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石窟清凉。
窟内洞壁穹窿,宛如屋厦;峭壁蜿蜒,分出斗室。
室里泉鸣幽幽,水声琅琅。
水光岩影之中,一方方石沼水潭,雾气氤氲。水潭间以石屏相隔,屏上悬有纱幔,幔下铺设竹席,竟是一个半天然的温泉浴场!
浴场深处,辟有几座单独的石洞,洞里白石方池,水清可鉴。日光透着石窍天窗,在水中投下变幻的光影,仿佛碎金浮沉,明灿夺目。
其中一座方池内,王扬和乐庞一东一西,身子泡在水下,仰头靠在池璧上,闭着眼,一脸惬意模样。
“我这边又进热水了......嘶......哦——”
乐小胖先是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最后发出满足又夸张的呼叫,仿佛连骨头都泡酥了。
王扬笑道:“你至于——呃......啊——”
话还没说完,王扬这边水温陡升,忍不出从胸腔深处溢出一声慵懒的低吟,好像脱胎换肉,全身都被仙法过了一遍。
乐小胖顿时止不住笑:“兄弟,你这叫得比我销魂啊!”
王扬没睁眼,艰难地调整了一下靠姿,拖着长声道:
“我这一叫,二十几年的功力,你,自然是,比不了的......”
乐小胖笑道:“你从出生算也没有二十几年啊。”
王扬信口说:“前世也在修行嘛。”
小胖大笑:“人家高僧前世修行佛法,到你这儿就修这个啊!!”
王扬依旧闭着眼,嘴角带着笑意,慢悠悠说道:
“佛门有‘金刚狮子吼’,我修的这叫‘暖玉销魂吟’。讲究的是以水温为引,以身心为器,吟出天地间的至柔至暖。像你这般粗犷的叫法,那是连门槛也摸不到的。”
乐小胖笑出猪叫声。池边几位美婢都忍俊不禁。
乐庞游了两趟往返,回到池边,早有美婢端着切好的甜瓜、凉茶,送到他面前。
小胖吃了几块瓜,喝了半盏茶,向王扬道:
“这儿吧,虽然不如‘宜都二汤’精好,但胜在是石窟里,暑天也能泡。整个荆州暑天能泡温泉的,也就这一家了。不过和佷山泉、夷陵泉比,确实差点意思。等入了冬,咱俩去宜都,好好泡一次。”
王扬睁开眼睛:“行,最好等雪天,雪天泡有意思。”
乐小胖小吸了一口气:“雪天泡温泉?”
王扬接过婢女送来的巾帕,擦擦脸,又饮了一口冰橙浆(加蜜与水的橙汁),沉吟道:
“温泉里观雪,细沙滩上看海,夜晚山亭里听溪,冷雨敲窗时读书,皆‘好消遣’也。”
乐小胖啧啧道:“不行不行,我得把这段背下来!哪天在我爹面前露个脸.....诶?那个词是啥来着???”
乐小胖想了想,拍手道:“对,是装比!哪天在我爹面前装个比。”
王扬惊异地看着小胖:“你这装和比中间用的这个‘个’字,很有灵性啊!”
小胖欢喜道:“是吗?我用词也很有灵性对不对?”
王扬笑道:“相当有灵性!”
美婢从王扬手中接过酒杯,说道:“公子如果喜欢风景,浴后可以登岩,山上有环云峰、御风台,景色很好的。也可以指定我们这儿的人作向导,相随服侍。”
美婢说完,状似怯怯地低下头。
乐小胖道:“咱去不?”
王扬知道孔长瑜今天会来找他,说不定这会儿已经到了,微微一笑说:“去。我今天不急。”
“好!”乐小胖抚掌击水,随即迟疑道:“但咱得吃饭啊,可这儿厨子可一般,四果八肴的,没什么吃头。”
王扬想了想,向婢女说:“你叫人做些时蔬野味,样式不拘,只捡新鲜的、拿手的来,然后送到山上,我们在山上吃。”
然后问乐小胖:“想喝什么酒?”
小胖看向王扬:“要不竹叶?”
婢女抱歉道:“这儿没有竹叶酒,不过有新熟的绿醅。”
王扬道:“就这个吧。”
婢女娇娇弱弱地行了个礼,便去安排。
小胖一脸憾色:
“这儿的厨子手艺确实一般,做不了什么精致菜肴,并且也没个美姬弹琴唱曲......唉,本来想请你吃香雪楼的。”
王扬笑道:
“咱们携酒上山,对景下箸,吃的就是个野趣。菜太精致,反而不谐。莺啼鸟啭,堪成主宾之欢;草媚花醉,可比娇姬在侧。至于厨子手艺如何,也就别太计较了。”
乐小胖瞪大眼睛:“我的天,有才华是好啊,菜不行都能说个出花样来......”
王扬双肘向后搭在池边上,懒洋洋地叹了口气:“主要昨天连吃两顿香雪楼,吃得有点腻了.....”
小胖鼻息倒抽,侧目看了看王扬,认真问道:
“你实话实说,刚才是不是在装比?”
王扬笑着遣退几名侍候的婢女。游到小胖身边,一脸八卦的表情:
“我听何三郎说,放眼江陵,他是最早知道‘帝京三姝’的,城里追捧三姝,都是他带起来的。”
乐小胖猛地从水里坐直了身子,溅起一片水花:
“他放屁!
他连荆州都没出过,他知道个鸟啊!
我是在丹阳长大的,我听说三姝的时候,他还在玩泥巴呢!
