来回答问题。
直到后来黛玉才知道,原来她的原嬷嬷只有对着她的时候,才没有原则没有底线,对着其他人那完全就是另一张面孔。
所以她才不让原嬷嬷和自己一起去同学家里做客,原红蕖一开始觉得担心,怕黛玉受欺负,怕黛玉被同学孤立......一直到刚才从柳家离开之后,她忽然就想通了。
黛玉如今是郡主之尊,谁敢欺负她,谁能孤立的了她?身边还有着蓝素这个大杀器在,若是有连蓝素都对付不了的情况发生,那估计自己已经死了。
原红蕖想到这些,心里也就放下了,想着往后也要学着慢慢放手。
毕竟自己是个不确定因素,这记忆都还能忽然消失了几十年的。要是往后再忽然有什么变故,自己没了记忆,或者干脆人没了,剩下黛玉一个,不能面对这些问题,是不是还会回到原着里面的情况。
黛玉长大了,要慢慢让她建立自己的交际圈,建立出独立完善郡主风范......万一真的有那么一天,黛玉不会即便是独自面对这些,也不会胆怯,也不会进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困境。
午后,原红蕖又骑马去了鹅儿村。
鹅儿村的变化,简直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如今就连土地庙跟前那一家七个儿子,穷到兄弟七人只有两条裤子穿的人家,也翻盖了房舍,一家子再也不用挤在一间破茅草房里面。
春天的时候他们家还嚼着混合草根树皮的野菜团子,现在想吃都没有了。
当初那贵人给了银子买他们家的野菜团子,后来庄子上的伍掌柜又给他们家送了不少东西,他们家确信不会轻易再饿肚子。
这才狠狠心盖了三间房子:一间做饭吃饭放东西,一间是夫妻俩带着三个小点的孩子住,另一间是四个大些的孩子居住。
虽然还有剩余的银钱,不过他们也不敢乱花,财不露白这个道理他们还是懂得的,他们家这么多的儿子,往后长大要娶妻生子,哪一样不用钱,还是要以俭省为主。
不过好歹一人也有两件旧衣服,买新衣服那多败家,旧衣服就是看着破一些,好歹也不会露肉,比以往强多了。
至于买地什么的,他们想也不敢想。
不过他们想着,就算做不了原东家的佃户,那原东家庄子上忙的时候,他们跟着去做零工,也能挣下不少口粮。
一家人户口也尽够了。
这是鹅儿村里面改变最大的一家,其他人家也因为鹅儿村原家庄子上出了祥瑞,或多或少都有所受益。
秋日的午后,天气依旧炎热,但是庄户人家也没几个歇着的,这是丰收的季节,谁家也不舍得浪费时间。
勤能致富,俭能养家。
不管是山上还是地头,到处都是弯着腰的人。
都是从土里刨食的人,你动作快一些,粮食进了你的篮子就是你的,动作慢看见也被别人拿去了。
黄豆田里面,收得晚一些的地方,豆荚炸开,多少会落下几粒豆子,谁捡回家就是谁的。
玉米杆上,有那小的几乎没有玉米粒子,掰下来连那还不算老的玉米芯都能一起煮了吃......
这就是拾秋,俗话说“秋后弯弯腰,胜过春天走一遭”,这些拾到的,都是踏踏实实的粮食,比春天山上的那些野菜更能填饱肚子。
至于现在的山上,那也是收获的时候,什么板栗、刺梨、拐枣这些是能直接吃的,还有山药、葛根、茱萸、枸杞等野生的药材,这些能吃也能换钱。
原红蕖骑马过来,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她一路行至庄子上。
庄子前面的晾晒场上,玉米、小米,高粱、大豆、绿豆、花豆,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原红蕖还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场景。
她只知道庄子上今年种了不少粮食作物,不过,有这么多吗?
“东家来了!我猜着书院休沐,你这两天可能就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