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两年的时间,弟弟王和忠学中医倒是有模有样的。

学医和考科举一样,是非常辛苦的事情。

比如王和忠最开始半年熟记数百种药材,每天还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等,丝毫不比林向安读四书五经轻松。

而两年的时候才算入门。

差不多第三年以后,要熟读熟记《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经典医书。

每次只要林向安回家了,他都会抽时间主动陪王和忠、林嘉月学习和玩耍。

虽然不常见,但林向安每次见到了,都会询问两人的功课。

而林嘉月目前在学琴的基础阶段,不仅有教文化方面,也会有需要背诵音律方面的知识。

林向安打算等考中举人了,再给林嘉月寻找合适的教养嬷嬷以及贴身丫鬟。

严格说来,律法规定不同阶级,奴仆人数有一定的量,但实际操作中,有弹性。

普通人通过科举获得功名的生员、举人、进士群体,才享有蓄奴特权,对于奴仆人数,若不深究倒无事。

一旦追究起来,搞不好就抄家流放了。

一方面林向安习惯雇佣人,而不是买人,另一方面也是阶级的原因。

王和忠安静地点点头。

倒是林嘉月摇了摇林向安的胳膊,撒娇道,“知道了,哥哥。但你考试回来,要给我带礼物!”

知道哥哥要去省城,林嘉月挺开心的,听说省城非常繁华,有好多有趣的东西,可惜她不能出远门。

“好。”

这孩子的性子倒是不像以前那样扑进林向安的怀里。

想来大了,懂得男女之防了。

以前会有些小任性,这两年学习后,倒是懂事一些,但性子依旧活泼。

林向安笑着说道,“肯定给你带礼物。”

转头看向弟弟王和忠,轻轻摸了摸他的头,叮嘱道。

“阿忠,你是家里的男子汉,记得多照顾妹妹。”

王和忠点点头,“哥哥,放心,我会的。”

和两人聊了一些平常事,关注他俩的学习情况,三兄妹倒是久违地聊了很久。

林向安要带着王和信、林远一起出门。

王家这边通过王和信的父母,知道了林向安要去参加乡试的事。

就在林向安准备离开的前夕,王和信喊林向安去家里一趟,说是爷奶来了。

知道这事后,林向安连忙赶去五伯家。

老两口名义上说是来老五家小住两日,实际上是来送林向安的。

并没有很冒然地跑去林家,而是让王和信将人喊了过来。

五伯和五伯母出去忙了,老两口坐在院子里说话。

林向安看到老两口,笑着问道,“爷,奶,来都来了,怎么不上我们家坐坐?”

王老爷子缓缓从凳子上站起,眼角的皱纹随着微微的笑意弯起,眼神中特别精神。

“我听老五说你要去参加乡试,正好来镇上买东西,便和你奶过来送送你,就不去家里打扰了。”

王老爷子从怀里掏出一个红色平安袋,袋口用细绳扎得严严实实。

微微颤抖着手,将平安袋递给林向安。

“这是我让你奶去庙里求的,保佑你平安,早日高中,你可得带在身上。”

双手接过平安福,捧在手心,林向安随即轻声道:“谢谢爷爷,奶奶,您们的心意我一定会珍惜的。”

深知两位老人是特意过来送他的,林向安并没有点破。

王老太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布,里面裹着些碎银,是这些年老两口攒下来的。

林向安要去参加乡试,这消息并没有告诉村里人,老两口商量了,便亲自过来一趟。

“这钱不多,是我和你爷攒下来的,你拿着身上,出门在外,用钱的地方多。”

看起来大概有三四十两碎银,这钱定是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这钱林向安无论如何都不能拿,何况他手里不缺钱。

“奶,这钱我不能要,我手里有银子的。”

王老爷子语重心长地说道,“向安,我和你奶知道林家有钱,但你也是我俩的孙子,浑身上下,也只有这银子拿的出手了,你就收下吧!”