他的消息都是转了三四手的,也就蒙蒙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儿,
像我这种真正懂行的,包括殷小五,我们之间对谈,他都插不上话!”
懂行.......对谈........
可以可以,果然专业。
王扬忍住笑:“那我问你,谢四娘子有个萧的朋友,你听说过吗?”
要打听idol的信息,那问粉头子准没错。
谢星涵虽然不是idol,但她名气大啊,所以王扬得到“萧”姓线索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乐小胖这个“追星少年”。
“兰陵萧?”
“应该是吧。”
“那多了去了!光宗室女就好几个呢!长城公主也和她相熟啊,也姓萧。”
王扬心中一动,问道:
“长城公主?学问广博吗?”
难道她是公主?
“这个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公主想和谢四娘子清谈,谢四娘子怎么都不肯。”
王扬想了想又问:“公主貌美吗?美得倾国倾城的那种。”
乐小胖挠挠头:“这个我不也太清楚。但既然没入帝京三姝,就应该就没那么美吧。不过你要说倾国倾城......”
乐小胖像是被点燃的蜡烛,整个人都精神了几分,神色兴奋道:
“那还得是帝京三姝啊!单出任何一个,吊打,是这个词吧?”
王扬笑着点头。
乐小胖神情自豪,一挥手,语气激昻:“单出她们任何一个,吊打北虏彭城长公主!”
王扬笑得捂脸,乐小胖道:“你笑什么,这是真的!伪彭城长公主号称艳冠天下,见了三姝画像还不是连饭都吃不下!”
王扬对那个画像吊打的故事可谓记忆犹新,也不想破坏乐小胖的信念感,笑道:“是是是,我朝气象,自然不是北虏能比的。”
乐小胖洋洋得意:“那是自然!诶?三姝之一,西昌侯女,就是姓萧,和谢娘子是闺中密友。”
王扬眼睛一亮:“这个西昌侯是?”
“萧鸾,萧贤相,皇上堂弟,封西昌侯,铁杆太子党,现在好像不是尚书右仆射就是左仆射,记不清了。他的事我不太了解,但他女儿吧.....”
乐小胖双手掰在一起,兴致勃勃:
“据说萧娘子小时聪明绝顶,八岁那年,一人同时和四个人下棋,结果四局全盛,有神童之称!文章读过一遍,就能成诵!但好像在母亲过世后性情一变,不喜交游,宴会很少参加,也不和人清谈,似乎不通诗赋?总之才名不太显,性子冷淡。帝京三姝中就属她信息最少。
传言倒是有不少,有说她有宿疾在身,所以很少赴宴;有说她生活豪奢,故而不被西昌侯所喜,禁止她外出;还有说她出门少是因为闭门在家博览群书,王文宪公曾服其博学,这个说实话就夸张了,其实我一直想有机会求证一下,可是文宪公已经去世了,不过我可以找......”
王扬听着乐小胖眉飞色舞说着各种轶事传闻,嘴角缓缓勾出一个弧度。
萧娘子是吗?
嘿嘿,
抓住你了。
——————
注:1当时尚书仆射也称宰相,所以萧鸾虽然还没做到尚书令,已有相名。对南朝宰相称呼感兴趣的可以参看祝总斌先生的《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2熊会贞注《水经注》:“《初学记》引《荆州记》:‘佷山县出温泉。’又引袁山松《宜都山川记》,佷山县有温泉注大溪,夏才暖,冬则大热,上常有雾气,百病久疾,入此水多愈。”(《水经注疏·夷水》)
李贤注《后汉书》引《荆州图》曰:“夷陵县西有温泉。古老相传,此泉元出盐,于今水有盐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此时夷陵、佷山二县都属荆州宜都郡辖下,所以小胖说“宜都二汤”,汤就是汤泉的意思。
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言:“温泉疗疾之风气,本盛行于北朝贵族间。唐世温泉宫之建置,不过承袭北朝习俗之一而已。”此论在学界很是流行。所以有专门论述北朝温泉的学术成果,可于南朝温泉则无人措意。
但其实南朝温泉也有不少,并且也有疗疾之观念。比如之前小胖提到的佷山泉。只是一来数量不及北朝多,二来文献不集中,所以显得零散不成体系。
ps.可能有的读者会好奇,为什么我在尾注和【作者说】里引用史料时,有时会转引。比如《后汉书》引《荆州图》云巴拉巴拉,直接说《荆州图》云不就得了,干嘛要加《后汉书》呢?
文献转引一般有三种情况:
第一、文献如今已经佚失,只能托他书而传,比如《初学记》引《荆州记》,荆州记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我们引用的这条《荆州记》是被保存在《初学记》里的,那么我们现在引的就是《初学记》的转引版本,而非原始版本,所以要写明出处,方便核对和比较。这是不隐其始。
第二、有前辈学者进行过学术性的总结,比如熊会贞注《水经注》时拈出《初学记》引《荆州记》云云,我们既然看到了不能假装没看到,转而自己直接引用《初学记》,这就是隐了前辈学者的功而为己用,虽然算不上剽窃,但也接近了。所以要写明从哪个学人的哪本书上引的,这是不隐其功。
第三、古籍中引用了某书,比如《渊鉴类函》引《皇明政要》如何如何,我们因为不知道《皇明政要》现在是否存在,又或者不便亦或懒得去核对《皇明政要》原文,所以转引,虽然略嫌疏懒,但胜在老实,保持学术引用的透明性和诚实性,这是不隐其源。
本书尾注涉及引用的情形,或一或二。【作者说】里专列古文献,所以那里面涉及到的转引,都是第一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