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八大晋商全部抄家灭族,国库内一夜之间多了近一亿两白银,还有大量的古董字画、名贵药材等等。
当然,对天一来说,这些东西都没啥用,远不如姚启圣、施琅等人的归顺。
某个黄道吉日,天一身穿龙袍,头戴12旒冕冠,端坐在龙椅之上。
当然,那个所谓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就被天一给免了。
他一个未来成就不下于圣人的存在,你说他只能活个万万岁,那不是咒他的吗!
还有姚启圣等人让他立皇后的时候,天一差点没原地蹦起来把他踹死。
自己家里那么多人,光是历史上当过皇后的就有好几个,你现在让他再立皇后,你说立谁?
这不是让他家宅不宁吗。
为了给姚启圣找点儿事做,不让他天天盯着自己让自己立皇后,天一直接沿袭明朝的制度,设立内阁,组建六部,姚启圣和于成龙、陈廷敬、周培公、张玉书几人为内阁大学士,姚启圣为首辅。
天一把所有政务都扔给了他们之后,自己带着博尔济吉特氏(太后)和建宁、龙儿、大小双儿、阿珂几人就开始了游山玩水。
姚启圣等人也是无奈,他们哪里见过还有这么当皇帝的,竟然把所有政务都丢给大臣,真不怕被人架空了?
但是想想那些还在四处征战的大军,他们又有些明白天一为什么会这么果断放权了。
姚启圣等人的工作地点就在皇宫内。
如今皇宫里现在除了禁军守卫,不管是宫女还是太监,全都被遣散回了老家,如果是那些无处可去的宫女和太监,天一就在京城给他们安排了工作岗位。
当然,那些太监也都给他们用了丹药,让他们恢复了正常。
这么大的皇宫空着也是空着,所以天一干脆把一些闲着的宫殿拿出来给他们办公用。
“姚大人,这是今日要批改的文件。”
看到周培公搬来的一摞文件,姚启圣抓了抓自己本就发白的头发,脸上满是抗拒之色。
“培公啊,咱商量一下,这个首辅的位子我让给你怎么样?”
“行啊,只要你能让圣上答应下来,我自然是没意见的。”
“圣上!我现在都不知道圣上在哪,我上哪跟他说去啊!!!”
“那可就不关我的事了。”
周培公笑着摇了摇头,直接坐到了一旁。
张玉书放下批改奏折的笔,端起自己的茶杯起身来到两人桌前。
“姚大人,要我说啊,你就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你说要圣上立后,这本没什么错,但你是否忘了,咱们这位圣上可不是我等凡人,能跟在他老人家身边的女子,必然也不是凡人,你这催着圣上立后,那该立谁为后呢?”
“我说张玉书,当时说让圣上立后的人也有你一份吧,怎么现在还幸灾乐祸起来了?”
“哈哈哈,姚大人,正所谓枪打出头鸟,你们上表圣上立后的时候,难道就没去问问田丰田大人吗?”
姚启圣等人一愣,全都看向了于成龙。
他们可太清楚田丰是什么人了,毕竟天机阁对他们这些人来说,虽然不是最好的修行之地,但也是令他们向往的地方。
但本质上来说,他们不属于军师那一类的人,而是类似荀彧这类更擅长政务的人,所以他们更适合进入儒门。
不过,谁还不想多个选择多条路呢!
万一他们同样适合去天机阁修行呢,对吧!
“怎么?你去见了田大人?”
于成龙点点头,又摇摇头。
“不是我去见了田大人,而是我已经拜了田大人为师,只等过些时日行了拜师礼,我就能正式成为他老人家的弟子了。”
听到于成龙拜了田丰为师,众人脸上都是一喜。
他们作为内阁成员,关系匪浅,也可以说是攻守同盟的关系。
所以有人能拜最早跟着天一的人为师,他们自然是开心无比。
周培公率先起身拱手行礼。
“哎呀!恭喜,恭喜啊!!”
“哎哎哎~我说培公你先别恭喜他!”
姚启圣起身拦住周培公,端着茶壶来到于成龙面前。
“成龙啊,你是不是从田大人那里听说了什么?快跟我老头子说说,也好让我死个明白。”
于成龙笑着双手捧杯,任由姚启圣给自己茶杯里倒水。
虽然姚启圣比他年龄大,职位比自己高,但是他们的关系早就脱离了这个范畴,哪怕是到了对方家里,那都是可以当自己家随意来的。
“我说姚大人,您这也太客气了。”
“少跟我扯淡,快说。”
因为天一的关系,他们这几个人之间没有那些蝇营狗苟的事情,哪怕是政见不合,也只是在办公室里,出了办公室的大门,他们也没少聚在一起喝茶喝酒。
“你看看你,又急。”
于成龙喝了一口杯中的茶水,这才不急不缓的说了出来。
“田大人跟我提过一句,圣上身边的女子,有好几位都是在历史上当过皇后的,而且还都是能够青史留名的贤后。
姚大人,您说您催着圣上立后,那圣上要立哪位为后呢?
而且,圣上在统一三国之后也没有立后,之后的几个世界也同样如此,您如今非要他老人家立后,那不是搅闹圣上的后宫不和嘛!
那圣上还不得整治整治您?”
“嗨呀!!这你怎么不早说呢!!你要是早说了,那我不就不提这事儿了嘛!
还有你们几个不讲义气的!!
竟然把我给卖了,让我一个老头子来当首辅,天天坐这儿批改奏章,你们还能不能好了你们!!!”
“哎哎哎,姚大人,让您当首辅可是圣上的意思,我们可没有举荐您当首辅啊。”
“是啊姚大人,这所有公务都要您过目一遍可是圣上的意思,跟我们可没什么关系啊!
啊,各位你们说是不是啊!哈哈哈哈哈。”
说着说着,周培公等人全都笑了起来。
姚启圣只能气的跺脚骂娘,但是他越是气急败坏,其他人就笑的越开心。
一条条政策从内阁下发、颁布、实施,要不是三国世界早就培养了一大批基层官员,估计这些政策很难落实到位。
好在有张昭和荀彧、长孙无忌等人的出手帮忙,所有的政策都得以顺利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