人不能只坐享其成,而不付出。

一方面是亲情,另一方面是人情,不能只想着林向安日后出息了帮扶,而不付出的,天底下没有这样的理。

老两口虽没读过书,但做人的道理还是懂的。

林向安看着老爷子紧握他的手,眼神里的期盼,让他于心不忍。

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收下了银子。

“爷,奶,这银子我就收下了。”

王老爷子轻轻点头,高兴地说道:“诶,收下就好。记得路上保重,凡事尽力而为。”

耐心听着老两口的叮嘱,和林老太一样,林向安没有不耐,也没有厌烦,知道这是他们的好意。

想着老两口好不容易来镇上一趟,于是林向安便想带着老两口到林家酒肆吃饭。

但被王老太拒绝了。

“我和你爷还有事,要赶着回家,就不耽误你时间了。”

林向安可不依,“您二老都来了,怎么能不让孙子孝顺一顿呢,一会我让和信用马车送你们回去,耽误不了。”

最终拗不过,林向安便带着王老爷子、王老太、王和信去林家酒肆吃饭。

中途让林家酒肆的小二帮忙,给林远带话,让他帮忙准备些礼品给老两口。

一顿吃喝,林向安又带着老两口去镇上逛了逛,给老两口买了一套新衣服和鞋子,原本老两口嫌贵不要。

但林向安说他自己赚钱,县里热门的民报就是他在弄,让老两口安心。

最终被孙子说服了。

带着老两口逛了一圈,买了一些镇上的特产,在加上林远准备的家里酒和吃食,全部放在马车上。

让王和信将人送了回去。

老两口坐着马车回来的,下车时,还穿着新衣服,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屋里搬。

村里的人看到了,纷纷过来凑热闹。

王老爷子高兴,还没等人问,就主动开口夸林向安孝顺,带老两口到镇上吃喝,非要给他们买这么东西。

听得旁边人,又酸又羡慕。

和家人告别后,林向安便带着林远、王和信到县里去了。

林向安拿出五十两银子给到王和智,让他下次回王家坞,给王老爷子和王老太带去。

若是他给老两口,肯定不要,但他离开了,让王和智带过去,说是他孝顺的,这钱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就像人情世故一样,钱和礼各家转一圈后,又回到自家手上。

和孙文石、杨辉在县里碰头。

等到镖局从县城出发时,五人便跟着一起出发了。

去杭州府的路线,是从乌程县先到德清县,然后到塘栖镇,最后才到杭州府,大概有两百多里路程。

乡试在杭州贡院,是在钱塘县辖区。

所以他们最终目的地是钱塘县。

直接沿着官道走,比较安全和方便。

镖局的人与林远素来熟识,他们一路上与林向安和他的随行人员交谈甚欢,态度非常和善且礼貌。

一路行走,六月的天,还不算太热。

第一日,他们沿着官道,朝东南方向行进,行程大约八九十里,傍晚时分,计划赶到德清县。

在行进的过程中,气温逐渐升高,田野旁的稻谷和麦田微微起伏,风吹过,散发出一阵阵的麦香和土腥味。

田间劳作的农民手持锄头,弯腰埋头,辛勤地劳作着。

中午时分,林向安从随行的包裹中,取出随身带着的干粮。

这次出远门,林秋兰不仅准备了易带的干粮,还给他准备了不少中药材,有驱蚊的,有敷伤口活血化瘀的。

干粮主要是肉干和烧饼,还有凉拌的卤菜,带的比较多,便给大家一人分了一点。

“林夫人做的肉干真是好吃,咸香适口,嚼劲十足。”一名镖局的小伙子咂着嘴,赞不绝口。

另一名壮汉则咧开嘴笑道:“烧饼也极好,外皮脆而不硬,内里松软,吃上一口浑身都舒服。林公子,好福气啊!”

大家纷纷表示赞赏和感谢。

吃过饭,大家又继续上路。

傍晚时分,他们终于赶到了德清县,这座小城依然隶属于湖州府管辖,这边和乌程县很类似。

在德清县的一家客栈落脚。

走陆路的去省城的,多是要经过德清县。

一路上,看到不少赶考的读书人,看样子大家都一样,想早点去熟悉环境。

第二日,一大早,吃完早饭,就出发了。

继续南行,得赶六十多里的地,到塘栖镇。

清晨的空气中带着湿气,路边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露水尚未完全蒸发。

空气清新,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种不冷不热的天气,赶路倒是舒服。

中途没有停下来,直到下午到达塘栖镇,才停下来歇息,寻了一家小店吃饭。

塘栖镇由于地处运河沿岸,是运河重镇。

水路交通十分繁忙,镇上的商业也因此而兴旺发达。

沿街而立的商铺门口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灯笼,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各种茶叶、丝绸、陶器等商品琳琅满目,来往的商队和商贾穿梭其间。

街道两旁的茶楼和客栈更是几乎排成一条线,生意兴隆。

与塘栖镇的繁华相比,双林镇的规模就小了些。

吃饭的间隙,时不时能听到不同的乡音。

待酒足饭饱,给马匹也补充粮草后,便又开始赶路。

随着日头渐渐偏西,镖局一行,继续沿着官道前行。

此时,离杭州府不到四十里的路程。

镖局的人也知道时间紧迫,镖头指示大家加快速度。

天边的晚霞逐渐消散,周围的景色开始模糊,唯有车轮与马蹄的声音,与风吹过田野时的沙沙声交织成一片。

夜幕降临时,城门早已经关闭,镖局的队伍便在城外不远的树林中,一空旷的地方露宿,准备第二日一早再进城。

晚上就在树林里过夜。

林向安、孙文石、杨辉三人陆续从马车上下来。

虽然三人经常去赶考,但在户外露宿都是头一次。

四周安静得出奇,只有偶尔的风吹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声音。

月光透过树叶洒落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身旁的几位镖局成员,向来风餐露宿惯了,已经熟练地搭起了简易的营地。

先将镖车围成环形屏障,镖车四周插灯笼。

之后生火,做饭,搭起简易的帐篷,忙碌中却显得井然有序。

他们五人也分工动手。

要找足够的树枝当柴火,毕竟火能取暖,同时能震慑户外的野兽。

将干粮在火上加热,同时烧点热汤,吃起来也会舒服些。

镖车上会带一些稻草,将稻草铺在地上,将就着能睡一觉。

夜色笼罩下,树影摇曳如鬼魅,枝叶间透出几分神秘。

气氛虽然寂静,但篝火旁的人们围坐成圈,谈笑风生。

有人低声讲起过往的趣事,嗓音沙哑却充满笑意,引得旁人哈哈大笑。

笑声清脆地在林间回荡,与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交织,倒是让这荒野之夜显得格外自在。

火堆里柴禾噼啪作响,火星偶尔蹦出,升腾的烟雾在夜空中缓缓散开。

草丛中,虫鸣声时断时续,清脆而细微,伴着远处不知名的鸟叫,倒也一片和谐静谧。

尽管镖局分了三波人轮流值守,林向安还是保持了警惕心,睡的很浅。

一夜平静无波。

想来靠近杭州府,比较安全。

早上,天色刚亮,镖局就开始收拾行李,简单吃了口热食,一行人收拾好,就出发了。

没走多久,就看到了高大的城墙。

城墙巍峨耸立,砖石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青灰色,墙头上的守兵身影若隐若现,透着一股庄严与肃穆。

即便这么早,城门口人来人往,行人络绎不绝,入城的人,已经排了好长的队伍。

旁人介绍,杭州府共有十座城门,其中一座是水门。

他们一行人是从武林门进入的。

杭州府以其无与伦比的繁华与美丽闻名于世。

是江南的文化和经济中心,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进入城里,并不需要过路费。

外地人需要凭借路引才能进入,但一一盘问以及检查,需要很久。

不过考生有路引、考生证明,便可快速通过入城。

一进城,镖局的人还要赶路,双方就分开了。

城内的街道热闹非凡,商铺林立,叫卖声、笑声、马车的车轮声交织成一片。

大街小巷,街头巷尾,皆是熙熙攘攘的行人,有的挑着担子穿梭忙碌,有的提篮带着水果和小吃,匆匆赶路。

地摊上摆放着各种新奇的玩意儿,叫卖声此起彼伏,偶尔还能听到几句来自南方乡音的商人讨价还价。

生意人来来往往,穿着精致的长袍,脚下穿着崭新的绣花鞋,手上拿着竹扇或丝帕,显得雍容华贵。

在这座富饶的城市里,商业活动极为繁荣,金银铺、丝绸店、茶楼酒肆应有尽有。

琳琅满目的商品从每一间铺子里透出来,吸引了无数商人和游客。

这里的丝绸远销海外,茶叶更是享誉四方。

一时之间 ,他们这群人就是乡下人进城,被眼前的繁华震慑住了。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大明现代来回穿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木叶的上下五十年蒹葭酒楼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李明是遗弃的皇子大唐第一熊孩子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我不是野人名门春事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南唐节度使我的军阀生涯三国之雄霸天下大唐再起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执魏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世子很凶大明虾亲王三国:刚继承当太守,却被异族打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美人如玉,史上最强大宋紫塞秋风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最强帝王养成系统职场沉浮录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俺四叔是朱重八一品小厨妃大唐:我爹是保镖头子紫塞秋风杨霆风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入秦记盛唐再临家父曹操,字孟德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假太监,开局女帝跪求我解毒无双世子爷女友都想捅死我日月悬空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明末之白衣天子长夜谍影明末不求生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长平长平暄和皇贵妃传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